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四十二一九四六 纽伦堡 - 希特勒的骑士 - tecscan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希特勒的骑士 >

第42章 (四十二一九四六 纽伦堡

灯光下,雅可布将托比的日记摊在桌上,那些信件被按照日期顺序一一夹入日记里,他的动作缓慢而谨慎,日记上优雅流畅的字迹使这一幕景象徐徐然富有诗意,一落一落的日记、信件、残缺的碎纸、破损的笔记,堆栈成一座记忆博物馆,建材是四散的断简残篇,一连几日,他困在这座由零碎的时空片段层层筑起的建物,女男爵猫一般的步伐自空荡荡的长廊,穿过软垂及地的布幔,灰渍斑驳的玻璃窗,冰冷沁骨的石地,隔着深沉厚重的橡木门搔刮着他的知觉,使他不至于连身体的感知都不存在于这个时空。

仆役也知晓,他们的主人总在长夜难眠时候徘徊于空荡的宅院,而雅可布直到第一次在午夜时分返回住处才知晓。

当时替他开门的是屋主──法尔茨女男爵本人。「夫人,」他立刻说:「我很抱歉打扰到您的休息……」

「不必道歉,」她的声音也如同猫一般细微。「我一向睡得不多。」

她的话显然不是事实,当时雅可布这么认为。如今他已不再感到惊讶。

上一次会面,雅可布从托比手中接过了重重一落的日记和信件,其后几天他便埋首于此。

书信中可以和故事对照的部分太多了。信件的一部份来自弗朗克.鲍尔,对照日期,他可以猜想里面的内容,这是整个故事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另一部分的信大多来自托比的哥哥,鲁道夫.迈尔。自开战以来,大半时光停留在前线和驻扎地的鲁道夫,和托比有有频繁的信件往来;这对兄弟的关系紧密,鲁道夫有什么好消息、坏消息,托比似乎都是第一个知道的。同时,托比收到信以后,会在日记上写下回信的草稿,这是个聪明的方法,忠实地记录了他们之间的信件往来。早期的信件来自波兰,有一段时期大部分的信从法国寄来,有几封则来自苏联。

鲁道夫没有在东方前线待太久,他在其中一封信里这样写着:

给我的弟弟、亲爱的托比亚斯:

我还活着!小托比,答应我,不管我等下说了什么,首先你得记住这件事

聪明的托比,这时你该猜到我遇到一些麻烦了,是的,我受了伤,现在人在医院。我们的部队在交战时,俄国佬的子弹打穿我的右肺,同时──该说是时运不济吗──对面飞来的炮弹落在附近,炸伤我的脚,手术之后,我少了两根脚趾。但是我的恢复情况不错,上礼拜我还坐在轮椅上,现在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答应我,先别把这件事告诉爸妈和莫妮卡,我不希望他们多担心,等我扔掉拐杖后我会自己告诉他们。你也不用担心我,我现在满好,受到妥善的照顾。

另外,我得到了一个消息,我的身体状况被断定为部分伤残,可能会被调离俄国前线。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当初收到上级的攻击指示时,部队里的士兵和军官都傻啦,没有人欢呼,所有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苏联不是我们的盟友吗?(注)』无论如何,我希望调离前线这个消息是真的,如果德意志再一次碰上两面作战,我宁愿去靠近大海的那一边。还有,这件事也别告诉爸妈,等事情确定了我再告诉他们。

鲁道夫.迈尔,这个仍在丹麦海湾捞水雷的战俘,是早期西线战场的一部活历史,他见证了德意志军队横扫西欧,最春风得意的时期,他的士兵证上记载着十七次的近战和五次的负伤纪录,最后一次的负伤记录在巴巴洛萨行动的最开始的那几天。该次负伤对他来说是福祸相倚,鲁道夫在不知情的时候就此远离东方前线,远离那一场空前绝后、绵延数年的残酷浩劫。

日记在七月底的篇幅记录了鲁道夫回纽伦堡结婚的经过。雅可布翻阅婚礼前后几天的日记,一行字赫然映入眼帘。

昨晚,我第一次看见尸体。

他顿了顿。

隔天的日记写着:

我得到第一枚勋章。

接下来好几天的日记都只有寥寥数句,没头没尾,回纽伦堡的前一天,托比在日记上写下「我想和鲁道夫谈谈」。但是到了纽伦堡后这件事就不再被提起。原来鲁道夫对家人隐匿了提早出院的事,他的伤口还在复原,只有托比知道他在婚礼当天不得不吞服止痛药出席,大部分的时候他都在关心鲁道夫的伤势,此外没有托比和鲁道夫的谈话内容。

意外的是,婚礼结束的有一封来自莫妮卡的信。

亲爱的托比亚斯:

就让我开诚布公地说吧,婚礼上发生的事令我十分不开心,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鲁道夫受伤的事,你想必早已知道,你们却瞒着我,当自己的丈夫在仪式上忍受疼痛的时候,身为妻子我却一无所知。后来,事后我自责不已,接着我开始生气,气你和鲁道夫,你们怎么能如此自私,眼睁睁的看着我成为罪人!托比,我希望你能明白,我是鲁道夫的妻子,我有权利知道他的一切,如果真的有意外,无论是好是坏,我都能承受,往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不希望自己再被瞒在鼓里,成为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莫妮卡

莫妮卡的信仅此一封,往后的信也大多来自鲁道夫。后来鲁道夫被调往丹麦,这个战功彪炳,官拜上尉的青年面对一片宁静的海湾,不免有些心绪无聊,这些情绪也可以从信件中看出:

……现在想起来,东方战线的开启,元首实际上贯彻了自己的意志,他在书里就这样说,我们和苏联势必会开战。照这样说,我们不该两面作战──实际上,英国人也算是我们的「日耳曼兄弟」不是吗?这让我不得不想念起我们的好朋友──亲爱的克里斯──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开战以后完全没有他的消息,我真想念他。

我也想念你们,不知道你那里现在怎么样?学校的情况还好吗?信里的面包券是给你的,你应该多吃一点。我这里没什么事,一切都好,伙食比起在法国的时候差一些,有时候我还挺想念那里的葡萄酒。唉,其实,我还是宁愿回家,即使只能啃马铃薯和面包`皮裹腹。下次寄些书给我吧,我不要书架上的那些(你懂我的意思),最好是诗集,或者一些困难的哲学书籍。

战争进行到后期,东方战线的局势开始改变,鲁道夫敏锐地发现这个事实,虽然部队开始封锁外来消息,内部却依旧挡不住传闻四起。

亲爱的托比,你绝对想不到我们这里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简直是一团混乱!我找不到其他形容!昨天来了一票新兵,你绝对想不到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这群「新兵」里头,最年轻的是三十六岁,最年长的五十五岁!五十五!那跟我们亲爱的爸爸一样年纪啊!他们分配到的武器你也可以想象了,那些卡宾枪的年纪只比我还小一些,有个家伙手上的东西我根本没见过。但是,这还不是最糟的,隔壁营的连长告诉我,他们那里多了个「聋子营」,统一以手语训练。聋子营!聋子上战场简直荒谬绝伦,谁来告诉我这场仗该怎么打!除此之外还有「色盲营」、「贫血营」,我不……

弗朗克.鲍尔在1941年入学。托比的日记里出现了许许多多他在口述的时候提到的名字,哈迪和弗朗克是最常出现的,关于弗朗克.鲍尔的篇幅多数集中在纽伦堡的婚礼之后,围绕着他们的秘密阅读活动。

弗朗克今天问我:雷马克先生现在人在哪?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问,他说:我想问他书上写的是不是都是真的,要怎么找到他?我可以写信给他吗?

他真有趣,我都没想过要写信给作者,现在要把信送到大西洋的另一边恐怕不太可能了……

不久之后,情况改变了。阿德勒的介入使他们不得不中止这样的活动。从那段时间的文字可以看出托比十分懊恼且自责,虽然他在日记里不时抱怨弗朗克是个没神经的傻蛋,却认为是自己害了朋友。对比弗朗克的神经大条,阿德勒显然让他烦恼了一阵子。

书已经带回去了。我有些担心弗朗克,他要做一个月的劳动服务,他说这没什么,只是擦皮鞋……

又过了段时间后,他才在日记上写道:看起来是真的没事了。弗朗克和中尉的关系也没那么紧张了。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把书拿回来。

接下来,日记很不寻常地空白了一整个礼拜。

直到第七天,日记上写道:

这个礼拜实在太累了,整整七天的飞行训练终于在今天结束,值得庆幸的是,所有人都通过考试……

注:

在占领波兰后,苏联和德国曾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巴巴洛萨行动后,德国两面作战,据守已被占领的荷比法,隔着英吉利海峡和英国对峙,向东侵略苏联;信中"靠海的那一边指的是"靠西的那一边。

对于苏联和德国在战间期的角力有兴趣的可以找找数据,实际上当初德国的闪电战并未真正击垮波兰,使波兰全面崩溃的是后来苏联也给他桶上一刀。这个国家在二战真的很衰,后来还发生了一些事,有兴趣的很可以搜寻华沙起义,这个事件我看了真的很难过

纳粹容不下写了《西线无战事》这部懦弱反战作品的雷马克,大家不妨查查他去了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