第120章 年羹尧的婚事 - 清十四的奋斗史 - 初吻江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0章 年羹尧的婚事

但是朝臣们立刻就支持自己的主子了。

朝堂上分为好几个派系,争论不休,今天十四阿哥没来,康熙看不到心爱的儿子,有些意兴阑珊,看到十八阿哥在末尾那里打瞌睡,顿时觉得这一幕怎么这么眼熟呢?

好多年之前,十四阿哥貌似也是如此。

听说十四阿哥跟十八阿哥玩得好,十四还是个孩子心性啊。

这帮大的没有一个关心后头几个小的,几个小的也从来没有找过大的,兄弟之情怕是没多少。

尽管他们闹吵吵,最后拍板的还是康熙。

康熙同意了演武,也同意了诚郡王的《颂圣赋》一本,但是他还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修撰《全唐诗》,这是从诚郡王那里得来的灵感。

康熙亲自下了圣旨,让人搜集唐朝时期的各色诗词歌赋,给《全唐诗》打基础,搜寻编纂内容。

演武的事情,康熙直接交给了直郡王来办理,人数不多,参加演武的只有一千个名额,百人一个方队,一共十个。

另外,康熙还给雍郡王府的大阿哥,起名为弘晖,阳光的意思,谁让这孩子是日出的时候出生的呢!

且君子之光,其辉吉也。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这可是个非常吉利的名字。

散朝之后,康熙就把在干清宫伺候文墨的一位女官,赐给了雍郡王为格格。

这位宫女姓武,乃是汉军镶黄旗第三参领第五佐领下人。

别的都好说,可这个武氏的来历很是曲折。

武氏乃是山西大同人,清初家族跟随左梦庚投诚大清,入汉军镶黄旗,旗籍在汉军镶黄旗第三参领第五佐领。

乃是泰州知州武柱国之女。

其父武柱国,字鼎臣,是个挺有名气的官员。

出生于江南,曾任山阳县县令。

因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康熙帝南巡,曾御赐武柱国扇诗:

逐径探幽涉景奇,攀萝扪葛不知疲。

回溪宛转湍流激,复岭逶迤堕石危。

倚仗瘦筇腾绝壁,凭依轻远缕椤

留将薜荔除榛莽,指引游踪识路歧。

一个官员,能让皇帝给他作诗一首,也是绝了。

后来南巡结束,康熙回京,恰逢武氏选秀也结束了,她被康熙看中,就成了干清宫的侍墨女官,武柱国也升至知州的官位。

据说是武则天的武氏那一支的后代,也不知道真假。

不过这武氏在去世之后,祭文中曾有“旧族令媛”与“高门毓秀”的词汇出现,这武氏应该是个名门闺秀。

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么一位出身的女官,赐给了雍郡王做格格,是康熙的看重,还是想替雍郡王培植势力?

满人别看嘴上说着汉军旗不如满军旗,实际上谁敢小瞧汉军旗的人?

那些汉人的花花心眼子多着呢,玩死人不偿命啊!

赐了名字跟女人之后的第二天,康熙皇帝像是补偿似的,又给其他儿子生的孙子赐名,而第一天,他只给弘晖一个孙儿赐名了。

弘晖阿哥如今三个月大,正好会翻身了,十四阿哥弄了个铃铛球,金的,在一边逗弄他玩儿,小婴儿想要铃铛球,就要不断地左边翻过来,右边翻过去,十四阿哥这样跟弘晖阿哥玩儿,能玩半天都不喊累。

而四福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偷偷地喂弘晖阿哥奶水喝,这孩子长得壮实,三四个月了都没有生过病。

本来按照四阿哥的想法,这是离经叛道的行为,但是看儿子健健康康,也就选择了默认。

四福晋亲自喂养儿子,但是奶水已经不太够了,正好,一直没用的乳母算是用上了,小家伙儿吃得饱饱的,伺候的好好地,可不健康成长么。

十四阿哥也很喜欢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婴儿,但是已经是一个很招人稀罕的小婴儿了。

四福晋也乐得十四阿哥喜欢自己的儿子:“等到春暖花开了,就抱进宫里头去给额娘和皇玛么看看。”

弘晖阿哥是在他阿玛生辰后出生的,冬月初九的生辰,那个时候冷,无法抱着他进进出出,所以宫里的都不让抱去,现在天气渐暖,等到春暖花开了,抱出来就无妨了。

“好好好,我小侄子冬天才不出门,他这生辰好啊,猫冬的时候,正是闲散安逸的日子,太太平平。”十四阿哥逗着小婴儿,笑的见牙不见眼。

四福晋也喜欢十四阿哥说的这话,太太平平,安安逸逸。

四阿哥回来了,最近大家都在忙,他们兄弟俩见面也不频繁了,十四阿哥是一门心思的赚钱,四阿哥是一门心思的办公,早出晚归的都见不到,唯有隔三差五在孩子这里能看到。

晚膳俩人在小花厅用的,四周没人了,十四阿哥才抱怨四阿哥:“亲哥哥啊,你说说你,提议什么不好,非得免税,国库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都要被借空了,你这边加税都来不及,还免税?这么一免,国库更捉襟见肘了。”

“我是故意的!”谁知道四阿哥却说道:“瞒着得瞒到什么时候?皇阿玛春秋鼎盛却越发的顾念老臣们的脸面,还有那些颂圣的名声,这个毒瘤你容着他,以后就变大了,越大窟窿越不好填啊!我这么一手,免掉的是灾区百姓们的赋税,总比被那些人借去国库的银子,挥霍的强!我宁愿这银子是给灾区百姓们免了赋税,也不愿意被那些人借了去,各种花销挥霍掉!你知道吗?一个宗室家的儿子,贪恋女色,他的阿玛管教他,他不听,他额娘被他阿玛管着不许给他银子,他妻子也被勒令不许给他钱花,他就借了国库三千两银子,去花楼买了个花魁回来!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提起此事,四阿哥就来气。

他这人刚正不阿,最讨厌这种没事儿挥霍的人了。

“与其等着让那些硕鼠搬空了国库,不如釜底抽薪,根本不受赋税,不入国库,我看他们户部还能坚持多久!”如今户部是太子爷的管辖范围内,可是四阿哥却是在太子爷的麾下,也入了户部管理,但是他管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即麻烦又繁琐。

太子爷想自己把着国库,可惜,康熙在上头盯着呢。

他没办法,八贝勒在刑部,盯着他手下的人,一旦犯错误就往死了整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