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虞卿忽然低头,几乎贴……
闹得沸沸扬扬的驿馆使臣案,在上元节时,终于得宣告结案。
凶手不是别人,正是使团内部的人,因妒生恨,加上乌衣古尔在温宿横行霸道,强占了他的妹妹,受辱后致死。
此次随行路上,对乌衣古尔的不满因为他的行径逼到了极致,终于忍不住下手。
他下手一是为了报仇,二是觉得乌衣古尔丢人。
堂堂一国王子,不仅在汴京城里肆意妄为,还死性不改调戏良家女子,上了擂台竟然还输了。
自己丢人也罢,竟然还拖着温宿一起丢人。
像乌衣古尔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公示栏上,朝廷公文贴出来时,百姓们驻足围观,不过却都嗤之以鼻,对温宿这种行径是颇为不屑。
自己内部狗咬狗,怎么还牵扯到他们了?
幸好朝廷查案英明,没有冤枉了好人。
卢一崖手里捧着手炉,看向对面托着脸颊打瞌睡的虞卿,唇边留下宠溺的笑。
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脸,指腹传来的触感让卢一崖眼里的宠溺更甚。
“夫君?”
“困了要不要去床上睡会儿?晚饭时辰还早。”
虞卿摇摇头,趴在桌上,“不用,我只是在想,那乌衣古尔的案子结了,那些使臣们还能在这里待着吗?”
全城上下如今都对温宿很抵触,之前嚣张跋扈的使团整日在驿馆里大门不敢出。
苏有辞倒是觉得活该,尽管最后查出来的结果和他料想的不太一样,不过乌衣古尔死有余辜。
这种人,因这般理由死,倒也算是便宜他了。
“估计等不到开春了。”
苏有辞望着窗外已经逐渐回暖的院子,想了想道:“我们也该前做好准备。”
提前做好准备?
一时间虞卿没有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说的是什么,连忙道:“是说去秦州的事?”
“秦州路途遥远,从汴京去,少说也要半个多月,到了那边还是冬天,不过倒是正月里要暖和些。”
苏有辞握住虞卿的手,“手怎么有些凉?”
虞卿摇摇头,“向来如此,习惯了,也不要紧。”
说着虞卿往外看去,“也不定,三月倒春寒时,不少地方都还飞雪,秦州那地界,指不定到了四五月才能暖和起来,我们若真去,得早早做好准备。”
“你想早些去吗?”
“什么?”
苏有辞放下手里的书卷,难得的清闲日子,让他多了些时间去想别的事。
留在京城固然好,但他更想和虞卿去过自己想要的日子。
哪怕是离开京城,留在秦州再难回来。
只是经此事后,他对父亲、兄长间的心结已经解开许多,从前之事不再困扰他,便也有些不舍。
相处多时,虞卿看着苏有辞脸上表情,岂能不知他心中所想,眼珠转了转,斟酌后询问。
“夫君是在担心家里吗?若是离开,三五年能回来一趟已是不易。”
抬眼望着虞卿,苏有辞点头,“知我者,莫若你也,的确是因这些事觉得――”
“其实父亲和大哥对当初的事似乎毫无察觉,并非有意,不过,这也不是让夫君解开心结的理由,不过这次大哥和父亲在陛下面前足足待了一夜,又与鸿胪寺那些人打交道,还得应付使团的刁难,的确尽心尽力。”
那几日里,虞卿都是靠着林原传递消息,要么就是元安郡主为了让自己宽心时偶尔提及几句。
不外乎是让她别担心,有苏允辑和苏焕之在,不会让苏有辞出了事。
这父子三人的脾气虽看似不一样,骨子里都是一样的护短,尤其苏有辞是被冤枉的,那就更护短了。
苏有辞伸手把玩着桌上的杯子,神色讳莫难辨。
迟疑半晌才开口,低声道:“这一去再回来便不知道什么年岁,这事还未和他们说过。”
“他们”自然指的是家中父母和兄嫂,还有那些朋友。
虞卿按住他的手,抬眼望着他,眼神清澈、温柔,像是有无形的力量安抚了苏有辞。
“我想父亲当日同意你去驻守,便是知晓了这一日,夫君若一直为此次纠结于心,那岂不是辜负了这一番安排。”
虞卿见苏有辞看来的眼神里带着疑惑,不禁笑了,“这难道不是为了夫君从中解脱?”
苏有辞禁不住笑了,点了一下虞卿的鼻子。
“你知道的还不少。”
听出苏有辞的不否认,虞卿扬了扬眉,“那夫君还在担心什么?这几日多多相处就是,而且再久也不至于立即走,少说也得等到过了花朝。”
花朝还有差不多一个月,也足够相处了。
尽管对一家人而言,好像一辈子都相处不够,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