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 据说我的亲生爹娘是极品 - 云一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0章

当日下午时分,齐家三弟回来的并不晚,才刚进门,就被齐家二弟堵住了。

“哎哟喂,二哥你怎么站在这里?吓我一跳。”齐家三弟撇撇嘴,问道。

“你还说?不是为了等你,我好端端的会站在这里?”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齐家三弟,齐家二弟直截了当的说道,“娘不喜欢咱们跟大嫂那边走的太过亲近,我今日才刚安抚好娘。你最近收敛些,别再惹娘不高兴了。”

“啊?她又不高兴啦?”齐家三弟垮下脸来,语气实在不怎么乐意,“我也就这段时日能往大嫂那边跑跑了。要不了多久,大嫂就要带着朵朵搬去皇城了。”

“要去皇城?”齐家二弟最近一直忙着科考,并不知晓此事。

“恩。说是那位要去皇城科考,大嫂和朵朵都跟过去陪着。”齐家三弟轻哼一声,嘟囔道,“科考就科考呗!当谁不科考似的。就他一个人金贵?还非要大嫂和朵朵都跟去皇城陪着,真是戏多。”

“那也是大嫂愿意。”齐家二弟倒是没有跟着齐家三弟一起埋怨齐君洲小题大做。想也知道,皇城肯定比府城好。能去皇城,当然不能继续窝在府城了。

“我知道啊!我就是舍不得朵朵么!一想到他们一家子都去了皇城,我就觉得我好长时间都很难见到朵朵了。”齐家三弟很清楚,他跟齐君洲本来就不亲近。现下说是在走动,也不过是他主动找过去。

一旦分开,以后肯定再难见面了。说不定齐君洲以后都再也不会带着钱月茵母女二人回来府城了呢!

“等你去皇城科考,就又能见到朵朵了。”齐家二弟倒觉得没什么。分别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有心,日后定然还能再见面。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到底相隔那么远,肯定没现下这般方便了。”齐家三弟也知道他不该生气,却仍然难免的情绪低落了下来。

“你先收收心,好好把县试和府试给考过了,别惹娘不高兴。不然,以后我不会再帮你兜着,你自己去跟娘解释。”科考确实很重要,齐家二弟也是极为看重的,自然不希望齐家三弟有所懈怠。

“恩,我知道了。二哥你听说了没,大嫂原先那个娘家的三个弟弟都来府城读书了。好家伙,这次竟然也是两个跟我一起考县试。我再怎么样,也不能被他们两个乡下人给比下去了不是?我都打算好了,从明日开始我就奋起,一定要更加用心的备战科考。”齐家三弟说着就拍了拍胸/膛,信心百倍的放下豪言壮语。

“什么原先的娘家?大嫂不是只有三个哥……”齐家二弟一时没反应过来齐家三弟说的是李家人。话到一半,他忽然回过神,忍不住皱皱眉,“都来了?”

“对呀!说是咱们府城的夫子更厉害,他们那边镇上的夫子顶多也就一个秀才功名,还是差了些。”齐家三弟点点头,没有任何的隐瞒。

这倒也是事实。不过如此一来,齐家二弟不禁更加紧迫了。

连乡下娘家的读书人都特意搬来府城参加科考,他还真不能被比下去了。

那么,就再用心一些,更加努力一点,总要考一个不错的科考名次出来方能见人,而不会有失颜面的。

齐家三弟回来之后,齐夫人也不是没想过去找他再说说。可想到齐家二弟的那些话,齐夫人又忍住了。

算了,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齐家二弟都已经说的那么直白了,她还能追过去叫嚣两个儿子不孝顺?一次两次也就算了,长此以往只怕两个儿子都要跟她这个亲娘离心。

对齐家二弟和三弟,齐夫人是真的很看重,坚决不愿意跟他们二人生出任何隔阂和不喜。

自然而然的,齐夫人就有了顾忌,不敢肆意妄为了。

钱月茵并不知道,齐家又闹了这么一出。对齐夫人,她已然许久没见。有关齐家的事情,她也从不曾刻意打探。

相较之下,她的心思更多的还是放在自家人的身上。

不过说道科考,钱月茵确实是有所关注,也有所耳闻的。毕竟不管何时何地,科考都是大事,她身边又确实有认识的学子即将参加科考,难免就会分出几分注意力。

“哎,咱家还是读书人少了些。”李家人都跟来府城的事情,钱大哥和钱二哥也都知道。

他们倒是没有责怪钱月茵,只是有些羡慕。再想到自家,就差的太远了点。

“没事儿,以后让大哥和二哥家的小侄子们都用功读书,等他们长大就该是他们的天下了。”钱月茵从来不是会哀怨低沉的性子。若是羡慕,那就积极改进好了。

他们钱家也不是没人,这一辈不行,就看下一辈的孩子们。总有能功成名就的时候。机会都是自己努力争取的,而不是别人施舍来的。

“小妹这话说的对。咱们家小子现如今长在府城,长大了怎么也该多读几年书才好。”要是还住在钱李村,钱大哥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来了府城,钱大哥的见识亦跟着增多了。

“那就让几个小的都一起去读书,互相还能有个伴。”指了指自己的儿子,钱二哥笑着说道。

“只可惜三弟家的不能跟咱们两家孩子一块读书了。”想到钱三哥要跟去皇城,钱大哥忍不住感叹道。

“这有什么?都是亲兄弟,以后还能永远都不往来?不管是他们回来府城,还是咱们跑去皇城,总能见到面的。”钱二哥在这件事上是很看得开的。

想当初他还主动提出要入赘孙家,不也是从钱家搬出来了?

不过那又怎样?只要他有心,还惦记着钱家这些亲人,就不会断了往来。

反之,若是他自己不情愿,哪怕就住在对门,也谈不上多么的亲近和友善。

比如说他们家大伯和三叔,还同住一个屋檐下,至今都没从爷爷奶奶那里搬走呢!可又是怎样的情况?几乎都快要兄弟反目,老死不相往来了。

“二哥说的对。就算咱们兄妹以后不住在一起,也能时常家书往来,不会断了联系的。”钱月茵点点头,应道。

“那肯定的。我最近还跟着你二嫂又多学了一些字,以后肯定能自己看家书。”钱二哥少时没读过书,钱二嫂却是个认字的。

这不,逮着机会、又确实有必要,钱二哥就跟着钱二嫂开始识字了。最简单的无疑是从认账本开始,反正他近来兴趣浓厚,深觉得多认识几个字也是很好的。

钱大哥相比之下就差了些。不过他也不着急。反正他家跟二弟家离得不远,到时候他不认识字,就找二弟帮忙读家书。

对了,还有外婆在呢!

因着钱月茵当时帮于娘子一块挑的府宅,可不就买在了钱大哥和钱二哥附近?真要有个什么事,互相也能方便有个照应。

还有王家大舅和二舅那边,钱月茵也是一样的说法,建议他们都别买的太远了,住在近处肯定是凡事都方便许多的。

也是因此,虽说搬来了府城,其实钱家人和王家人反而住的近了。毕竟在老家的时候,他们还分别住在各自的村子,不可能日日相见来着。

提到读书识字,王家大舅和二舅最近也在琢磨这事儿。

他们到底没能分开住,想着日后开销极大,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商量着买下了一处院子,两家人一起住。

反正是自家亲兄弟,住在一块也安心。等到日后谁家有银钱了,再令买院子搬出去就好,不是什么麻烦事。

而当下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前程了。

跟钱家兄弟一样,没来府城之前,王家人也不敢生出诸多念头。这不是来了府城么,他们也安了家,就想着为自家孩子也谋个好的前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