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未来缘由 - 最初的灵气与最初的修仙者 - 言三寸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252章未来缘由

在场的众人都心知肚明,如今天下的人族灵空修士基本上都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如今还没有现身的仅仅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至于那些妖兽,它们见到了如此众多的人族灵空强者聚集在此,恐怕早就吓得魂飞魄散,跑都来不及了,又怎么会愚蠢地前来送死呢?

要知道,灵空大妖全身都是宝贝,一旦将其猎杀,所得到的不少部位比那些天生地养的灵物都要珍稀珍贵得多。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妖兽绝对是小心翼翼,稳如泰山,是不敢轻易离开十万大山的庇护的。

“阿弥陀佛!”就在众人心中各自思索之时,一声佛号在场上突然响起。

然而,诡异的是,这声音却仿佛无处不在,找不到任何确切的来源。

它仿佛是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又仿佛是从每个人的心中缓缓发出一样,一时间,整片天地仿佛都被这佛号所笼罩,早早地诵起经文来,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神秘莫测的氛围。

千断水作为修行武道的强者,意志超凡脱俗,他最先察觉到了不对劲。只见他猛地发出一声怒号,这声怒号如同雷霆万钧,顿时引发了周围的天地一阵剧烈的震动。

紧接着,一团金色光芒从他的武道意志中艰难地排出,霎那间幻化成一老僧模样,此人不是五歆又能是谁?

其他几位灵空修士见状,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们当即纷纷施展各自的神通,只见几团金光从他们的体内被逼出,然后都迅速地融入那刚刚出现的五歆虚影身上,使得五歆的身影变得更加凝实,仿佛真实存在一般。

“老法师,你是不是应该给些解释?”向飞奇的语气阴森森的,带着几分浓浓的杀意。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五歆居然会以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出现在这里。

一想到自己周围居然隐藏了一个同级别的修士,而且自己却毫无察觉,他就忍不住浑身绽起鸡皮疙瘩来,心中的怒火也燃烧得更加旺盛。

见其他灵空修士也都面露凶色,五歆的脸上更显出几分苦涩,仿佛受到了天大的冤屈一样。

“人生世间,如何能不沾因果?老僧不过是循着因头果线,来了此地罢了,绝非藏匿其中。若不然诸位岂会如此轻易发现我?”

几位修士听了他的这番辩解之后,脸色倒是缓和了几分,但他们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却没有人能够知道。

五歆似乎还在担心众人不相信他,仍在不停地辩解道:“诸位,因果之道不过是来来往往的因缘际会罢了,算不得什么上乘手段,你们看牧少侠,一身剑道修为通天彻底,什么因果都不沾于身,老僧也没有办法。”

众人都将目光对准了一人一剑、傲视长空的牧立鸿。刚才在五歆出现的时候,确实只有他身上没有任何金光泛出,显得格外惹眼,仿佛他真的是一个超脱于因果之外的存在。

然而,牧立鸿却依然不言不语,静静地立在空中,并没有要做些解释的样子,仿佛世间的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众人见此情形,也不再说话,似乎都默认了此事就此揭过。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追究下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且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打算,不想在这个时候因为五歆的事情而引发一场不必要的争斗。

五歆环视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了白莲圣母身上,脸上露出些笑意来,“圣母,你我两家是邻居,可否让我到你这莲花中,躲避下这风暴?”

“我非本体前来,这漫天风雪夹杂灵气,这具循着因果线凝聚的法身还真有些奈何不得呢。”

白莲圣母听后,只是微微地放了一个小口,五歆就如同一只敏捷的兔子,迅速地往里一钻。

进去之后,他的脸上如同绽开一朵雏菊一样,笑着说道:“还是圣母修为高,一到了这里面,外面的风雪就好像不见了一般,好自在不成。”

白莲圣母的声音幽幽地传来:“法师真是好谨慎,此时都不肯现出真身,难道怕我们联手将你围杀在此地吗?”

五歆听了如此露骨的话语,脸上顿时浮现出一阵尴尬的神情,他有些不自然地笑了两声,那笑声在这凛冽的寒风中显得格外干涩和突兀,随后便明智地选择了沉默,没有再接话。

他心中清楚,自己之前仗着本命神异——颠因倒果这一奇特的能力,在这天下四处搅弄风云,行事肆无忌惮,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这天下能乱成这般模样,他所在的金光寺至少要承担一半以上的责任。

在这一路的混乱与纷争中,自然也结下了无数的恩怨情仇,那些被他算计过或者因他而遭受损失的人,想必都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此刻,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危险,保命才是首要之事,自然是不敢轻易现身,生怕被那些仇家抓住机会报复。

别的暂且不提,就说白莲圣母如今所占据的这副躯壳——王颜玉的肉身,当初可就是他暗中勾动其突破神通的契机,这才将其引来永州。

这其中的因果纠葛复杂难明,若真要细细算账,他恐怕有吃不完的苦头,遭受不完的报复。

“五歆法师,”牧立鸿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开口问道,“不知你那徒儿四空和尚,是否要过来?”

听到关于四空和尚的询问,五歆的脸色一变,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唉,我这徒儿生性实在是顽劣不堪。自从上次与我产生了一些误会之后,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露过面。”

“他这孩子的身世也颇为可怜,小时候全家都不幸被马匪残忍杀害,他自己机灵,躲在水缸之中才侥幸避过了那一劫。”

“后来我见他孤苦伶仃,便将他带上赤明山,让他一直在山上诵念佛法,希望能借此抚平他心中的伤痛,引导他走上正途。”

“可惜啊,世事难料,后来他在修行的过程中竟然误入歧途,陷入了心魔的困扰,甚至开始怀疑起我来,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诸位今日恐怕不必等他了,我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

五歆再次面色慈悲地诵念一声佛号,那佛号声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无奈与叹息,

“我这弟子小心谨慎得很,但凡有我在的地方,他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想必是对我心存芥蒂,不愿与我碰面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