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半夜,一下子碰到这么个噩耗,睡是肯定睡不着了。赵霁脑子都快炸了。在书房转了一圈又一圈。
一股气憋在胸口无处可发。
怎么……怎么这么快就要打起来了呢?他才刚刚完成集权,才刚刚整肃军纪,才刚刚开始肃清系统冗余。还未练军,手下大将之才也不多。他明明已经加快动作了,为什么时间还是不够!?
从过来之后,他没敢放肆休息。一个996死的人,一个对‘加班’有着强烈ptsd的人,就是为了活着,每天逼自己励精图治。但事到临头真正察觉到命运的车轱辘已经碾到脸前。赵霁才警觉,他还是没有准备好面对这即将轰然而来的战争。
深呼吸深呼吸。
赵霁强迫自己不想他还未完成的人物。
多想想他已经干过的。
对,已经干过的!
嗯……他像是有收集癖一样疯狂收集各路武林豪侠和武功秘籍。
宗师级别的人物他身边有了,神侯府各位干将也在身侧,李探花没有落魄远走他乡,而依旧是那个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
江湖虽不说是归一,但总归是在向朝廷偏向。
这很好。赵霁给自己打气。
但……纵使江湖人皆心向朝廷,一个大宗师在面对千军万马的时候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擒贼先擒王……?
但国与国的战争是刺杀一个将军就能够阻止的吗?
不。赵霁自问自答。当战争机器开动之后,死一两个将领或许可以左右中小型的战局,但是不足够拦停战争。
一个统帅他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调动国家的资源,但是当一个国家大势所趋想要和另外一个开战,死掉一个主帅很快就有另外一个主帅替换。
人无法完整决定一个集体的意志和行动。
武林中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在百万雄师面前不堪一击。
若是给他时间,发展经济,发展农桑,增加人口,训练士兵,加强武器……
他还有好多设想没来得及实施,可完颜家族,那个日后会亡宋,短暂一统这片中原大地的政权已经迫不及待蠢蠢欲动,露出了它凶狠的獠牙。
可宋的改革才刚刚开始,甚至没有经过任何演练不知初步成效,各州府军营里,除了一部分人是战场混的老油子,大部分人都没有战场经验,就连武将都才刚刚结束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尴尬境地。
打吗?
赵霁没有信心。
不打?
对方也没有给他选择打和不打的权利啊!
更何况就算赵霁知道历史,知道大势所趋,想打。可和辽的盟约还在,辽守约这么多年,大宋若是出尔反尔趁金人起义去辽背后捅刀子。说出去国际名声也不好听。
所以就算打,也不能会师百万堂堂正正去。
他需要一支队伍,武装精良,没过过明面身份,还骁勇善战,最好还能大胜仗且赢得漂亮……
这都是什么实际难题!
赵霁掰着手指头细数这些条件。头又开始痛。
也就在这痛苦之中,有灵光乍现。赵霁一拍脑壳。
回头冲着门外喊道:“小同子!”一直蹲候的小太监跪下等待赵霁下一句话。
赵霁:“急招,把京内所有从四品以上的武将都给我叫过来,另外把阁老们也请来。”
两个旨意下达之后,赵霁目光落在这个折子上:“让神候查一查这折子是怎么送上来的,所有经手人员也都带过来。”
就在刚刚,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如果可以,赵霁想要下场掺和一下这场本不应又宋存在的战争。
林冲和李师师都活生生呆在汴梁,那宋江呢?由此再思考,他们……其他之后可能会发展的一百零八个兄弟呢?
倘若梁山确在。
那……方腊呢?
水泊梁山那帮人说是土匪,但是真正能打仗,且调动精良,能打胜仗。憋着一口气的人们,未必不能从他脚下这片土地上揪出这么些许。
诚然,把甚至可能还没有遭受苦难被迫起义的人挖出来丢上战场,这很不地道。
但是这场仗本也不是什么大规模的国战。
金是可怕,战力惊人训练有素。不久的将来会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席卷这片大地。
但现在的金还只是归属于辽的一个不落,甚至还是被贵族压迫的不落。就算他们打起来了,也必然只是先和辽对决。
西夏被赵霁剁过爪子之后,暂时不会动手。
三足鼎立依旧稳固。
赵霁与其在这里死盯着金,算计什么防患于未然,不如加入他们,先一致对辽,顺便取回燕云十六州。况且大宋境内还有这么两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不物尽其用把他们攒起来丢在对外战场上实在是屈才。
在等待朝臣赶来之前,赵霁拉着孙笧兴致勃勃把自己的设想讲了一遍。
听过赵霁的想法之后,他低着头沉吟:“梁山或许可以招安,方腊也或许成功被征兵,但是金总会听到风声。”
若是让他们知道被宋派来帮自己的是一帮临时拉起的队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