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目标海上丝绸之路 - 悠闲生活从海洋寻宝开始 - 清茶乏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0章 目标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华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

一九一三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华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

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华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南海丝路从华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华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东海航线,也叫“东方海上丝路”。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岛国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道。

唐代,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的华国与棒子国岛国海上贸易逐渐兴起。

宋代,宁波成为华国棒子国以及岛国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

近年来华国发现价值最大的沉船,莫过于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

截至二零一八年,发掘的文物数量是十四万三千多件。

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会超过十六万件。

船货清理出的船载文物,包括大量的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

据说一九八七年发现“南海一号”时,碍于打捞技术的落后,华国政府只能派军队在沉船海域警戒,对外宣称“海底有外国侵略者投下的炸弹”。

直到二十年后,华国终于具备了能独立打捞“南海一号”的技术,这才让这艘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多年的古沉船重见天日。

这也得亏是在华国海域内,要不然早就被国外的强盗抢的差不多了。

国内对这方面向来管控严格。

当然到了公海上的话,规矩就没那么多了。

到了公海上,许多地方性的法律就不怎么适用了。

而且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出台关于公海沉船归属方面的法律,默认的是谁发现就属于谁。

看了一下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为过几天的出海做准备。

一夜无话。

第二天载着满车的物资和古墨琳,先前往海洋大学门口和夏雪还有陈伟杰会合,之后一起前往上次去过的孤儿院。

冬去春来,不算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暖春如期而至。

路上田野都散发着活力的绿意,或许是刚过年不久,几家孤儿院的大人和孩子们脸上都挂着笑容。

这个世界会好的吧。

一整天奔波在路上,回到古家村时月亮已经高悬。

两人打算在家继续休整一天,后天下午出海。

接下来的第二天钱羽都在家里查阅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料,幻想着发现沉船之后满载而归的景象。

至于关于华国海域内私自打捞沉船物品犯法这件事情,钱羽自动过滤掉了,这不是还没打捞吗,等哪天真的遇上了再说。

中午古德不在,俩人出去下馆子,傍晚古德回来了,钱羽理所当然的去蹭了晚饭。

吃完之后还当着古德的面,把银行卡交给了古墨琳,惹得古德对钱羽连连夸奖,说他有觉悟。

其实现在无线支付那么发达,银行卡在谁手里都一样,手机照样能花钱,当然这些钱羽是没有对古德说出来的。

古墨琳自然也不会拆穿,钱羽有这个态度就已经很不错了,两个人在一起想要长长久久的话,更多的是需要相互包容。

准备出发的当天,俩人去采购出海的物资,这次除了日常的食材之外,速食的方便面,饺子之类也带了不少。

像上次,钱羽忙着探索沉船,古墨琳忙着钓鱼,俩人都累的一逼,强忍着疲惫才做好了当天的餐食。

再遇到这种情况的话,速食食品就能省去很多麻烦。

另外小零食也带了不少,上次没考虑到这个,在船上也不是说不习惯,就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古墨琳还特意买了一些辣条,据说是那天询问戴娇娇要不要一起去孤儿院那天,听戴娇娇吃辣条的声音被勾起馋虫的。

上午物资采购完毕,吃完午饭后美美的睡了个午觉。

下午才到渔人码头给船加油。

上次出海由于之前徐长天不久前给加满了,所以没花多少钱,这次加满加了差不多三千五百升,花了两万一千多。

心疼归心疼,钱还是要花的,要想马儿跑的快,得让马儿吃够草。

钱羽直接扫码支付,惹来刚想刷卡的古墨琳阵阵白眼。

准备妥当后启航出发。

并不着急直接开往外海,而是沿着西南方向,循着海上丝绸之路开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