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内外整肃 崔淑嫔之子延i
宏景九年,仙罗肃王再次上奏,请赐张禧嫔王妃之位。
红衣让璎珞摘了殿外的合欢花泡茶,请各宫的过来品茗,闲话时说起,无奈道:“这个张禧嫔,要她等三年,就跟要了她的命似的。”
“仙罗肃王也是怪哉。”贤妃撇了撇嘴:“怎么就没个主意,任由个女人拿捏。”
脱口而出,惊觉不妥,背上出了一身冷汗。
宓嫔受冷落已久,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存心故意的接下去:“听闻肃王是个没用的,朝堂都任由女人翻了去。”
贤妃身边的温贵人比较忠厚,找补道:“仙罗小国怎可与我大覃相提并论。肃王如何不是我们该议论的,不过妾大胆说一句,他耳根子软,咱们陛下英明,心中是很明白的。”
“是啊。”红衣起身喂了鹦鹉一口水,逗弄了一会儿,没事人一般抬了抬下巴,对璎珞道:“让宝琛把这不知趣的畜生弄走。本宫最讨厌多嘴长舌的玩意。”
贤妃还想起身请罪,温贵人按住了她的手背,微微摇头。
还好熙和公主过来请安,冲淡了这尴尬的气氛。
熙和玩得满头大汗,兴冲冲道:“熙和见过宸娘娘,宸娘娘今日安好。”
红衣开心的招手:“来,熙和过来,本宫瞧瞧,这小脸红红扑扑的,越长越招人喜欢。咱们熙和也大姑娘了,宸娘娘给你留心着,以后找一个好郎君。”
熙和在红衣怀里扭来扭去:“贵妃娘娘总要取笑熙和。”
红衣闻见她身上一股味,问丫鬟:“刚才公主吃什么了?”
千惠道:“没,没什么,就是......一些小蜜饯,干果子。”
“是!焙煲伦此莆揄Γ又留云嫔母女说了一会儿话。
贤妃是脚底抹油,恨不得腾云降雾,逃之大吉。回到自己宫里还是惊魂未定,温贵人却淡定的多,安慰道:“娘娘,在宸贵妃面前您大可有什么说什么,没那么多忌讳,您是有口无心,她知道的。”
“可到底得罪人呐。”贤妃扶额。
“宸贵妃娘娘和废妃崔氏不是一路人,最看不惯挑拨离间的下贱东西,娘娘瞧着吧,有事的绝对不是您。”
不出所料,宓嫔之前已经吃了瓜落,被罚和瑛贵人同名,如今又要生事,这一年送到桐丽台的冬衣料子,薄的还不够做春衣。
桐丽台上下紧衣缩食的过,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自然没时间四处惹口舌是非。只是等到年节,免不了出席宴会,宓嫔禁不住受了风,烧了好几天,病怏怏的在榻上躺足三个月,还要跪谢天恩,因为是宸贵妃答应请的太医,否则太医看到她们也是要绕道走的。
云嫔也受赏,被封为云妃,不过看她面色不怎么好,落落寡欢的。
贤妃多管闲事的性子又犯了,打听到他们走后,那天傍晚宫门很早落锁,云嫔宗武氏是渤海国的贡女,熙和也一直很乖很听话,不知怎么的,竟私下见了外臣,一查发现是千惠的安排,说是渤海国的大臣给公主送了很多精致的小玩意。
熙和年纪小不懂,拿着福袋很开心,还吃了一些山葵,才会辣的小脸红彤彤的。
瞒得住旁人,怎么瞒得住药女出身的宸贵妃?
千惠当即就被送去了慎刑司,以后由木都儿全权负责云妃的宫务。
红衣和蔼的问熙和:“要不要把你嫁回渤海啊?”
云嫔和熙和吓得跪地求饶,说以后再也不敢了。
“宫里的妇人不通外事,本宫不怪你们,可渤海国民风野蛮,最喜海上作乱,海寇屡次劫夺我大覃商船,货物,掠人放火,无恶不作,派人接近你们,是要做什么?”红衣托起熙和的下巴:“乖孩子,告诉宸娘娘,那些人让你做什么了?”
熙和坦白道:“那个人说是来见英王的,让我在娘娘耳边多帮英王说说好话。”
熙和举起福袋:“宸娘娘,熙和真的只是拿了一些吃的,宸娘娘不高兴,熙和以后再也不敢了。”
“宸娘娘没有不高兴,你要吃什么,大覃都有,宸娘娘都会让人给你弄来。”红衣看着熙和:“不过你女孩儿大了,一般的大家闺秀都有很多东西要学,何况你是公主。本宫喜欢你活泼,不爱拘着你,但你母亲生你养你不容易,你不能给你母妃添乱。你说呢?”
熙和点头:“女儿做错了,愿意去德妃娘娘那里听教。”
从那以后,德妃多了一个女儿。
宸贵妃说熙和需要好好教养,而德妃女范严谨,交由德妃管束和教习,最是妥当。另外安抚了云嫔,升为妃位,初一十五可以去见孩子。
贤妃抚着心口:“初一十五按例是要向贵妃请安的,母女俩岂不是等于还在贵妃眼皮子底下?”
“那也是为了她们好。”温贵人道:“宸贵妃算是开恩了的,若是以前的废妃崔氏,云妃早已是冷冰冰的一条死鱼了,哪里还有命?!熙和还想继续当公主?”
淑妃同意,捻着手里的佛珠道:“当年静嫔闹出那么大的事,她也只是把两位公主下降了,并没有要人性命,算是很厚道的。若是谁伤了我腹中胎儿,我必要她血债血偿的。”
“所以说......”温贵人拍了拍贤妃:“把心安回肚子里吧。”
自此,宫里也知道宸贵妃赏罚分明,且不喜钻营巴结的小人,阖宫的气象反而比从前更明朗一些。
温贵人也因为表现良好,在宸贵妃答应张禧嫔请封的时候,顺便一道把她提成了温嫔。
张禧嫔号‘仁顺’,红衣盖印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她哪里仁义,哪里恭顺了?
至于崔淑嫔诞下的男婴,一直没有取名,说是怕孩子早夭,随便的叫着,直到大覃赐名‘延i’,肃王的第二个儿子终于有了名字。张禧嫔也不计较了。
仙罗大张旗鼓地办起了中殿加冕之典。
张禧嫔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不担心以后没有磋磨崔淑嫔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她意识到岳红衣具有生杀予夺之权,且比安贵妃更受拥戴,所以把柔然齐顺娘zao反的消息先一步透露给大覃,以表忠心。
红衣早就接获密报,柔然王在上次围猎回去后就不得人心,很快被部落推翻,杀了以后,人头悬于树干之上。齐顺娘本该受到牵连,但她带着孩子投靠了新任的王,外族不如大覃那么精细,根本搞不清孩子是谁的,只能把她留下。
一来二去,新任的王也颇为听信于她。
红衣甚至都没想了解新任的王叫什么,在她眼中通通都是乌合之众。
红衣有时候经常为顺娘可惜,行差踏错一步,人生天翻地覆。
大军出击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出动皇帝的御用人马北斗,红衣只是问了泓灿:“你如今也大了,是时候为你父皇分忧了。天天读书未免过于呆板,跟着几位将军去历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