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厦倾覆仅毫秒之间,对此赵东屿深有体会。
圣诞节前夕,著名做空机构“摸鱼”调研公司发布重磅消息:
华曼兄弟被曝年报造假丑闻,包括从2015年起至2020年间,公司连续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收、虚构收回应收款项少计提坏账准备、推迟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等手段虚增利润,以获取高达15个亿的D轮投资。
一时之间,华曼兄弟股票暴跌,当日盘前跌幅已超80%,网络上的唱衰声不绝于耳,更有投资机构声称华曼或将面临历史至暗时刻,随时都有退市可能。
散户怨声载道,华曼兄弟瞬间从影视板块A股龙头变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方氏上下早已乱成一锅粥,方忠雄一病不起,病态尽显颓然之势。
方易达全权代表父亲,一面疲于应付董事会的问责乃至弹劾,一面安排亲信暗中调查事出起因。
根据“摸鱼”公司报道声称,机构于近日收到了一份长达96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华曼兄弟年报营收数据造假。
这份神秘的匿名报告,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方易达脑海中闪过一个人。
他再三犹豫地拿出手机,最终拨通了潘晓亮的电话。
“方总。”
潘晓亮的声音还是惯常的沉着冷静、波澜不惊。
“兄弟,最近新闻你肯定也看到了……
那个‘摸鱼’公司你之前有接触吗?”
“之前我们有过业务交流。”
方易达开始萌生不详预感。
“那这之前,陈董事你认识?”
陈斯哲,华曼兄弟原董事会成员,后因与方氏的私人恩怨负气出走,另辟门户。
“认识。”
过多的巧合,便是必然的印证。
过往的一幕幕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不安、局促、愤怒的因子在电话之间流窜。
“所以……
匿名报告是你做的?”
方易达的音量瞬间拔高至尖锐,往昔威严不再,如今听来只觉泼皮可笑。
“是。”
依然是沉着冷静的应答,却让方易达感受到了冰川一样的冷漠。
仅从二人简短的对谈中,已经可以窥出事件大概来――潘晓亮利用为华曼做财务审计的机会,查出了公司多处账务漏洞,再通过与原董事会陈董的私下交易,套出了一张庞大的利益输送网络,那份长达96页的匿名做空报告,就是出自潘晓亮之手的杰作。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华曼早已是累卵之危,时至今日只是咎由自取。”
潘晓亮话峰一转,流露出一抹讽刺意味浓重的批判。
“你到底是谁?
为什么要这样构陷华曼?”
方易达问。
其实,这个问题的提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他与潘晓亮的相识,还要追溯到在美留学的时候,他们是在一个华人聚会上认识的,当时年轻气盛的潘晓亮已经是留学生圈子里有名的投资分析师,方易达有意与其结识,图的是将来这般人才能为己所用。
潘晓亮果然不负所望,在共事的这么些年里,他确实为方易达摆平了许多财务上的风险危机,并步步为营取得了他的信任。
所以,潘晓亮对方易达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
近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方易达发现潘晓亮和赵东屿的关系匪浅。
方易达在珑府购置有房产,但不常住。
当天他回珑府拿一套高定西装,准备晚宴的时候穿,在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公寓大堂撞见了等电梯的潘晓亮。
他对潘晓亮出现在珑府感到奇怪。
他不住在这里,来客户家中谈生意也不符合他的日常习惯――他是一个公私分明、原则性极强的家伙儿。
他并不上前招呼,而是在远处静静观望,直到对方乘坐电梯抵达目标楼层――他心里一咯噔――那是赵东屿家。
心中警铃大作,各种猜想在脑海里漫天飞舞。
隔日,在堆叠成山的财务报表和账单桌前,当方易达出其不意地问出“你和赵东屿认识?”
的时候,潘晓亮的表情回应简直堪称完美――他不急不躁地继续翻阅着手中的报表,眼神甚至不肯挪开一刻,轻描淡写地说:
“我们是大学同学。”
表情没有半分慌张惊措。
但方易达的警戒心仍未消除。
为了试探,他隔几天又故作八卦地在电话里问潘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