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最终,两人还是用上了那个无言打散一室旖旎的火折子。
外面的雨倒是停了,不过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乌云遮了弯月,瞧不见亮光。这等情形俨然是无法回去了。
宋遗青坐在炭火旁边烘着身上的衣裳,隐隐不满道:“夜间看不清山路,只能歇在这楼中了。”
裴潋闻言眼睛一亮,急忙应和,“是如此。”
今日刚领的紫色官袍被他双手支着一点点烘烤,被炭火一映,平日里暗沉的紫也变得微微流光炫目。
他玄色的裤子大腿处还带着宋遗青一脚踢出来鞋印,此时倒是又好了伤疤忘了疼。
宋遗青懒得戳破这人的小心思,只盯着他官袍问:“贺献吉揭发是你们一手所为?”
“你们”二字就包含了陈君琮和孟阮清。若说如今尚是闻喜宴,贺献吉凭借声音指认陈君琮,宋遗青还能将信将疑。然而官家借科举舞弊做引子行改制,拖宰执刘翰秋下水,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并不难。
就说哪里那么多的巧合,进士楼那晚,裴潋冲的便是贺献吉和杨齐愈所去。
“话可不能这么说。”裴潋不以为然,“分明是贺献吉本人出了最大的力。”
话说的也不假,他们三人却也没做什么。
自古变革就要有所牺牲,宋遗青知晓这样的道理。无论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总归不可避免。
火光映红了二人脸庞,不知不觉中衣裳干了也没发注意。宋遗青用火钳百无聊赖的拨了拨炭火,复抬眸看向裴潋。
“可你们做了推手。”
勾起贺献吉揭发的推手,掀起朝廷波澜的源头。陆仕觉对着裴潋的背影破口大骂委实不算冤枉,也是旧党中难得理智聪明的。不像其他旧党官员,官家借查舞弊拉刘翰秋下水,他们还以为是好事而齐声附和。
裴潋坐直了身子,脸上略有不屑道:“若非他贪心,功名和如花美眷都想要,又怎会上钩?”
贺献吉虽被他们利用,却也不无辜。更何况,他也如愿挤掉了杨齐愈,还功名加身。
拢烟楼东西齐全,可没有吃食,茶水倒是有。二人自晌午后就没用过饭,这会儿腹中饥饿只能喝茶压着。喝了个水饱仍觉得胃里空虚,反而喝的精神抖擞。
黑漆漆的隔间里只有火盆微弱的亮光,裴潋和宋遗青各自盖着官袍仰躺在软榻上,两双眼睛分毫不见睡意。
“不知官家欲开哪个州府的海运?”
气氛有些尴尬,宋遗青忍着饿意,率先开口想用话题转移注意力。
裴潋也饿的难言而喻,立即应道:“临海的州府甚多,怀京却是不行的。如今重开海运,需得找个位置便捷,又不易被钻空子的。约莫是登州。”
登州在南方,临东海,也是以往倭寇最猖獗的地儿。当然,大衡前不久被官家赐国号“和宁”的附属国南番也在那一片。
没关海运的时候,衡朝的瓷器和丝绸跨洋越海流通到西夷人手中。海运一关,两边都有损失。倒不是打不过倭寇,实在是这些未开化的人像极了嗡嗡的苍蝇,咬不死人,但恶心你。
太祖是武将出身,太宗多多少少继承了些暴脾气,也没有什么缓兵之计的弯弯绕绕,再加之大衡正逢盛世,太宗直接大手一挥关了海运,一了百了。
海运是关了,但陆运得益于此,反而顺势繁荣了不少。通往各国的商路多的数不胜数。
宋遗青道:“首先得让那些西夷人知道咱们要重开海运,要是大朝会尚容易,万国来朝,昭告一声就是了。如今却只能麻烦些……”
话未说完,寂静的隔间里传出“咕噜噜”一阵声响。当事人慌乱捂住肚子,显得欲盖弥彰。
沉默了一会儿,裴潋艰难开口,“商人都是互相流通的,借着商路的渠道,一传十,十传百就是。”
“咕噜噜~”
裴潋:“……”
宋遗青:“……”
原本想缓解这尴尬的气氛,奈何自己的肚子也很是不争气,裴潋憋屈又挫败。
二人是彻底聊不下去了,但又被茶叶搞的睡不着,脑袋清醒的很。最后默契决定,要不还是起来喝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