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鳞部(2)
第39章鳞部(2)
嘉鱼
【释名】就是丙穴鱼。此鱼因常在丙日游出洞穴而得名。形状像鲤鱼而鳞细如鳟鱼,肉肥而味美。这种鱼四川很多。
肉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食后使人体健容美。用于治疗肾虚消渴,身体劳瘦虚损。因此鱼食乳水,所以此鱼的营养强于乳汁。
鲳鱼
【释名】鲳鱼生长在南海。身体呈正圆形,没有硬骨。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食后使人身体健壮,有力气。腹中籽,有毒,可引起腹泻。
鲫鱼
【释名】就是鲋鱼。头像小鲤鱼,形体黑胖,肚腹中大而脊隆起。大的可达一、二斤重。喜欢藏在柔软的淤泥中,不食杂物,所以能补胃。三、四月它的肉厚而且鱼籽多,味道很美。鲫鱼是鱼中上品,它产生在池塘水泽地域。
肉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与五味煮食,作用是温中下气,补虚赢,止下痢肠痔。六、七月发生的热痢可用;十一、十二月发生的则不宜作此种方法。和莼菜一起作汤饮用,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下,调理中焦,补益五脏。合茭白煎汤,治疗丹石发势。鲫鱼与赤小豆煮汁服,可消除水肿。烤鱼滴出的油涂抹妇女阴部及诸疮处,可杀虫止痒。剖开鱼腹后塞入白矾,烧烤研成末冲服,治疗肠风血痢。用硫黄酿后,五倍籽煅烧,研成末用酒冲服,治疗便血。酿茗叶煨服,治疗消竭。酿胡蒜煨好后研末冲服,治疗膈气。酿盐花烧研成粉,掺入齿缝,止牙痛。和当归一起焙干,研磨成粉,可用来止牙出血和乌胡须。和酒、盐一起焙干成粉,可治疗鱼疽。和附籽一起烤焦后加油混合,擦治头部脓疮和斑秃。生的捣烂后,涂敷,治疗恶核肿毒不散及恶疮。同赤小豆捣烂外敷,治疗丹毒。烧成灰和着酱汁涂抹,治疗诸疮久不收敛者。用猪油煎鱼灰服用,治疗肠烂急性化脓性炎症。
头
【功效主治】主治小儿头疮和口疮、重舌和眼睛视物不清。烧成灰研末冲服,治疗咳嗽及下痢。用酒送服,治疗脱肛及女性籽宫脱垂,也可用油调搽之。烧灰和酱汁涂抹,治疗面部黄水疮。
籽
【功效主治】调中,益肝气。
骨
【功效主治】主治虫咬引起的烂疮,烧成灰敷于患处。
胆汁
【功效主治】涂于各种恶疮上,杀虫止痛。点于喉中,治疗骨鲠、竹刺不出。
脑
【功效主治】主治耳聋。将其放在竹筒中蒸后,滴入耳中。
【附方】治疗男女虚劳消瘦,发热咳嗽病症:取活鲫鱼一尾,刮去鳞肠,将篦麻籽去壳,按病人年龄计算,一岁一粒,纳入鱼腹中,外用湿草纸包几层,放入柴火中煨,煨至极熟后,睡前全部食完。连用三尾疗效甚速。
治妇女血崩:用鲫鱼一个,长五寸,去肠,放人血竭、乳香在腹内,在炭火中煅烧后,研成粉末,每次用热酒送服三钱。
治小儿鼻喘:活鲫鱼七个,用器皿装好,用小儿的小便饲养,等到鱼体发红,煨熟吃,疗效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