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 风筝 - 肖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风筝 >

第三十四章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山城市公安局礼堂。  段国维端坐在主席台上,调整一下面前的麦克风,看看台下数百名正襟危坐的部下,用洪亮的嗓音说道:“同志们,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曾散布于山城各地的美蒋敌特分子,已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战果是可喜的,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敌人是绝对不会甘心失败,他们肯定要变着法儿继续梦想着死灰复燃。前不久,在国外某些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台湾国民党曾派遣大批特务秘密潜入大陆。当然了,这些特务绝不是来串亲戚喝喜酒,我们的态度也不是请客吃饭,消灭了一大批,逃跑了一小批,这就是战果!不过从俘虏的审讯记录来看,其中有两个在逃特务很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杨旭东,另一个就是秃子许红樱……”

这两个人对于台下的马晓武来说,已是再熟悉不过。自从落凤山被我军攻克后,杨旭东和许红樱的下落便成了历史之谜。有人说杨旭东跑到了台湾,又有人讲在香港曾经看到过他,但无一例外,那就是杨旭东肯定不在大陆。可许红樱究竟在哪呢?她到底在大陆还是在海外?这就是当前晓武最关心的问题。

落凤山国民党残部是在一九五四年夏季,被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消灭的。黄继尧被打死,余部二百多人,至今还关在大狱中等待最后处理。从这些人的口供中,最令人费解的就是秃子许红樱的下落,她简直就像在空气中蒸发的煤气。

“……根据特务们的坦白和我们的推断,许红樱很可能还躲藏在大陆,但具体在哪儿,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根据公安部的指示,我局所属各分局、派出所,要尽快查清落实她的下落,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其缉捕归案……”

一张纸条被悄悄递进晓武手中,上面只有四个字:六号地点。

一旁的韩冰瞥他一眼,没说话。

“处长,我出去一下。”晓武低声告假,韩冰不露声色地点点头。他蹑手蹑脚,从侧门不起眼的角落悄悄溜了出去。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变,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形势也紧跟着潮流开始摇摆不定了。郑耀先仍然在农场继续接受改造,而韩冰却在接受段国维的求婚后,不但摆脱了“嫌疑”,而且还摇身一变官复原职了。记得在她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农场那天,当着晓武的面,她对郑耀先冷冷说道:“我知道你是谁,不过请你放心,山不转水转,总有一天我们还会见面。”

“我等着你,”郑耀先也不甘示弱,将一瓣蒜丢进笸箩,似乎在挑衅,“你最好能保重身体,否则我们就只能地底下见了。”

“我现在做人都快成问题了,”在六号地点一见到老钱,晓武忍不住大倒苦水,“不管怎么做,最终都难免落埋怨。我说首长,您能不能想办法尽早恢复我师父的名誉?再这样下去,他没被敌人整死,反倒给自己人屈死了。”

“你师父的意见呢?”

“唉……”叹口气,晓武痛苦地摇摇头,“他说干情报员的,要讲究个利害得失,如果对工作有利,那死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像他这样至死都不被组织承认的情报员,海了去,也没听说过谁要死要活,非要组织给自己个名分。”

“这就是情报员的基本素质。”拍拍晓武的肩膀,老钱微微一笑,“你师父是最优秀的情报员,这无可厚非,因此他教出来的徒弟,肯定也是出类拔萃。”

“呵呵!首长,您这么夸我,甭是又有新任务了吧?”

“不错,你成熟多了,对信息的捕捉能力掌握得很到位。”

“可师父总说我不合格,直到现在,他也没认定我能出师。”

“老郑这个人很善于把握分寸,当然了,你是他的关门弟子,对你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在所难免的。”

“您找我究竟有什么任务?”

“杨旭东,你不会忘了吧?”

“化成灰我都认识他。”

“有人在香港看到他了。他现在的公开身份,是一个贸易公司的主管,暗中服务于台湾‘国防部情报局’——就是原国民党保密局的变种。”

“需要我做什么?”

“有一个火箭专家即将绕道香港返回祖国,你的任务就是与他联系,并安全将他护送回国。”

“杨旭东是不是也在惦记他?”

“这是毋庸置疑的。组织上之所以考虑派你去,不仅因为你们师出同门,最主要的是你熟悉他的打法。知道吗?我们之前曾派过去两组护送人员,但不幸的是,都被杨旭东打掉了,直到现在,那个专家还躲在半岛酒店不敢露面。”

“我自己去吗?”

“给你配备四个助手,三男一女,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干。你们的会合地点及联络方式,都写在这张纸上。”老钱将一张字条递给晓武,阅毕后,划着火柴,就将它烧掉。

“都记清了吗?”

“刻在我脑子里了。”

“那好,你马上出发吧。”

“是!”

就在晓武走出房门那一刻,郑耀先推门从侧室走进,看着老钱会心地笑了笑。

“恭喜你,又带出个好徒弟。”老钱递给他一根烟,“对付杨旭东,也许就靠他了。”

“可他和杨旭东比,还有差距。”

“差距是在所难免的,毕竟他在进步,而杨旭东也没忘记提高自己。”

“现在派他任务,我还是不放心,这小子比较毛糙。”

“我不这么看,”老钱摇摇头,从窗口看着晓武的背影,略有所思,“至少在接到任务后,他第一个反应不是回家和老婆告别。”

晓武的确没和爱人告别,因为按照保密条例,他不可能也绝不能让旁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包括直系亲属。

但作为一个妻子,她有权知道不按时归家的丈夫,每天都在外面忙些什么,这就是一种矛盾,一种无可奈何却又回避不了的矛盾。在晓武离开山城后的第五天,小李找到韩冰,苦苦询问自己丈夫的下落,不过韩冰此时也正在为晓武的“出去一下”感到纳闷。就连升任公安厅厅长的陈国华,也说不清晓武到底跑哪儿去了。

“你别担心,晓武肯定没事,或许是出差了。”韩冰安慰着小李,时不时还向自己的丈夫——山城市公安局局长段国维,丢去眼色暗示他回避。

“有连领导都不晓得的公差吗?这日子没法过了。”泪眼婆娑的小李,下定决心,非要和他马晓武离婚。

此时,晓武的老丈人,也在郑耀先面前赌咒发誓:等那女婿回来,非要敲折他的腿。

此刻远在香港的晓武,换上国家为他配备的工作服——西装,正在对着镜子抹头油。完全不知家里葡萄架子即将倒塌的他,心中反复揣摩着行动中可能遭遇的突发意外。

按照预定计划,早晨七点他要在九龙一家茶楼与另外四名组员会合。他没有见过这四个人,甚至连他们的代号都不清楚,唯一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就是事先约定的暗号。至于暗号的持有者能否是真正的自己人,就只有靠他自己去判断了。

香江茶楼是一间生意冷清的餐饮店。在二楼大厅北侧,晓武浏览着《香港商报》,羹勺在热粥里不紧不慢地搅动,直到大厅陆续多出几个人,他依旧若无其事地盯着版面上的武侠小说。

“三男一女,应该就是他们。”用眼角迅速瞥一眼那多出的几个人,撂下报纸,舀一勺粥慢慢送进嘴里,“第一个上来的络腮胡子,衬衫三、四两个纽扣都没扣,一盒骆驼牌香烟抽出两根指向楼梯口……嗯!没错,应该是他。第二个瘦子……皮包拉锁坏了,还露出半截红蓝相间的手帕……嗯!

也没错。第三个戴着眼镜……”当他注意到第四个女人时,不料这女人却袅袅婷婷走到他身边,妩媚地问道:“先生,能借您的报纸看看吗?”

“随意。”将报纸轻轻推到她面前,在晓武的注视下,这女人将报纸摊开,瞧了片刻便又折了折,将印有“碧血剑”三个字的版面,送还给晓武:“商报怎么连载起武侠小说了?”

“不知这位小姐到底想看什么?”

“赛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