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 - 以蓁如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一章

消息其实是一块递过来的,只是周福宝是压线录取,比起周满的满分录取,他一高兴,就给忘了,想起来的时候,就赶紧追了过来。

怎么被录取的对于大队的人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上河大队今年有两个人被县城中学录取了。

李秀兰显得更激动了,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一朵花。

想带上方二妹一块表演个婆媳情深的,哪里想到连她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干脆又找了冯桂英合作了一把。

后面的葛梅花是真的要气死了,一个考上她还能安慰自己,可是两个都考上了,难道是今年的题目太过简单了?

要是这样的话,她有些后悔没有让小柱一起去考试了。

再看看眼前其乐融融的场面,忍不住两眼一番,晕了过去。

“哎呀,梅花咋晕了?”有人退后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葛梅花的手,回头一看,她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被吓了一跳。

葛梅花躺在地上好一会儿才被人发现,李秀兰听到声音回头瞅了她一眼,直接请两个婶子帮忙把她抬回屋里去了,自己则是和冯桂英继续婆媳情深去了。

“秀兰啊,你到底是咋养的孩子,还让你家两个孙女都考上了县城中学?”

大队长也没说分数,他们都以为,周福宝和周满一样,也考了满分。

只觉得这两个孩子的名字都取的不错,一个叫满,另一个叫福宝。

“是不是两孩子的名字取得好?”有人心里就琢磨开了,这要是因为名字的问题,那她得考虑考虑给自家的孙子改个名字了。

李秀兰的笑容顿了一下,这两个孙女的名字,那真是和她一分钱关系都没有,周满那个,是冯家姥爷给取的,周福宝那个,是她自己改的名字,大家选择性的忘记了,她本来的名字叫周小花。

“啥名字不名字的,不就是一个称呼,叫啥都不影响两个孩子的成绩,她们脑袋瓜子聪明,就是随了我了。”李秀兰骄傲的挺起了胸膛。

冯桂英的笑容顿了一下,随即笑得更加灿烂了,“那肯定的,小花就是随她奶了,不过我家满宝啊,那是随我们老冯家了,你们也知道,我娘家爹就有点文化,满宝是随她姥爷了,脑瓜子特别的聪明。”

对于这二人的说法,大家其实都挺认可的,毕竟一个是李秀兰出钱上学,另一个是老冯家出钱上学的,这倒是也都可以的。

对于大家的态度,李秀兰顿时就不满了,这啥意思?她亲孙女,咋就同她没有关系了?

这会儿正热闹着呢,作为一个要脸的人,李秀兰还不打算立马和冯桂英撕破脸,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个说法,不过,该说的还得说,这功劳怎么也得有她的一份。

轻咳了两声,把他们的注意力拉过来,“之前啊,满丫头她姥爷非说要出钱,体谅我这个做亲家的呢,可到底是我亲孙女,上中学可不能再麻烦亲家了,所以我觉得,满丫头以后上中学的钱,都由我这个做奶奶的出。”

李秀兰的声音十分洪亮,在屋里刚刚醒过来的葛梅花是听得清清楚楚的,这分家了,李秀兰跟着大儿子养老,她自然理所应当的把李秀兰手里的东西看成是自家的,这会儿她上下嘴皮子一碰,那钱眼看着就要散出去了。

散就散吧,这自家可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啊,白便宜了另外两房。

一个激动,葛梅花又把自己给气晕过去了,这回躺炕上了,外面依旧热热闹闹的。

对于李秀兰要出钱给周满上学,冯桂英是不反对的,毕竟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可是对于她想要抢娘家爹的风头,她是不干的。

当家大家伙的面,是不会说出来的,等人都走了,李秀兰却转身回屋了,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好些东西,冯桂英就给暂时忘记了。

这么大的好消息,柳树湾大队也少不了一顿热闹,他们大队的外孙女考上县城中学了,听说公社里还专门把冯会计叫过去表扬了。

说是他为公社培养出了一个人才。

毕竟是他们老冯家出钱让周满上学的,这份功劳,还是担得起的。

冯姥爷还在公社领了奖励,一块肥皂,一条毛巾,还有个搪瓷杯子。

他双手捧着一路从公社走回来的,这些东西可是奖励,上头认可他的奖励,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到了大队路口那里,他把毛巾挂在肩膀上,一只手端着杯子,另一只手拿着香皂,从容的进入大队,那走路的动作都比平时慢上了很多。

只要有人开口问了,他就停下来,和人细细的解释一下这些东西的来历,最后还要强调一句,“我倒是没啥,都是沾了我外孙女的光,我原本就想着能让孩子读个书识个字啥的,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出息呢。”

“那不是随了你嘛,谁不知道老冯你脑瓜子聪明着呢,要我说,你那外孙女的脑瓜子肯定也是随你了,要不然她咋那么聪明呢?”

“就是孩子自己努力,跟我关系也不大。”冯姥爷谦虚的摆摆手。

“那不一样,你说说,这孩子给咱们大队挣了多大的光,还被公社的刘书记给表扬了,你说说,这底下这么多公社,谁有这样的待遇。”

最主要的是,周满上学的钱还是老冯家出的,之前还觉得老冯头脑子有病,亲孙子孙女不供读书,反而去供外孙女。

现在看看,还是人家聪明,早就看不来孩子不一样了,这考上县城初中,居然还能拿到奖励。

也有些人动了心思了,觉得念书这事儿,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冯姥爷听到别人的夸赞,内心激动的不得了,面上却是不以为然,“也就是一个会读书的娃娃而已。”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谁家读书给发这些东西,在村里,这些都算是稀罕的东西了,尤其是那搪瓷杯子,那上面的字,是买都买不到的。”

冯姥爷一路悠哉悠哉的和人吹牛到家,见冯姥姥站在门口很是焦急的样子,顿感不妙,匆匆说了两句,就赶回家了。

“发生啥事情了?”

“刚才英子让人托话,说是那边的老太太,要负责孩子以后的学费了。”冯姥姥和李秀兰接触的不多,可到底当了这么多年的亲家了,还是了解她的。

这老太太之前可是一直不乐意送家里的女娃娃上学的,要不然周满也不能拖到十几岁了才入学。

这忽然说要给周满出学费,她就觉得这里头有事儿。

冯姥爷一听,立马明白了,这是李秀兰看到成果,想跟他抢了。

看着手里刚刚捂热的东西,他是不干的。

这早干嘛去了,这会儿想来凑热闹,想得太美了,周满的学费,必须由他来出。

“不行,我不同意,是我先出钱的,以后也得我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