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海贸-3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真的太累了………………
伪更说明下,今天,8月5日先不更了,我昨天就一直犯困,正好大姨妈来也没怎么注意,结果,今天疯狂的睡,根本睡不醒似的,早上做完饭后就睡到11点半,中午吃完饭又从1点多睡到3点,还从来没有这样过,实在是太累,见谅
=====
韦大娘和在座的人都有不同,她知道成王就在旁边坐着,因此她对齐霁真放出的消息坚信不疑。但是她在海路上向来投入不多,和四海本地的商人比起来,韦大娘在陆路上花费了不少精力。这些年里,她受齐霁真的游说留在四海,为她做了不少事,当然,韦大娘也得了不少在海路的利润。
而今正是一个节点,若是要再往下,韦大娘也不可避免的要建船队。此前韦大娘一直在犹豫,而如今看到了成王,韦大娘的心顿时安定下来。
这个世上,哪有人嫌钱多,又哪有人因钱不好赚就却步的呢?更何况,身为一个商人,逐利本就是天性。
“我愿意追随齐大人。”韦大娘想明白其中的利益关系后,立刻说道,在一群还在犹豫商讨的人里,这声音显得尤其突出。
在看到有人发声后,众人齐齐朝韦大娘看去,他们面上都不太好看。而韦大娘则起身说道:“自齐大人到了四海以来,我们大家的日子如何都是有目共睹的。齐大人所说的话,又有哪一次没有兑现?出海求财,无非就是求个安稳,如今齐大人既然说出来,海路就有耐齐大人了。”
“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齐霁真罢了罢手,说得谦逊。
萧鸾看着两人说话,她勾着唇看着齐霁真和韦大娘一唱一和。韦大娘口若悬河,舌灿莲花,说得都是直击人心的东西,很快就调动起了旁人的心思。而齐霁真看到众人皆是意动,又笑眯眯的说了选拔制度,只待众人此后争夺。
说到此处,萧鸾就算对这些事情一窍不通,也知道齐霁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侧头过去,看着齐霁真站在那里,胜券在握,浑身仿佛散着光芒那般。萧鸾打小就和齐霁真相识,对这个既是爱侣,又是朋友的青梅,可说是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她。从入宫起,齐霁真就显得分外的隐忍,那时候她们都弱小,需要做所有人眼中乖巧的那个。就算心头有叛逆,也不敢直面说出来,更多的是采取迂回的方式。
而现在,萧鸾看着自己亲手放出去的金丝雀化成了大鹏鸟,看着她镇定自若,手握一府百姓,面对一众老奸巨猾的商人,萧鸾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是骄傲得多,还是惧怕得多。可无论是哪样,这个女子的身形已经牢牢烙在她的脑海中,连同这份光芒。
正事说的差不多了,孙成才起身,团团打了个揖,道:“诸位,天色也不早,不才设宴席,还请诸位移步。”
商人们笑起来,一边连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一边偷看着齐霁真。齐霁真在此处官位最大,当然是要跟着齐霁真走的了。齐霁真也不推辞,她看了眼萧鸾,低声道:“六郎可要同去?”
“难得外出,自然是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萧鸾弯着眼,用同样的声音回答。
齐霁真抿唇一笑,也不拖泥带水,只给孙成才比了个请的姿势。商人们也看出两人关系不一般,心里头又是一番算计。还有人知道韦大娘与齐霁真关系不错,又去过京城,便向韦大娘问询这萧六究竟是何人。韦大娘哈哈一笑,说道:“这京城之中,王孙世家多如牛毛,招牌倒下来,砸中四人,三人都是带品的官儿。我哪知晓这萧公子是何许人,总之看上去不似普通人。”
韦大娘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只是没说吧,又隐晦说出萧六来历非凡。商人们暗自琢磨一番,对待萧鸾也更加和气起来。
事情顺利,自然是吃喝愉悦,只是萧鸾唯一不高兴就是孙成才的儿子,那个此前萧鸾曾经见过的孙公子。对方对齐霁真很是有些神魂颠倒,此前的商会,孙公子不能参与,但是作为主人家,在宴席上,他负责代替父亲招待客人。萧鸾看着他频频看向齐霁真,心中不悦,脸色也沉了许多。
齐霁真很快察觉到这点,她看天色也差不多了,这便向孙成才告辞。齐霁真毕竟是官,孙成才只好答应,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孙成才将齐霁真送到门口这才离去。齐霁真看了眼脸色稍霁的萧鸾,说道:“走吧。”
“好。”萧鸾扬起笑容来,和齐霁真并肩站在一处。
齐霁真穿着官服,这四海中,就她这么一个女知府,当然是惹眼得很,就算是没有什么排场,旁人看到也会回避三分。可若是要这般漫步街道,那就有些尴尬了。齐霁真左右环顾,又带着点讨好的笑容说道:“恐怕还是要烦劳六郎和我一同坐车回去了。”
“不妨事。”萧鸾打了个呵欠,说道,“昨夜睡得太晚,早些回去也是好的。”
这话让齐霁真耳尖微红,她板着脸,使劲揉揉自己的脸颊,让人也分不清这脸上究竟是羞红的,还是自己刚才揉红的。萧鸾看到齐霁真快走朝前,她勾出一抹笑容来,背着手慢悠悠的跟在齐霁真的身后,笑得愉悦又轻快。
自萧鸾入朝以来,日日禅精竭虑,难得有如今这般的闲散时日。萧鸾虽然感觉松快,但心头却不敢放松,在那个距离自己数千里外的京城中,无声的厮杀依然还在进行,而消息传递的速度又是这样缓慢,这让萧鸾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
“长公主殿下,您来了啊。”宣政殿外,内侍看到萧韶满面堆笑。
萧韶也报之一笑,她听见殿里隐约传来的声响,便笑了笑,说道:“今天说得有些晚了。”
“可不是么,今天圣上心情不大好。”内侍笑了起来,又殷勤地挪开一些,说道,“殿下,外头晒,莫要晒着了。”
萧韶知道内侍的意思,对他点头致意,又塞了一块和田白玉过去。那内侍便笑眯眯的接了过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内侍还是乐于透露一些给萧韶的。毕竟这些日子里,萧韶时常往宣政殿走,也不见圣上生气,反而对这个女儿多有纵容。内侍也是萧炜身边人,见萧炜还偶尔发下一些事交给萧韶处理,自然知道萧韶可不比普通公主,对萧韶也十分恭顺。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就听到萧炜的一声暴吼道:“都给朕滚!”
说话间,宣政殿的大门被打开,内阁大臣们狼狈退出,他们看到站在一旁的萧韶,眼中似乎还留有惊讶,但他们也很快调整回来,朝萧韶一礼。萧韶还了一礼,待到大臣们退去,萧韶这才进了宣政殿,行礼道了一声:“父皇。”
“皇儿。”萧炜正仰着头坐在椅子上,他听见萧韶的声音,这才睁开眼,朝萧韶招招手,露出了一点笑容。
萧韶急忙走近了几步,面露焦急,说道:“父皇可是又头疼了?”她说着,将药枕放到一旁说道,“这是儿臣特意与太医商议做的药枕,可让头痛暂缓。儿臣还向太医学了一套按揉的法子,改日我教教父皇身边的人,好让他们伺候父皇。”
萧炜点点头,看着那缝制精细的药枕,目光柔和,说道:“还是我儿心疼父皇,不像那些臭小子,就知道惹朕生气。”
萧韶给萧炜顺气,又问道:“可是明儿又惹了什么祸了?”
萧炜摆摆手,道:“三郎整日里只知道交些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若是惹出祸事,也有你们帮他摆平。倒是二郎如今……”萧炜叹了一声。萧炜废了太子,朝中臣子便开始催促萧炜重立太子,而这一次,中宫空置,所有的儿子就都有了机会,就连大臣们也没了主心骨。没了主心骨当然不算什么,反正太子是要立的,萧炜仿佛又回到多年之前,又气又急,他常年服食丹药,脾气暴躁,这一怒,就头疼难耐。
萧炜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如今储君空置,你有什么看法?”
萧韶听闻,眼睛低垂下来,回道:“二郎刚废,若是父皇急不可待的立新君,指不定会被说成什么样子。母后是品德有失而失去后位,但父皇多年来与母后相敬如宾,这份情深,旁人不知,难道我们做儿女的还不知道吗?此时再立储君,实在不妥。”
听见女儿这样说,萧炜的心头顿时松快许多。他感慨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些臣子只会逼迫朕,还是我儿懂事。”他说着,又按了按自己的额头,叹息道,“朕如今老了,若非我儿帮我,也难以支持。”
“父皇说的什么话呢?在女儿心中,父皇还是天下最大的英雄。”萧韶回道。
萧炜哈哈一笑,没有说什么,只说道:“来来,过来帮父皇批复一下。”
萧韶低声应是,掩去了眼底的野心。她是帝国尊贵的长公主,却也只是个女人,就想染指朝堂,都不得不用上这么迂回的方式。谁甘心这样呢?同样是皇帝的儿女,同样是天子血脉,同样是姓萧的,这天下,为何就不能留下她萧韶的姓名?无论成败,她终将会在这里刻下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