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香消玉殒 解语花 - 青鸾 - 九尾窈窕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青鸾 >

第57章 香消玉殒 解语花

闵氏离去之后,红衣继续埋头捣鼓生附子。

附子有毒,需要通过蒸煮来剔除毒性,就连蒸出来的水,都可以为弓箭和兵器淬毒,可见其毒性之强。但同时,附子又是回阳救逆的良药。不过鉴于其性属大热,中殿的体质未必受的住,红衣只得用桂枝辅以附子,再用生姜散表邪,甘草和大枣补中扶正,做到内外兼顾。然而端午节临近,什么蛇虫鼠蚁都跑出来,最是发热的时候,金氏睡了一个冬季的热炕,期间还吃了不少补药,积攒至今,终于一气发作了出来,口舌生疮不算,嘴角还烧了一串燎泡,每天面堂红彤彤的,浑身滚烫。

红衣想用白花蛇舌草为她清热解毒,可又怕届时中殿体内冷热交加,要知道中殿的身子已经羸弱不堪,经不住两股力量于体内纠缠,红衣再三思量,只得炮制白瓜霜,为中殿外敷。

在院落内,红衣领着一群小内人一起切刚刚从大覃运来的新鲜番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去瓜瓤及种子,跟着将芒硝填入瓜内,一层芒硝一层瓜,再盖上顶盖,放入瓦罐之内,悬于阴凉之处,接下去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到瓜皮的表面能析出白霜,便及时将白霜刮下,敷于中殿的口唇患处。

燎泡是退下去了,可治标不治本,中殿还是没能熬过正端阳。

就在前一日,脉象突然虚弱下来,兼之双目赤红,红衣深感不妙,也顾不上正是张福如临盆的当口,派人去宫里通知大王。

大王忙不迭的赶到,中殿的一双眼睛已经失焦,盯着不知名的虚空,不仔细看的话,会以为那是一块烂掉的破布,就那样垂坠的塌在那里。

大王心酸的发胀,缓步走近她,金氏才回过神来,认出是大王,面上有了喜色,对大王勉力的扯出一个微笑:“临走前还能再见到王上,妾身也不枉此生了。”

大王拉着她的手,揽在怀里道:“寡人对不住你,让你吃了这么多苦。寡人后悔!当初……你就不该答应联姻。”

“如果没有联姻,你现在也许还快乐的生活在某处,不用应付这许多繁杂扰心事务,便也不会生病。是寡人的错。”

“大王切勿自责。是我喜欢大王啊,从小就喜欢。”金氏用尽所有力气道,“尽管在闵姐姐的光环下,大王一直见不到我,但是能让大王感到有用,助您一臂之力,也是用另一种方式成全了我卑微的愿望。谢谢您!让我做您的元妃,让我可以站到您的身边,无奈我福薄,没能为您诞下一儿半女,和王上相处的时日太短了,殊为遗憾。”

“别这么说,一直以来,都是寡人没能保护好你。”大王十分内疚。

“妾身知道王上的苦楚,王上能有这份心意就足够了。妾身铭感五内。只是从此以后,妾身再也不能陪您了,请王上务必照顾好自己,不过妾身会在天上祝福殿下的,祝王上身安体康,福绥绵长,当然,妾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如果可以的话,请大王不要忘记妾身,将来添了新的子嗣,把他们带到妾的坟茔前来看看吧,让妾身也为王上高兴高兴,好吗?”

“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大王颤声道。

红衣跪在床边,垂泪看着这一切。她见过云韶府的很多女子,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手段,不惜一切达成自己的目的,但像中殿这样,只为了让大王看她一眼,便一味单纯的奉献,是世间罕有的好女子。

她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该以丈夫为天,以君上为天,哪怕奉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才是正确的!但无论如何她做不到。所以她很钦佩金氏,那种对爱一往无前的,明知结局可能粉身碎骨也要去爱的勇气,扪心自问,她没有。

金氏也感激这段时间以来红衣的照顾,将自己一直佩戴在身上的一个香囊送给了她,最后朝她微微一笑,靠在大王的怀里,闭上了眼睛。

整个养和殿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哭声从里传到外。

与此同时,却是张福如的喜事,她诞下一个男婴。闵氏得知后,跌坐在罗汉床上,六神无主,家里陪嫁的丫鬟劝慰道:“小姐,没事的,您还有大妃做靠山,她区区一个承恩尚宫,生了孩子又怎么样!等你登上妃位,想生还不容易吗?您生的可是嫡子呢!”

“却不是元子啊。”闵氏脸色灰败道,“她竟然为殿下生了第一个孩子……”闵氏头痛道,“济善堂的女子说的不错,我除了有家世,我还有什么?她们一个有大王的爱,一个怀了大王的骨血,而我唯一值得骄傲的,偏偏是大王最厌恶的。我……”闵氏禁不住哽咽,“我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但是张福如的日子显然不如外人以为的那么好过。

孩子降生本来是一件喜事,谁知碰上了元妃薨逝,让整件事无端蒙上了一层阴影,大王没有到场陪她待产不说,孩子生下来也没能第一时间上报宗室,因为阖宫都忙着操办金氏的丧礼。大王似乎特别伤怀,听到元子降生,只说尚宫张氏孕嗣有功,抬举为从四品淑媛。之后便忙着与群臣商议,确定追谥金氏为‘仁敬王后’,请奏大覃。

与大王的冷淡不同,大妃这回终于给了张福如一个正眼,不但遣了宫中有经验的老嬷嬷去照顾她,还赏赐珠宝玉器,绫罗绸缎,补品更是流水一般的往旧府里送,张福如喜不自胜。

孩子在手,又封了淑媛,接下来就是进宫了。

而红衣听说了以后,只是淡淡一笑,套上了孝服,因为仁敬王后是在昌庆宫升遐,红衣便在养和堂设了灵位,每日上香,诵经……除此之外,一得空便以最庄严的站姿,立在济善堂门外,好像在等什么人。

济善堂的内人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红衣是个极有主见的人,轻易不被人左右,便也不敢多嘴,果然,仁敬王后头七一过,大妃的轿撵便跟在大王的銮驾后面,向济善堂而来。

红衣打老远看见了,携宫人接驾,一齐深蹲下去,垂首行礼。

大妃衣着简朴素雅,褚色唐衣衬得她高贵之中,透露着不可侵犯的威严。

大妃居高临下的看着红衣:“你就是济善堂女官?”

“是。”红衣躬身,一边请大妃入内。

明明是大王先落轿,大王却跟在大妃身后进来,红衣早有心理准备,面上不动声色,眼见着大妃在正厅升座,大王于一边忐忑不安的坐着,像是被人抓住了什么痛脚一般,惴惴之中难掩尴尬。

红衣双腿鳞次跪下,之后一腿微微抬起,双手交叠盖与膝上,请大妃的安。

大妃身边的尚宫绕着她走了一圈,仔细关注她的举止,片刻后,默不作声的朝大妃轻轻一点头,快的几乎人看不见。

“听说,你是大覃人?”大妃率先开口,不怒自威。

“是。民女岳氏红衣,大覃青州人士。在此恭祝大妃千秋万岁,凤体康泰。”

‘万岁’不是一个属国的大妃能用的,但红衣有心逾制,以愉大妃,大妃显然是满意的,紧绷的脸色稍稍有了一丝松懈,眼神上下打量她:“规矩不错,教养瞧着也还行。”一边托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可既是大覃人,何以会来到仙罗?”

红衣早有腹稿,但明目张胆的说谎还是有点心虚,勉力镇定下来后,认真道:“民女本是随父母住在百雅山下,父母经营人参买卖,孰料不幸被强盗所杀,民女也堕下悬崖,好在被一路过老伯所救。因着年幼,又受了伤,醒来之后,记忆所剩无几,老伯膝下无子,便将我当做自家女儿,带回仙罗抚养。”

“你和大王是如何认识的?”大妃打断她。

红衣答道:“老伯去世后,孤女无枝可依,仅有老伯留下来的微薄遗产。老伯在世时,曾教会民女一些分辨草药的本事和做首饰的技艺,民女便在市集中经营凉茶铺子,偶尔也为豪门朱户定制珠宝首饰。机缘巧合之下,大王见到民女的手艺,于是按图索骥,找到了民女,因此结识。”

红衣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由头至尾都没有看过大王一眼,大王心中原是紧张的,此刻稍稍松了口气。

大妃望着低眉顺目的红衣,曼声道:“讲的那么熟练,背过很多遍了吧?”

“不瞒大妃,确是。”红衣直言不讳。

“你倒老实。”大妃的语气中不免有几分嘲讽。

红衣坦白:“因为没有欺瞒的必要,大妃您观人于微,若是说谎必然被戳穿。再则,大妃是大王的母亲,出于对大妃的尊敬,也不该说谎。最后是,民女不敢。”

大妃长长‘嗯’了一声,顾左右而言他道:“今天的茶泡的不错,是你的手艺?”

“是。”红衣试探的问,“不知可否还合大妃的胃口?民女不知大妃的喜好,济善堂里最好的只有这桐木关金骏眉了,比不得宫中,有上好的茶叶。不过金骏眉有金骏眉的好,汤色金黄,入口甘爽,最重要的是,提神消疲,滋润温养,今日,也只有请大妃将就了。还望大妃不弃。”

“不错。水温正好,滋味清逸,用的不是一般的水吧?”大妃问道。

“是,用的是百雅山的雪水,一直封存在罐子里埋于地下,只等着有朝一日献给大妃您这样的贵人。”

大妃的面色渐渐地柔和,缓声道:“来之前,哀家听说过你些许事迹,知道你在仁敬病重期间,一直衣不解带的照顾她,以至于仁敬至死都念着你的好。”

“仁敬王后贤德,民女望尘莫及,能够伺候仁敬王后左右,是民女的荣幸。不敢再奢求其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