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李承乾背诗
第242章李承乾背诗太极宫,观云殿。
太上皇李渊正在生闷气。
这个二郎,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朕说了多少次,不能轻易动门阀,他就这么急赤白脸的动手!
真是!胡闹!
当朕不知道门阀士族不好吗!
胡闹,胡闹!
如今天下初定,若是没有天灾人祸,百姓安居乐业,动了门阀,自然无碍。
可是倘若出现大旱、水灾、蝗灾,如果门阀在这时候闹事儿,又当如何?
就算门阀不闹事儿,只要他们不出力,就够朝廷喝一壶的了。
糊涂二郎,难道忘了当初朕是怎么打下的江山?
关陇集团,就是大唐最大的门阀啊!
“太上皇,长孙皇后求见。”宦官小心翼翼轻声说道,生怕脸色不好的李渊,迁怒于他。
虽然对儿子不满,但是对儿媳妇,李渊是万个满意。
连忙吩咐宦官将长孙皇后请进来。
“观音婢,你来的刚好,朕刚刚得了点岭南进献的荔枝,你拿回去吃。”
长孙皇后轻轻一礼,笑着谢过,接着笑道:“太上皇,臣女今天来,也是给您送东西来的。”
“哦?什么东西还值得你亲自跑一趟。”李渊笑着从长孙皇后手中接过纸包,随口客气:“观音婢你自己坐,刚好朕有别的事情要跟你说。”
说着话,李渊伸手解开了纸包,露出里面的烤红薯,不由得一怔。
这……
久违了啊!
闻着烤红薯香甜的味道,李渊有些想吃,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要是让长孙皇后看到他连皮都吃,他的脸往哪搁?
终归他是太上皇,要脸。
李渊端起茶碗,装作饮茶,实际上却是咽了咽口水。
“观音婢,朕记得,元日的时候,不是说没有红薯了吗?怎么这又找到了?可是二郎藏私了?”李渊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
嗯!红薯还是热乎的好吃。
赶紧说几句这混蛋儿子的事情,把观音婢打发走,朕也好吃红薯。
李渊心中打定主意。
轻咳了一声,把视线从红薯挪开,落在长孙皇后的身上。
要说还没说,猛地发现长孙皇后的表情有些不对。
李渊愣了一下,心中不解。
难道说,自己刚刚想的声音太大,不由自主的说出来了?
正迟疑着,长孙皇后轻声说道:“太上皇,臣女刚刚说的,您意下如何?”
额……
这个……
光顾着看红薯了,忘了听儿媳妇说话了。
李渊心中一阵尴尬,完全想不起来长孙皇后究竟说了什么。
装模作样的沉思半晌,含含糊糊的说道:“这个事情,朕觉得,还需要再斟酌斟酌。”
长孙皇后沉吟了一下,柔声说道:“太上皇,明天长兴县红薯、土豆两样作物收获,文武百官都要去,您就当出宫散散心,过去看看吧?”
哦,原来是这个事情。
李渊这才恍然大悟。可是紧接着,脸色一变。
收获?
这就收获了?
四月收获?
怎么这么早?
想当初朕和窦皇后,可是在秋收的谷堆上……
不对,不对,这都想哪去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渊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黑,心中不解更胜。
好一会儿的功夫,李渊才镇定下来:“既然这样,那朕明天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