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秦母拿着一盆儿……
秦母拿着一盆儿倭瓜花儿摘根儿,一边儿说道:“小童啊,老四之前就让我们帮你腌点儿咸鸭蛋跟鹅蛋,正好都腌好了,我给你煮出来了,你早上起来熬点儿粥就着吃啊。”
“正好你过来了,要是不过来,我呆会儿也得让你三嫂去上班儿的时候给你拎去,你也不用不好意思,都是老四给钱收上来的,你就尽管吃就行。”
童飘云听说是秦旭东买的,也就没继续推辞,而是问道:“您跟秦叔叔没留点儿?我自己吃不了多少的。”她刚才可是看着秦村长往她车里放了冒尖儿的一篮子。
秦母笑道:“留了,但我不爱吃那玩意儿,总觉得鸭蛋腥,鹅蛋滑稽溜得,赶不上鸡蛋香,也就你叔喝酒的时候能吃点儿。”
童飘云一听说道:“对了,瞧我一忙就给忘了。”说着,她走出去打开后备箱,拿出两瓶茅台跟两条大前门,另外还有一匹布和一兜苹果。
这些本来就是给秦家准备的,昨儿被那个徐政委一家气得直接开车走了,本来是出来散心的,后来想起那磨盘山就在杨砬子村后面,这么近,她开车又很引人注意,不去探望好像不太好。
就想着早上下山地时候去探望一下秦母,那自然不能空着手,索性她空间里地东西并不缺,又担心现拿出来会被人发现,这才直接放进了后备箱。
后来遇到宝贝,又弄出来个联络点儿,她光惦记那些东西的事情,倒是真的把送礼这个事儿给忘了。
秦母看着童飘云抱进来的东西,赶紧出声阻拦:“这可使不得,这些好东西你赶紧自己留着。”
她想要用手推据,但正摘着菜呢,她怕自己的手弄脏了东西,不说那酒、烟和苹果,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钱的,就是那匹布,就不是农村土布,而是要票地好布料。
农民不像城里的工人能按月随着工资给各种票据做福利,他们一年到头,一家的工分儿合算下来也就几尺布票。
这一匹带签儿的布,可就是三十多米,这老些布他们哪敢收下啊,他们怕是得攒十年才能攒出来这些布的布票。
童飘云想着人家三不五时的让秦三嫂给自己送吃的,什么狍子腿、嘎牙鱼的,送礼自然也就不能轻了,再说,她也真的不喜欢这些机器弄出来的布匹,这玩意儿做出来的衣裳穿着真没有土布的做出来的舒服。
就摆摆手道:“我用不上这个,总觉得还是土布做出来的衣服穿着舒服,这个放在我那儿也就是压箱底儿用,还不如你们剪了做衣服呢。”
“就这么点儿东西,您要是都不收,我这以后哪还好意思吃那些东西?”
“这布料我看了,是厚实的,藏蓝色谁都能穿,还是四尺五的宽幅,大人孩子做衣裳都没问题。”
话说到这样,秦母想着也就不再推辞了,等回头让老大他们多去几趟山上打些东西送过去就是了。
童飘云等汪团长带人过来之后,就带着他们还有秦村长以及这边儿村里的支书等人去了团山那里,想要跟着去围观地村民,直接被秦村长和村支书连骂带吓唬的赶回家了。
汪团长看着童飘云掉下去的地方有些感慨地说道:“小云还真是个运起不错的,这掉下去还能立这么大的功。”
等见了那些武器的时候,跟在汪团长身边的一个技术侦查兵挠着脑袋问出自己的疑问:“团长,这边儿的特务也太奇怪了。”
汪团长挑眉:“奇怪?你发现什么了?”
技术侦察兵回道:“这人守着这么多粮食竟然啃干巴巴的干粮,将这些粮食都堆的快不能吃了,他们是不是傻啊?”
“还有,这些歪把子和子弹,应该是早年打仗时候留下来的,虽然保存地好,但您看这箱子上面的记号,可不是现在的玩意儿。”
“但这边儿的手、榴、弹和炸、药不仅是现在的,好像还是咱们军区地,这是被偷过来的,竟然都放在了一起。”
汪团长来回走了两圈儿之后道:“这些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他们在这里,哪敢随便儿生火做饭,一个弄不好还不得直接把自己炸死了?”
“至于这些东西,怕是早年就已经在这里了,应该早就是敌特地据点儿了,估计是早年解放那会儿,小鬼子们来不及带走,留在这边儿的。”
但轮到那些陈谷子的时候,汪团长还真就一时间解释不了了,看着这些陈谷子,估摸着怎么也得有三年左右了。
那么这些谷子是从哪里来的?江城这边儿,以种麦子、苞米和高粱米为主,也有几个地方是种水稻的,但还真没有哪里大面积中谷子的。
这上万斤的谷子是怎么弄到这里的,又为什么堆在这里烂着?不管怎么说,这理由都好像有些牵强。
秦村长这时候开口了:“这位首长......”
汪团长摆手道:“秦村长不用这样客气,我是秦旭东同志的团长,您就直接叫我老汪就行了。”
秦村长哪敢叫人家老汪啊,就道:“那我还是称您汪团长吧。”见汪团长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这才又开口道:“上面这家人,听说早年是在滨城给关东军开车地。”
“后来跑到这边儿,窝在这里盖了房子,也不知道是谁发现了他们家的底子给捅上去了,然后这一家子就全都给拉去批、斗,后来这家人都死绝了。”
“他们家搬到这边儿,我们也都没咋注意,他们家买的这家房子,早前也是一家死绝户了的,大家觉得晦气,所以房子是砖瓦的,我们也没想那么多。”
“等他们家都死绝了,我们大家就更觉得这里晦气了,两家子都死绝了,谁敢住在这里,有那些上山打牙祭,太晚不回家的,住在这边儿,说是听到过人说话声,打哪以后,连歇脚的都不在这边儿住了,上面的房子房顶都塌了。”
“早前这边儿还是有几户人家住着的,但他们都说晚上在这边儿看着过人影晃动,还听到人谈笑打骂,加上这边儿山里啥也没有,我们后来连打柴火都绕着走,也就小云这丫头不是当地的人,才会闯到这边儿的。”
童飘云对上面那一家子,深表歉意,自己是真没想到,让人家死人背黑锅,就想着回头的时候多给烧两张纸,表示一下歉意吧,但很快,她就不愧疚了。
她之前,看到那住着的屋子里有电报机的时候,就没有碰过这里的东西,所以并不知道那行军床下面有个盒子,里面是一封封的书信,这里的主人,就是上面那家子的侥幸漏网逃生出来的。
这家子被打倒真的不算冤枉,他们家的当家人,早年家里穷,但那人是个脑子活的,媳妇病死了之后就跟着人家到外边儿讨生活。
刚开始也就是混个辛苦钱,挣了钱就会送回家里给家中的老母亲和儿子,所以,他这个长子对自己的父亲很崇拜,就算父亲再娶,他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心思,还觉得自己父亲有本事,能娶到R国妞。
虽然这个R国女人,是当时的一个R国军官跟一个□□生下的私生女,但谁叫那个军官很从这这个□□,对自己这个私生女也很喜欢照顾,所以,给的钱财也多。
他爹就跟那私生女承诺,以后不会将自己这个儿子接过来碍了私生女的眼,但会没个月给自己这个长子生活费。
私生女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意思,自己嫁给他就是为了让他死心塌地的帮自己父亲押送军需,所以很大方的同意男人一个月给他的老母亲和前妻生下的儿子两块儿大洋做生活费。
两块大洋,别说是乡下地母亲和儿子,就是城里的小姐也没有几个能有这么多钱开销的,对自己这个亲自和岳丈那是很感激的,也越发的卖力。
后来R国战败,老岳丈被杀了,临战死之前,就让他们一家子躲到偏远县城潜伏,以便之后再继续帮着他们收集资料信息。
本来,那R国军官,虽然宠着□□和私生女,但他的岳家是他们本国的大家族,为了岳家面子,他并没有在公众场合带着□□出席的,更没有带着自己这个私生女出去交际,认识他们的人并不多。
男人带着妻子和孩子们躲到这个交通闭塞的小城市的郊区,应该更加没有人认识才对,但很不巧,他就遇上了当初在滨城跟别人吹牛打屁的一个饭馆的小二。
两人一照面儿,男人觉得那个神色不太对的小二儿有些面熟,但小二却是一眼就认出了他,也不知道那小二儿是为了举报有功,还是害怕他杀人灭口,反正是二话不说就将他给举报了。
等男人想起来这个小二儿是谁,害怕坏事儿的时候已经迟了,只在最后给老家地儿子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到这边儿趁着没人地时候接管了他的任务,他先带着妻子和儿女们出去避避风头,联络点不能没人。
只是,他们没能走出去,那边儿一听是跟R国人有关的坏分子,立马就动手抓人,最后这一家子全都被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