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结局
但楚复也不是省油的灯,无论大皇子怎么回答,他都可以自有自己的解答:“那么……在寡人所能想象到的喜欢中,私以为最伟大的一种,就是放手给爱的人幸福,让她飞翔更加广阔的天空,大哥,你能做到么?”
楚复这问话,就有了些刁难的意味,大皇子皱起眉头,反问道:“四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喜欢平安,平安也喜欢我,最好的结果不是我们两情相悦地在一起么?”
竖起一根食指,在大皇子的面前晃了晃,楚复表情幽深,仿佛是波澜不惊的深深古井,令人揣测不透。
他幽幽的讲:“如果是放在以前,寡人这个做弟弟的,自然是要支持你们俩,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平安有了更多的选择,她可以去到更广阔的天空翱翔,而不是被陷在这里。”
大皇子皱着的眉头还未消退:“如果四弟你是担心平安会不愿意,那你大可放心,咱们可以去问问她,她想怎样那咱们就怎样,一切都尊重她的决定,大哥绝不多加纠缠。大哥私以为,平安已经十六岁了,她能够判断自己到底喜欢谁,到底想要和谁共度余生。”
楚复摇头,并不赞同:“寡人可不这样认为,平安不能站在全局观的角度去看,她不明白她的一桩婚姻到底代表着什么。”
闻言,大皇子的心瞬间犹如跌进了冰窖,他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几乎是嘶吼着问:“那依照四弟的意思,你是已经下定决心了要把平安送给东漓?”
“是联姻。”
楚复重重地指出大皇子话语中的错误,强调:“咱们和东漓是平等的。”
“平等个屁!”大皇子已经顾不得什么绅士的风度了,一挥手将手边的茶杯摔了个粉碎,因为生气两边脸颊涨得通红,就连脏话都飙了出来,“如果咱们真和东漓的地位是平等的,那你怎么就不敢拒绝东漓,让平安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过的人生呢?”
在众人的眼中,大皇子一直都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说话不曾大声地吼叫,也不曾乱过阵脚,为人稳重,说话圆润有分寸,饶是身边随侍的宫奴宫婢们,见到今日大皇子这失态的一面,都被吓了一跳。
但楚复似乎是心里早有准备,一点都不觉得惊吓到了,他甚至还悠悠地踱回了上首的座椅,端起自己先前搁在那里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才慢悠悠的讲出了一个事实:“是的,我们可以拒绝的,只不过拒绝要付出拒绝的代价罢了。要知道,东漓这回派来的使者,是战神王爷。他拥有东漓战神和山阴王爷这两个身份,代表着什么,大哥难道还不明白吗?”
许是害怕大皇子这时候急火攻心,想不通这其中的关键,楚复一点一滴给他详细的解释:“这明摆着,东漓是想告诉我们,东漓给足了我们面子,所以必须是平安这般高规格的郡主才能配得上他们东漓,而不能拿什么临时册封的格格郡主来凑数。如果我们不答应……那么他们的战神将会领兵而来。”
“所以……”大皇子转过脸去看他,满脸都写满了不可置信,“所以……我们就要拿妇女的幸福去抵挡?用女人去换得一时的安稳?”
这句话算是问到了楚复的心坎上,他不愿意承认,但似乎他不承认别人也会这样认为。
是,他的确可以逞一时之勇,拒绝东漓的联姻请求,但后果……国家根基还不够稳固,一旦开战,就算国民上下齐心能够抵挡对方来势汹汹的进攻,也势必会是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他作为一国之君,怎能为了一时的孤勇,而置全国的民众不管呢?
“大哥,无论你怎么看寡人都好,你要相信做出这样的决定,寡人也是身不由己的,东漓不是南疆那种游勇散兵,他们一旦前来,就真的是已经准备好了,一旦开战,我们势必会处于劣势,就算最后赢了,国家也会运气大伤,几十年恢复不过来的。”楚复说的痛心疾首,作为一个帝君,他理应要看得更远,更广阔。
若是平时,身临过战场的大皇子应该是会理解楚复的这一番苦心,但现在的大皇子满心满脑想的全都是因为东漓使者的到来,自己将要失去心爱的人儿,理智罢工,他只想宣泄出心中的这一股不满。
他冷笑着,楚复从来没见过以温暖著称的大皇子露出过这种表情,就好像整张脸都蒙上了一层冰霜,他的眼就深藏于这一种冰霜之中,令人看不清。
“呵呵,很好很好,你是帝君,这个国家自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这个做大哥的……太自以为是了。但四弟――我姑且还是这么叫你吧,一时之下也没法改过口来,你不要低估了我对平安的爱,我会让你看到的,我的爱是勇敢的,至少……比你勇敢。”
说罢,大皇子就摇着轮椅艰难地离去了,背影决绝,看的楚复几乎要淌下泪来。
楚复遥望着大皇子渐渐远去的背影,就这么直直地站着,看了很久很久。
恍惚间,那些美好的日子在脑海中一一划过,像是戏台上唱戏一般,光影流年,耳边响起什么东西破碎的东西,那么轻,却又那么清晰,他清楚地知道,这回他是真的失去了这个在皇宫里唯一能信任也是唯一能说的上话的哥哥。
“我会让你看到的,我的爱是勇敢的,至少……比你勇敢。”
大皇子临走之前的那句话,还一直萦绕在楚复的耳边,他突然很想沈青潼,很想那个单纯的青潼。
为了出人头地,他连青潼都已经牺牲了,现在的青潼不是说不好,更像是一朵全然盛开的花,但……总让他感觉失去了什么。
“青潼,寡人是不是做错了,可是寡人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么?”
楚复轻轻地喃喃自语,慢慢地走出大殿,站在空旷的广场上,仰头望天。
良久,有一滴水滑下脸庞,他伸出手指沾了沾,点进嘴里,是咸的。
接到大皇子派人传来的消息时,沈青潼正叫宫婢传膳,她已经下了决心,现在要全天候地陪伴着平安,生怕她一气之下做出什么傻事来。
“你家主子怎么说的,事情的进展是好还是坏?”沈青潼关切的打听着,想知道一些内幕,也好决定在平安面前是安慰呢,还是劝解。
大皇子派来的正是同他一块儿去养心殿说情的杨青,杨青本来就是个嘴巴蠢笨的闷葫芦,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又兼之这事儿事关重大,害怕一个不察说错了就成了假消息。
沈青潼追问的紧了,他也不耐,因为是武夫,并不太懂得人情世故,也就显得粗鲁了些,他突然一挥手,惊得沈青潼向后退了一大步,差点摔倒在地。
有侍卫闻声走进花厅,当场就要将杨青拿下,幸而沈青潼只是虚惊一场,连忙解释说是误会一场,又让侍卫们无功而返地下去了。
因了这一场乌龙,沈青潼也不好意思再继续追问下去,只得唤小莞去请平安来花厅――回到芳华宫之后,平安就被沈青潼赶去睡觉了,又喝了点凌太医开出的安神静气的方子,于是一觉就睡到了现在。
许是看出了沈青潼的好意,杨青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红了小半个脸,满怀歉意地对沈青潼讲:“太后娘娘,真是对不起啊,杨青是个粗人,平常说话做事什么的,都没个分寸,得罪你的地方还请多多海涵。
沈青潼点点头,她也是看出来了这杨青的确是个心无城府的武夫,又兼之他是大皇子的心腹,自然是能给面子就一定给面子,不会在意他方才不耐烦的冒犯。小杨青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说:“其实,事情的进展具体是怎样的,卑职也不知道,将军是进去大殿里面和帝君陛下谈的,卑职这种小虾米自然是不能进去听的。卑职只知道,在外面等了好久才等到大皇子出来,自从出来之后,他就只跟卑职讲了一句话,便是让卑职来请流云郡主过去,而且一直面无表情。”
“哦……一直面无表情?”沈青潼纳了闷,抿了一口茶,道,“那……依你这么多年对大皇子的了解,你觉得他面无表情的时候是高兴多一点呢,还是难过多一点?”
沈青潼这问题,可真把杨青为难住了,他又挠了挠头,眉头深皱,表情懊恼:“卑职……卑职也不知道。唉,太后娘娘,卑职这么跟你说吧,跟了将军这么多年,卑职就没见将军乱过阵脚,他长时间地面无表情保持沉默,卑职也只遇到过区区的三回。一回是对方兵临城下而我们城内只剩下残兵散将,要坚守城池整整一天,才能等到救兵。第二回,则是我们的兵马被围困,上山下山的道路只有一条小路,易守难攻,我们要攻上去里应外合,送上去粮草。这第三回嘛,就是将军得到先帝去世的消息……”
这算什么解释呢?沈青潼纳闷,也就是说大皇子面无表情长时间沉默的时候,统统都是他遇到了大麻烦的时候,那么……现在这个麻烦到底是解决了还是没解决呢?
“杨青,你担心你家将军么?”小莞去叫醒平安了,可能因为平安睡得比较死,所以好一会儿还没过来,沈青潼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杨青闲聊起来。
杨青坐在椅子上,好像很不习惯跟人打交道似的,坐的端端正正,两只手搁在自己的腿上,将裤子都揉的不成样子了,腼腆而又自豪地回答:“杨青跟了将军好几年了,和将军一道杀过人,步过阵,在杨青心目中,将军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将军所不能解决的。杨青相信,将军最后一定会抱得美人归的,实在不行,咱们这些兄弟就帮着将军抢亲去,想来,看到将军有个好的归宿,兄弟们都是愿意的!”
“唉唉,你可别乱来!”沈青潼惊得都从椅子上跳起来了,连连阻止他,“你可千万别这么想,不然那才真是毁了你家将军的千古英明。”
杨青“呵呵”直笑,自知失言了,也不再多说。
正说着,小莞扶着平安缓缓走了进来。
烛光之下,尽管为了要去见大皇子,平安已经稍微装扮了一下,往脸上摸了点胭脂,遮去了苍白的面容,但那毫无血色的薄唇,以及肿如桃子的眼眸,还是让人格外担心。
“平安,现在觉得可好些了?”沈青潼急忙走上前去,从小莞手里接过平安。
平安点点头,狠狠地哭过一通之后才发现,喉咙肿痛得根本就难以开口。
站在花厅的正中央了,她才注意到花厅中多了一个人,对她来说并不陌生的人,在大皇子的府邸,那个人是常客。
“杨青?你怎么来了?”平安咽了口口水,强撑着疑惑的问道,又仿佛是想到了什么,急得就扑了过去,“可是大皇子出了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