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们成亲吧。 - 嫁权臣 - 七重血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嫁权臣 >

第67章 我们成亲吧。

每年秋季多雨时节,雨一下几乎就是连着五六日不见消停,淅淅沥沥的雨点,让京城处处都湿溜溜的。

炊烟从厨房的棚顶散开,虞卿闻着饭香,放下手里的东西起身往外走,沿着屋檐钻进了厨房。

从柴火堆里挑了两根木柴放进灶台,虞卿看向身边的妙玲,“公子约摸还要迟一些回来,待会儿饭菜都放在灶上温着。”

妙玲听后点头,“知道了姑娘。”

说完后,虞卿感觉到妙玲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不由怔了怔,随即坦然迎上她的视线。

“今日下雨,多半是要晚些。”

妙玲笑着夸她,“姑娘心细,什么事都想得周到。”

两人并排坐在灶前,六子正在屋里搬东西,整理了一天也还没收拾好,倒不是偷懒,只是换季东西多,一件件拿出来又把夏天的归整总要费些功夫。

盯着坑里的火,身上的秋日寒意被驱散不少,虞卿不时拨弄着柴火,算了算日子。

自上回从晋国公府回来,已过了小半个月,进了九月后,天渐凉,院子里的几棵树上挂满了金黄的叶子,每日醒来都能瞧见地上落叶。

那日晋国公说的话像一根刺长进了虞卿心里,心也像秋日的天一样,有些低落。

她并不在乎能否过衣食无忧的日子,只是更担心苏有辞的前程,若是因此受到影响,那她真会乱了方寸。

如今苏有辞的功名与任职都是他凭着真才实学考上的,并非托了关系直接进了枢密院。

要真能凭着关系进到枢密院这样的府衙,那朝廷早就乱了套。

备考时,她陪着苏有辞温书,虽天赋过人,却也真真切切苦读了不少日子,蜡烛和油灯一日比一日换得勤。

虞卿想到这里,不由神色黯然。

不管如何,她不会让苏有辞受苦的。

过了快一炷香,苏有辞披着一身湿气从院外走来,将伞立在墙角,拍了拍身上的水珠。

“有些饿了,什么时辰开饭?”

虞卿见到他回来时便站了起来,还未来得及开口听到这话,心里涌起不好的预感,迟疑了下才开口。

“饭菜都是现成的,才刚做好,我让六子他们收拾一下桌子,马上能开饭,公子你先去换身衣服?”

“六子,妙玲,摆桌开饭了。”

虞卿不等苏有辞回答,转过身吩咐厨房里的两人,再看向苏有辞事,只瞥见他进浴房的背影。

一定发生了什么。

太过了解彼此,一个眼神变化都能看出来不同,虞卿垂眼时,理了理思绪和情绪,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和寻常没什么区别。

摆盘上桌,虞卿坐在凳子上,示意其余三人也坐下。

自从搬来这里后,倒也没那么多规矩,除非家里有客,其余时候都是同桌而食。

妙玲和六子往外面张望着,想要跟虞卿打听,又有些犹豫,不知道这件事好不好问。

唯独林原,尽管这阵子没有跟在苏有辞身边,但跟了那么多年,多少了解苏有辞的性子,这样定然是出事了。

苏有辞进门时,虞卿刚打算起身去叫他,见他来了,便把碗筷放好。

“今天我和妙玲一块去街市上买的,卖菜的阿婆说,是自家种的,新鲜得很,你尝尝看是不是。”

抬眸盯着苏有辞,虞卿的神色如常,唇边挂着笑,“对了,杨姐姐今天让人捎了口信过来,说过两日等长庚哥哥回来了,便一起过来。”

苏有辞坐下,接过筷子,听完虞卿的话后,点了下头,“我倒是听袁怀提了一句。”

夹了一筷子菜,苏有辞偏过头看了眼虞卿,“快入冬了,过两天让妙玲他们再去买两床褥子,火炭也早些买预备着。”

“那明日,让妙玲和六子去街上转转,多买些回来。”

虞卿捧着碗应了一声,随后往碗里夹了一筷子菜,心里也不琢磨这件事。

不管到底有没有被停职,苏有辞愿意告诉她,那她便尽力为苏有辞分担,若是怕她担心有意隐瞒,她便不问。

一顿饭除了虞卿和苏有辞,其余人都吃得心里忐忑,吃完后,飞快收拾桌子,纷纷退出了堂屋。

在浴房里收拾了一番,虞卿擦着半干的头发回到房间,见苏有辞坐在屏风旁的书桌后,用帕子将头发与衣服隔开,索性披着头发走过去。

往桌上看了眼,虞卿目光移到桌面的桐木灯上,拿起旁边的银针,揭开灯罩,将灯芯挑了起来,光倏然亮了不少。

“夜里看书,灯要点亮一些,否则伤眼。”

话音落地,苏有辞抬眼看来,虞卿弯唇一笑,走到一边坐下,拿了本书在手里,披着衣裳打算陪苏有辞。

苏有辞放下手里的笔,看了看堆叠的几本书,“头发还未干,不在火边待着,生怕风寒找不上你吗?”

关心人的话也要说得不客气,虞卿轻轻叹了声,掀起眼看着苏有辞,“上面干了,头发太长,下面还有些湿,坐一会儿就好。”

闻言苏有辞思忖片刻,起身从桌后绕出,随即走到虞卿身后,拿起帕子,仔细替她擦着头发。

虞卿微微往后靠,眉目染上笑意,摸着手腕上的镯子与苏有辞闲聊起来。

“再过一阵子,温宿的使团是不是要来了?”

“快了,大概还有半个多月。”

苏有辞说完问道:“你这么惦记着温宿的使团?是想去凑凑热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