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南下 凤卿好看,凤卿是哀家见过最好看……
今日的午膳,有石中钰喜爱吃的春笋焖鸡,这是柳泉斋在开春时的时令菜,特意从巴蜀挖取最鲜嫩的白肉春笋,配以精谷喂食不到两月的童子鸡,再加上古越龙山的黄酒这么一炒,不需多金贵的食材,便能成就一盘鲜香开胃的佳肴。
皇上和摄政王显然都很喜爱这道菜,不到一会儿,盘中就空空见底。
盯着食盒上烫金“柳”字,石中钰发起了呆。
听说摄政王过几日便要南下寿州视察当地的盐池,她真是好生羡慕。江南景致好啊!可惜上一世南下淮阳时,她光顾得跟凤殊影斗气,没来及好好欣赏。
“殿下和皇上这几日准备一下,三日后同微臣一起去寿春。”
寿春是寿州的名城,也是前朝旧都。
“哀家也能去?”
“朕也能去?”
凤殊影刚刚说完,就见小太后和皇上二人瞪圆了眼,惊讶地看向他,异口同声问道。
“自然可以,端王余党尽数伏诛,寿州现下太平,皇上和太后呆在宫里也无事,不妨去江南散散心。”
摄政王凤眸含笑,夹起盘中最后一块鸡腿肉,放在小太后碗中。
工部刚刚递上折子,道明新殿建造需耗时半年。
半年实在是太久了,小太后正当花季,日一比一日明艳动人,自打搬来朝凤殿和她同宿,每晚就寝前都要打一套拳才能使自己平心静气,实在过于煎熬。
寿春的新府早已建好,正好携小太后一游,也能趁机实打实地咽下嘴边香肉。
凤殊影看向同皇上有说有笑,眼波流转的小太后,对原本无好感的江南,也开始变得略有期待。
――――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描绘的就是江南水景。
五日过后,石中钰站在精致华丽的双体游舫上眺望江面,远方已能看到寿春渡口处舳舻相接的繁荣景象。
不愧是川流不息,渊澄取映的前朝旧都。
“母亲,堂叔钓上来现烤的鱼,可香了。”
石中钰低头,见朱昱小手里正抓着两串热腾腾的烤鱼,踮起脚尖,献宝似地递给她。
身后传来寒露焦急的呼喊:“皇上,皇上,您莫要跑得太快了,奴婢追不上。”
“这不是堂叔的私船吗,船上都是咱们的人,不会有事的。一会到了寿春你可不许唤我皇上,要叫我小公子,叫母后夫人。”朱昱人小鬼大,一脸严肃地叮嘱寒露。
“是是,奴婢一时情急,忘了摄...大公子的吩咐。”
他们一行人微服出行,自然也要把沾着皇亲贵胄的称呼改上一改,朱昱对这些陌生的称呼感到十分新鲜,自打昨日摄政王说完后,就开始一丝不苟地执行起来。
一船人中,石中钰自然是小夫人,朱昱是她的小儿子,摄政王一开始本想讨要个老爷的称呼,但石中钰死活不愿意开口唤他夫君,只得作罢,最后落得个小太后堂兄的名分。
小表妹遇人不淑,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带着孩子前来投奔玉树临风,腰缠万贯的俊俏堂兄,石中钰横竖瞧着他们三人的关系,都觉得此乃是个一飞冲天的话本子!
手中的烤鱼胜在鲜香,只撒上薄薄一层盐巴,对着浓似春云淡似烟的江景入嘴,滋味要比馆子里繁复的名贵佳肴强上数倍。
石中钰站在游舫二层甲板上,手扶船栏,侧头望向一层船板上垂钓的摄政王,正好对上了他回首的眸子。
脱下朝服的摄政王少了几分煞气,月色双窠云雁对襟开衫穿在身姿挺拔的男子身上,为其平添一股儒雅气息,深邃的眉眼正直勾勾望向石中钰,颇有些俊俏江南公子眺望佳人的意味。
佳人摇一摇手中香喷喷地烤鱼,投以感激一笑。
凤殊影微微眯起眼,水光潋滟,映得小太后两颊笑涡霞光荡漾,清眸流盼。他顿觉退去凤服的小太后明艳得过分,等到了寿春,不知会引来多少狂飞浪蝶竞相追逐,不禁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老爷的身份。
寿春渡口不愧为承接南北的桥梁,每日穿梭的渡船不计其数,等到摄政王私船靠岸后,已经是日落西山。
他们一行人刚刚下船,便有地方节度使前来接应。
“摄政王,下官已命人将府邸打扫整洁,以便皇上和太后小住。”
车厢内,节度使对三位主子叩拜,恭谨道。
石中钰看向跪在身前的青年俊杰,微微一笑,心想原来是谭青天。
谭青天本名谭清池,此人家境殷实,二十岁中举,二十二岁在科考中被人替换了卷子,从而落榜。
换做常人定会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谭清池却并未消沉,反而另走蹊径,他让父母捐钱为自己谋得了个八品知县,从此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深得当地百姓敬爱,被称为谭青天。
经此七八年,此人居然在鱼目混珠的寿春一步步升到节度使,自是因受到摄政王青睐,一路提拔。
依照上一世石中钰对谭清池的了解,此人虽然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身滑不溜手,但本性却是正直又忠诚。她当年也是看中谭清池办事能力卓群,想将其纳入麾下,却被他婉言拒绝。
瞧见前世喜而不得的人才,石中钰在语气上未免热络了一些:“哀家和皇帝没有打过招呼,贸然造访,确是麻烦谭度使在百忙中为我们安排妥当。”
谭清池闻得小太后此言,白净的脸上骤然一红,结结巴巴道:“太后...折煞下官了,殿下...殿下和皇上的事自然是一等一的差事,皇上此行前来,亦是让寿春沾染龙气福佑,下...下官怎可懈怠。”
石中钰略感惊讶,想不到上一世在她面前谈吐自如的谭清池居然会如此腼腆,不由大感有趣,正要再聊上两句,却被摄政王阴沉着脸打断。
“皇上和太后一路颠簸,谭度使若是无事,便退下吧。”
“下官遵命。”
谭清池如释重负,立马退出车外。
不知为何?他与小太后初次相见,对方却甚是热情,虽然寿春距离京城遥远,但他亦有耳目传递宫中的消息。
早就听闻摄政王与太后二人关系非同一般,他本以为是宫中流言,定是拥护皇权的保守大臣在摄政王身上破的脏水。
毕竟在他追随摄政王的数年中,从未见到摄政王对任何女子另眼相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