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啊?是他!”……
崔永昌满心准备的恭迎岳母,谁知那赵氏却有自己的打算。
夜里崔家的人在城外迎着,磕了头、引了路,车马行至知府衙门前,赵氏却执意要下轿回家。
路喜在跟前作揖赔笑地说了半晌好话,想先哄着人归家,自有主子拿主意。
他是宣平侯府的人,曲家跟来的随从多不敢驳了他的意思,也都帮着劝解一二。
不料,赵氏跟前有个叫赵恒印的本家侄子,好生的霸道,上来提着路喜的衣领就痛骂一顿,又拍开了知府衙门的大门,一行人竟洋洋洒洒地进去。
外头如何,人家半点儿不带在乎。
“爷,小的办事不利,来请罚。”路喜脸颊青红一片,跪在地上就给两个主子磕头。
“谁敢打你!”崔永昌拍案而起。
路喜虽是他的奴才,但也是最亲近的奴才,自小跟在他身边长起来的,比京城那些一杆十八远的亲戚都要亲近。
路喜别扭地缩缩脖子,小声地嘟囔道:“小的没看路,自己摔的。”
不是他怕曲家那边,只是揭了姓赵的短处,免不了要伤了少夫人的体面。
“自己摔的?”崔永昌不信,捏着他的脸就要看伤。
打脖颈蔓延起来的半截儿巴掌印儿,清晰的不能再清晰了。
曲妙妙喊宝梅过来,让拿了重瓣粉给路喜擦拭,又拉崔永昌的手叹气。
“哪里是摔的,肯定是叫我那恶霸似的表哥拿捏了,给打的。”
娘家人犯了过,她自觉的丢人,低着头,脸上臊得通红。
眼睫眨啊眨,抬眼间,泪珠子便不争气地哭了出来。
曲妙妙怨他,更怨自己:“都怪你,看吧,头一天来,就惹出是非……我就说了避着她们一些……”
崔永昌揽住纤细腰肢,看小可怜似的给她h泪:“傻瓜,她是你娘,她有千万个不该,咱们该有的礼数也不能少。”
他待赵氏客气,也是因着为她。
曲家远在京城,赵氏什么个人品,这青州城的人可未必知晓。
若真冷落了他们去,旁人只会说她在侯府不受重视,连一份娘家人的体面都挣不到。
人言如虎,孝字当头。
只是,如今他笑眯眯地迎上去了,却叫人打了脸。
曲家的人怕不是烧糊涂了脑子,真当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身份了?
崔永昌眼底笑意不减,愈发的觉得有趣。
定是他这些年少去京城,竟叫他们忘了自己的名声。
这厢,某人哄好了媳妇,歇灭一室灯火。
知府衙门却是喧哗如白昼,似是到了什么节庆日子。
“且布置的热闹一些,老夫人打京城过来,就是年节,你们知府大人孝顺,岂能因底下的疏懒怠懈给坏了名声?”
人来人往的庑郎底下,掐腰站着一人。
身量不高,穿着一身靛青色的云锦绸衣,未着外衫,脚上踩着一双锃亮崭新的官靴,一手掐腰,另一只手里摇着一把蒲扇,风把绸衣吹得呼呼作响,晃着烛光,只叫人眼花。
曲映悬低着头从上房出来,变颜变色地瞧了一眼廊下那人,抿直了嘴角。
红师爷从后头紧跟上,也朝那人望了一记,忙拉着曲映悬避入了小道。
“老爷信上只说夫人要来看小姐,也没说要领赵家的人来啊。”红师爷纳闷儿地嘀咕,“那赵恒印在咱们府上这般还好,若是赶明儿到了那府,再这么耀武扬威的来上一回。依姑爷的脾气,岂能饶了他们?”
宣平侯府?
曲映悬眼珠子转了两转,隐约猜出了赵氏领人过来的目的。
他给红师爷递了个眼神儿,压低了声音吩咐几句。
又切切交代:“他们若是起疑,就说你跟那府关系亲近,到时候能帮忙一二呢。”
红师爷点头,应下差事。
而正房的热闹一直到夤夜更深才停。
几十个被薅过来干苦力的差官衙役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出了府门儿,才大着胆子骂娘,直说知府大人跟姑奶奶和和善善的一对姐弟,怎么会摊上个这样的娘?
有知情的站出来给众人解释:“里头那位老虔……老太太可不是咱们大人的亲娘!”
“不是亲娘?还能有捡了旁人的娘来孝顺的不成?”
那人摇头:“我也是在曲家人嘴里听到的两句,说这位是姑奶奶的亲娘,咱们大人是姨娘所出,她是主母,自然要尊敬。”
里头年纪最大的白捕头磕磕烟袋子,摇头轰散众人:“都家去吧,累不了两天的功夫,保不齐人家就回去了。”
他们想的倒好,然赵氏这边,却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翌日,清晨。
赵氏信佛,又是个虔诚的性子。
天还蒙蒙亮,曲映悬就领着红师爷过来给她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