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原因无他,实在是现在的大宋实在是太需要一场隆重,且举国欢庆的盛世。
蔡卞不否认以赵霁推崇的新方法新试题选拔出来的人或许会优秀。
可是没打一声招呼,闷声整出来的试题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做题的人实在是太严苛了。
是,你啥话都不说就把考题和方式都给换了,就凭我大宋人才济济,确实最后肯定会有那么一两个天才中选。
但陛下你瞅瞅外面,看看整个开封,摸着你自己的良心问问,在开封和周边住着的士子们有几个能做出你那些变,态,题目的?
实际上,很多饱经赵霁折磨的官员都能想到来到开封考试的那些学子在看到陛下专属试题瞬间的崩溃。
寒窗苦读数十载。
一朝会试,本来畅想着春风得意马蹄疾。
结果呢,试卷上每个字都认识,拼起来就不认识了。
蔡卞人尚算中年,狐狸成精。
不想掺和这个浑水。
可怎奈背后施压。
这事被逼到这档口,他已经是骑虎难下,不提不行。
蔡卞说的这个情况赵霁知道。
之所以知道这情况还一意孤行,就是因为他改试卷的初衷就是为了测试人的能力。
华夏从来都是一个不怕应试教育的地方。
如果提前知道考卷。
哪怕这考卷再如何考察能力,都有些小机灵鬼儿能人异士把它从能力测试变回应试教育。
……
一开始,赵霁是这么想的。
但仅是不同往日。
赵霁在面对此时此刻蔡卞提出的这个意见,还是免不了陷入了沉思。
国泰民安的时候,赵霁可以毫不畏惧。在什么都没发生的时候,这次的科举确实可以随便他霍霍。
可西南难民,南王叛乱,西夏边关压境。
如此外忧内患。
他要是推陈出新,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把自己给新灭国了。
士子这种群体,少年意气,年少气盛。很容易被煽动起来。
蔡卞:“臣以为,陛下的考核办法可以依旧推行,但是这次的试题——是不是可以暂时遵循旧制。等下次恩科,再改题目,想也不迟。”
赵霁听着蔡卞的一通分析,点头应是:“依蔡大人所言。”
最后,为宫九而来的两位。
这问题反倒对于赵霁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宫九是不可能翻身的。
小会确定下来几件大事的方向,恰好也到了时间。
几人连忙移步文德殿,赵霁却在路上被工部拦了一下。
“陛下留步!”
赵霁觉得这两人眼熟,仔细辨认便认出是他指派给宫高丽公主的两个辅助官员。
便停下来打算听两人所言。
那两人跪在地上,神态十分慌张。
“陛下,真的不能再继续这样了!”
“这次还好,若是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赵霁皱着眉头,却在听到两人口中说出的某个词汇的刹那眼睛一亮。
眉头也渐渐舒展。
“那就让她停了吧。”
“陛下,既然这样,是否其他也——”
“不用。”赵霁摆手。“其他照旧,她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是别再让她搞那个什么香粉就可以了。”
等那两人离开赵霁的视线。
赵霁立刻双手抱胸,托着下巴,努力挤压自己大脑中曾经存在过的知识点们。
若是按照他曾经久远的记忆力来,或许真的能暂时绝了西夏的问题。
不,不止西夏。
大宋的边界线将在不短的时间内固若金汤牢不可催。
管他高丽西夏辽,谁伸猪蹄子就剁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