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冬 - 庙堂既高gl - 墨钧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庙堂既高gl >

第二十四章 冬

秋狩持续了大半个月才接受,这段时间里,获得封赏的少年男女数不胜数,有的面好文武俱全,在萧鸾的示意下,萧涅便将其收入自己麾下,以备将来之用。这些人待到回去后,还需锦衣卫彻查家中,以免引狼入室。而有的则是双方成就好事,或是自己看对了眼,也或是父母相谈甚欢定下的。总而言之,可算得上是求仁得仁,皆大欢喜了。

待到回到京中,自然又是好一番的忙碌。积压的公事让所有人都目不暇接,渐渐的也就断了再起秋狩时节的兴致,就仿佛那一场热热闹闹的秋狩从未出现过那样。

秋季色彩斑斓,丰收富足,只是向来日短,转眼间,寒风凌厉起来。这一日里,齐霁真为萧涅答惑完,走出宫门里,只觉得面门一点冰冷,她抬起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粒子,这才恍然轻语:“冬天到了啊……”

齐霁真坐上早就候在门口的自家牛车,感觉这车轮慢慢的碾过青石路面。路面不是很平,车轮在石头与石头的棱角间转动时,偶尔会轻轻的弹跳一下。齐霁真闭目坐在其中,却又忍不住的想起了四海。四海是齐霁真待了五年的地方,那是真正的,属于齐霁真自己的时光。她在那里犯错,在那里撞得头破血流,又在那里获得荣誉,按照自己的抱负,大展宏图。

京中什么都好,齐霁真看着窗外,雪粒子下起来了,但是沿途叫卖的小贩们却没有离开,他们热情洋溢,说话声都带着讨喜。这个时候,热腾腾的羊汤,刚出锅的烧饼,滚油炸的糯米圆子,都是最好的吃食。秋栗过了季节,但也有些,只是味道不如此前好了,胜在便宜,依然有人抱着一袋美滋滋的往前。

身着锦袍的公子骑着大马,摇头晃脑的走过,年轻的小姐坐在轿中,风一吹,隐在里面的容颜若隐若现。茶楼里传来茶博士招呼客人的声音,那些带着京中特有腔调的小曲打着璇儿飘荡出来,过路人也忍不住哼上几句,想来是极出名的曲子,又或许,是极有名的艺人所唱。

一切都很热闹,安详又繁华。

但齐霁真还是思念四海,她身处在京中,受到的掣肘极多,若要任性妄为,就要登上那无人可及的权力巅峰才可。而礼部尚书掌管的总归是宫中事务,和为人父母官到底有些不同。齐霁真闭着眼养了会儿神,从袖笼中摸出了一卷文书,上面用蝇头小楷写满了文字,这一次,齐霁真的眼神才总算是柔和了起来。

“大人,今日还出城么?”外面传来了车夫的声音。

“去吧。”齐霁真挥动着笔墨,就着天光在那卷文书上补录,头也不抬。于是牛车转了个方向,朝外面去了。

待到齐霁真回到府中,天色已经晚了,她看着门口守着的管事,见管事朝她点点头,她知道萧鸾来了,于是也点点头,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一般,进了府里。萧鸾每次来都会乔装一番,朝中对两人的关系传说太久了,但既然家中王妃没有闹出来,圣上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那旁人也就只敢在私下里传传。毕竟谁都没亲眼见过萧鸾从齐霁真的府里出来。

齐霁真来到自己的门前,随侍的丫鬟就立在那处,看到齐霁真走来,挂上笑容:“姑娘回来了,奴婢伺候姑娘更衣。”

齐霁真换了声常服,丫鬟行了一礼就告退了,并未进到内里。齐霁真这才转到了里屋,见萧鸾正坐在桌前看着什么,她眉头紧锁,看上去并不如何开心。

“都这么晚了,还在看什么。”齐霁真问,并未上前,也没有探头去看萧鸾看的东西。这也算得上是两人的默契和尊重,公私分明。

“是边关来信。”萧鸾并没有避讳齐霁真的意思。她放下手中文书说道,“此前北狄王庭被我们设计一番,到底伤了元气,其他部族蠢蠢欲动。而且……”她扭头看看黑漆漆的窗外,“今年的冬天来得太早了。”

齐霁真敲了敲自己的额头:“说起来,北狄王庭的世子还在京中。”

“不错。”萧鸾点点头,“如今王庭不稳,世子远离王庭,北狄人大概会很不满。若是局势再这样下去,恐怕北狄就会发来请求,让世子回到王庭,以稳定人心。”

齐霁真默算了下年龄,皱眉道:“如今世子也有十二岁了,他一直长在京中,回到北狄,恐怕……”说到这里,她就一下子停下来。当初让哈尔巴拉送世子入大夏,大家心知肚明,打的就是如今这样的主意,而今就要展现成果,齐霁真无论如何,也不该说这样的话来……

只是这小世子的生母,可是萧鸾的亲表姐啊。

“不用担心,我抽空会去见见世子,再做打算。”萧鸾说道,“如今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世子留在京中,我也会多加照拂的。”

齐霁真点点头:“我与你同去。”

公事说到这里也就算结了,齐霁真收拾手中事物,萧鸾便坐在一旁看着。她见齐霁真眉目间流露出一点疲态,于是关切的问道:“今日怎的回来这样晚,可是路上遇到什么事了?”

“没有,只是出了城一趟。”齐霁真笑笑,扭过头来,“你可知皇家有圃地是种花的?”

萧鸾一愣,摇了摇头。齐霁真便笑了起来:“宫中鲜花四季不败,六郎就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这倒是确实,只是萧鸾早就见惯了,也并未思索过,甚至从来不曾关心过。齐霁真于是坐回桌旁,手托着下颚,眼中满是回忆:“我幼时便觉得奇怪,长大后,得了陆渐泓的提醒,方知南面有一处皇家圃地,名为咬春阁,种的就是四季鲜花,常开不败。”

“陆渐泓?”萧鸾皱起眉头,她对此人还有些印象。这人是齐霁真同期的进士,当时齐霁真为榜眼,陆渐泓为探花。他们同入翰林院,又曾一起做了庶吉士,有过三年的同僚之情。萧鸾对此人有印象是因为他曾对齐霁真心生好感过,因此再一提起时,萧鸾顿时哼了一声,“你还与他有来往。”

“同年进士,自然是有的。”齐霁真装作没看到萧鸾的醋样,正经八百的说道,“他后来去了工部,很是有些想法,如今也升任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一职。我在四海时,曾多次与其书信来往,询问各项事务,帮了我许多。”说着,齐霁真将手按在了萧鸾的手背上。她侧头看着萧鸾,朝萧鸾眨眨眼来,笑道:“信我都留着,六郎想要看看吗?”

当然是想的。但是萧鸾咳了几声,说道:“不必了。”说到这里,她又急忙补充道,“我并非是不信你,我是不信其他人。”

“好好好。”齐霁真笑眯眯的应道,她又转回了话头来,“我原本想着,若是咬春阁的方法可以普及,那也可推广到农田间,若有个富户,也可用这样的法子,免得荒废了田地。”说到这里,齐霁真叹息着摇摇头,“只可惜需要人十二时辰不间断的烧火才可保暖,寻常人家是用不起的。”

萧鸾想了想,却道:“既然如此,那就种出来供有钱人使用吧,卖得钱财也好用作他用。”

齐霁真眼前一亮,这倒不失一个好法子,但是还需要计算成本,才好决定。齐霁真将这想法写进自己记录事物的小本上,萧鸾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许多的字,惊讶道:“这又是何物?”

“不过是些想法……”齐霁真应了一声,又将本子递给萧鸾看。

萧鸾一一翻过,见上面写的无不适民生问题,其中时间跨度极长,前面部分甚至还有齐霁真在四海任职写下的。齐霁真有些不好意思:“我初任职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惹了许多笑话,便将农事都一一记下,免得出错。”后来就越记越广,除了农事,还有当地的气候山川,当地风俗建筑,若有好的,便可推广,若有不好的,也可适时调整。

萧鸾沉默着将本子递交回去,许久后才感叹道:“若是天下为官者都是如此,何愁不天下富足,百姓安居呢?”

“并非如此。”齐霁真收起本子,正色道,“官子两个口,沟通上下才为本。诚然政绩斐然,百姓和乐,是锦上添花的美事。可没有官,百姓也照样会种地,成亲,生子,延续下去。不作为也同样是作为。怕得,便是做了不敢做。我虚荣心大,好胜心大,总想作为点什么,却又担心自己做错,这才需要这般。可就算如此,也做了许多的错事。”

“六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到底,我也不过是想要一些人过得更好一些,才会努力的作为。随着这作为,可能我会犯下很多错,让许多人反而过不好。可我惯来任性,也就心中坦然了些。”齐霁真摸了摸萧鸾的脸颊,声音柔和,“你呢?你从秋狩后便闷闷不乐,可是有什么心事?”

萧鸾没有想到齐霁真突然发问,她自觉自己掩藏得很好,而齐霁真也一直没有问过,如今想来,齐霁真早就看在了眼中,挂在心上,只是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发问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沉迷工作和吹口琴,差点忘记更文……真是太可怕了

古代大棚在明代就有了哦,就是皇帝们不吃,所以一直拿来种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