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京城事
沈引玉带回来的消息并没有出乎卫培风的意外,只是让卫培风惊讶的是,这似乎也没有出乎沈引玉的意外,他的表情异常的平静。甚至于在这平静之余,沈引玉还冷静地询问卫培风接下来要该怎么做。
卫培风是萧鸾请来的,对于这个年长儒雅的先生,萧鸾也确实按照自己所应诺的那般,给予了卫培风最想要的自由。既然君以国士之礼待之,卫培风也会尽力回报。他知道沈引玉是萧鸾想要培养,日后甚至会仰仗的左臂右膀,因此内里许多的事情都会给沈引玉讲清楚。
而沈引玉性格直爽,却并不鲁莽,对卫培风也不会以京城中纨绔子弟那套来敷衍,两人相处三载,亦师亦友。
“人总是位置决定脑袋,沈家军是你们沈家的立身之本,沈总兵才会发出此言。”卫培风拍拍沈引玉的肩膀。此前互市废除,沈家为了敛财,私底下和北狄多有交往,互市一开,其实损伤的是沈家的利益。但一来是皇命下来,沈家根基不如当地豪强,自然是要表面遵从的,二来卫培风也是油滑,他能出让利益,又抛出了共对豪强的诱饵,双方合作,也算是共赢互利。
而沈以逸虽以天悬关乃边关重地为由,却也没有太多为难卫培风,甚至划了距离天悬关不远处的一个县城给卫培风等人。这也正中卫培风的下怀,他在此地拉起了一支私兵,由沈引玉统帅训练。而其中所需费用,则都是由互市利益以及朝廷拨款所出。这支队伍用的也是京官仪仗、护卫等名额,合情合理,将萧鸾的名头摘了出去,以免发生意外。
卫培风虽然也同意开互市,但他对北狄的异族始终抱有警惕之心,不敢大意。此刻听到沈引玉询问接下来怎么办时,卫培风只回了一个字:“等。”
当然,这其中的种种事情,卫培风皆写到信中,快马送回了京城。九月的天,辽远空旷,透着几分苍凉。这是在繁华的京城,闲适的山水之间看不到的景象。卫培风看着曲折往前的官道,在心中暗自感叹,希望时间还不算太晚。
九月的京城,夏日的烟火气还未消尽,只是早晚才有些凉气。此刻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城中虽然有宵禁,但近些年来,京城比以前更加繁荣,就算主要的大道有宵禁,但街坊之中还是有不少胡同卖些吃食,是整夜的开着。负责巡视的锦衣卫往往对此视而不见,只有在钱少时候才会靠过来,挨家拿名为“守夜费”的银子。
坊中热热闹闹的来了一群少年人,说是少年其实也不尽然,里面有老有少,只是少者居多,他们穿着常服,但在京中的人待久了,眼也练得毒辣许多,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官场上的人。几人一边说话,一边笑,左右四顾,最后找了间就这么呼朋引伴的进去了。
小二在门口接客,点头哈腰的喊着:“诸位老爷是要个雅间吗?小店有,足够使。几位可还要点几个唱曲儿的听听。”
“今日……”一个面容英俊的青年正自犹豫,这时一个温润的声音便传了过来:“今天不同往日,吃喝玩乐,都要一应俱全。”
小二一听,这分明是个女声,他再定睛一瞧,见这群之中,一个女子身着束腰窄袖的胡服,头上戴了顶小帽,这是好几代前女子间流行的样式,只是近来女子少有出门又或为官,因此见得少了。一时间他还以为这是个好穿胡服的纤弱男子,竟没反应过来这竟然是个女子。
抛头露面……
小二一瞬间流露出了这样的表情,又及时地收敛下来。而此时旁人也开始起哄起来,说道:“齐侍读都这般说了,陆主事还担心什么?”
“调令还未下来,我们今日还是庶吉士,大家不要乱喊。今日可是同僚聚会。”只见那女子笑盈盈的说道,她身上丝毫未见女子混迹男儿中的局促羞涩,显得落落大方,说话之中也是显得与其他人亲近,却没有其他女子那般的讨好。
那小二原以为这是官老爷们带进来的妓子,此刻听了几句,顿时冷汗直流,暗呼几声好险,又庆幸自己收敛及时,没有得罪了这个女官爷。而其他人齐声附和,那女官爷又问了周围人的好恶,敲定了菜单和陪客,一一对小二说明。小二急忙点头,转头朝掌柜那处通报。
小二一气报完了菜名,又悄声抱怨道:“这女子做什么官啊,处在一群男儿之中,就不怕嫁不出去吗?”
掌柜的气定神闲的拨着算盘,看了小二一眼,说道:“你这话要谨慎,头几年连出两个女榜眼,今年参加科举的女子变多了。日后啊,怕是会经常看到女子为官了。你这双招子可得仔细着,莫要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小二急忙称是,他皱着眉头,又道:“真是想不明白,外面的工作是女人做的吗?又累又苦,乖乖的待在家中相夫教子有什么不好,非得出来抛头露面,万一遇到什么坏人,危险又可怎么办?”
“你啊,乖乖的顾好自个儿吧。”掌柜的摇摇头,一巴掌拍到小二的脑门上,说道,“少说几句,给钱的就是大爷,快去干活!”
小二急忙捂住了自己的头,跑远了。外面的天色渐渐的黑下来,但是店里的生意还是那么好,人依旧那么多。小二美滋滋的盘算着自己的钱,他还年轻,是被同乡的长辈叫到京中的,来到京城好几年,也攒下了一些银子。他想着拿着这些银子娶一房媳妇儿,自己乡下虽然还有一房媳妇,但是两人就成亲时见过,过后他就出来见世面了,一个男人,在外打拼,怎么能没有妻子帮衬着家务呢?至于要回去?小二在心中摇头,回去就要种一辈子的地,种地那么累,一年苦到头,银钱还那么少。
无论如何,自己是再也不会回去了。小二在心里想。
一个小二在盘算着自己的前程,雅间里的老爷们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前程。琵琶女抬手拨弦,咿咿呀呀的唱着小调。一群相处三年的庶吉士们则倒满了酒,共同举杯。庶吉士亲近皇恩,虽然无品级,却是难得的好差事,只是这差事也只有三年。三年一到,经过考核,众人就要散入到官场各处去了。
有的人会留在京中,比如陆渐泓,进了工部做六品的主事;有的人会调任他乡为官,比如那个曾在聚会中责怪齐霁真的中年人,他被调往延顺府做推官,很有可能从此就将远离京畿重地,再无出头之人。而也有那时运佳的人,去了清贵之处,就像齐霁真,去了翰林院做侍读。
众人际遇不同,自然心境也大不相同,但是毕竟是初入官场,还有几分少年意气以及同僚之情。几人共同举杯,齐声喊了声:“干!”,把酒饮尽,倒显露出几分豪迈之色来。
待到酒过三巡,众人也喝得有些高了。陆渐泓这才敢将目光投注到齐霁真的身上,齐霁真正与那个调离京畿的同僚聊天,那人年岁比其他人都更大一些,去的也不是什么好地方,也难免有些人态度轻慢。但是齐霁真却分毫未显,反是叮嘱几句,引得那人眼眶微红,起身行礼道:“曾经多有得罪,三娘大人不记小人过,实在是……实在是惭愧。”
齐霁真摇摇头,又勉励了几句说道:“都是同僚。”
齐霁真到底是个女人,不能只与一个男人交谈,恐引非议。陆渐泓饮下一口酒,他后背被人猛地一拍,差点让他失了态。陆渐泓愤怒地扭过头,却见同僚挤眉弄眼的看着他,隐晦地朝着齐霁真指了指。陆渐泓顿时面色通红,他捏捏酒杯然后猛地站起来,看着齐霁真,磕磕绊绊的说道:“三娘……我,我敬你一杯。”
齐霁真一愣,倒是笑笑,道:“好啊。”齐霁真回的爽快,陆渐泓见齐霁真对他并无异色,苦笑一声,将酒饮尽,便缩在了一旁。旁人看着觉得着急,陆渐泓却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好女怕缠郎,你怕什么!”顿时有人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几人喝够了酒,再出门时,天已经黑了,门口处照旧有安静低调的马车默默等候。陆渐泓看着齐霁真朝那处走去,他一直默默的关注着齐霁真,自然也注意到每次聚会都会在那处候着的马车。旁人只道齐霁真家世不俗,对她上了这样的马车也不会太多的疑问或是猜测。
但陆渐泓却不同,只是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车里有人了,曾经他也曾怀疑过,当初车里惊鸿一瞥的人是不是成王,毕竟无论是坊间传说,还是他偶尔所见,成王都是面若好女的秀美少年。而关于齐霁真,也自有很多的传闻。
陆渐泓等了又等,最后终于捏捏手,冲了上去,喊道:“三娘,我有话要对你说。”
齐霁真回转过头,而在她的旁边,那个沉默的马车夫低声道:“齐庶常,主人在等你。”
齐霁真顿了顿,便朝陆渐泓扬起了疏离的笑容来,说道:今日我还有些私事,日后我们再聊。”说罢,她匆匆上了马车。而那马车夫看了眼失魂落魄的陆渐泓,也哼了一声,驾起马车从他身边而过。
马车驶向小院,齐霁真坐在马车中,她的手指搅着手帕,心头忽上忽下。自从萧鸾大婚后,为了给她那明媒正娶的妻子撑住颜面,萧鸾就减少了私底下来小院的次数。尽管这院落中有一处房间依然是萧鸾的书房,也时时更换着新的东西,但齐霁真已经很久未曾见过萧鸾了。
有时候,齐霁真甚至怀疑过自己当初的决定。进了官场,方知其中的水有多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爬到权力的顶端。或许她在无聊的人事上蹉跎的时候,萧鸾将离她越来越远,永不可及。
作者有话要说:本周没有榜单,所以就隔日更了,大家不要着急,虽然我也想快写,但是!!我们还是要慢慢来……希望这个故事我不会因为焦虑而写得太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