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蒙军夜袭 - 重生之军师不好当 - 客居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 蒙军夜袭

楼桓之努力让自己沉下心来,好好想想云归“叛变”的消息。他总莫名有种直觉,觉得云归是在盘算些什么。

眼下不外乎存在两种可能。前者是阿日斯兰胡编乱造,拿假消息来扰乱靖军军心。后者是云归假意投诚。

他笃定云归无论如何,也不会当真投诚敌军,反叛大靖。

若是前者,阿日斯兰或许会有异动。毕竟眼下正值靖军人心不定之际,是个好时机。想来阿日斯兰不会放过。

至于后者,倒是该再深思,若是云归假意投诚,会是为了什么,又会打算做什么。

若是云归打算骗取阿日斯兰信任,最好的表忠心方式,便是献策。用阿日斯兰的小胜,来打消阿日斯兰对他的怀疑。

这样也就意味着,前边必须委屈靖军一次。或者说是让靖军吃点儿小亏。如果真如自己所猜,那恐怕这两夜,靖军营都不会太平。

直到夜渐深时,楼桓之求见蔡永平,告知自己所想,“将军,卑职认为,最好今夜严防死守,尤其是护好粮草,全军上下都要严阵以待,防着夜里异动。”

蔡永平沉吟一会儿,便听取了。正要下令让大伙儿都拿好家伙,等待敌军来袭时,楼桓之又道,“将军或可让人装作猝不及防的样子。”

“这又是为何?”蔡永平蹙眉。

下令全军严防死守,他自是愿意的。因着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些防备总未有错处。且楼桓之这人,他还是了解几分。未有些许把握,就不会提出来。

“一来,可麻痹敌人的警惕心,以为我们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们会有所动作。二来……要是真有敌军来袭,而我们严阵以待,他们会怀疑有人走漏了消息,而云归还在敌营里……”

“你怕云军师受人怀疑?”蔡永平了然,想了一下,应了,“就依你罢。”

楼桓之回房,点起烛火,坐在.灯下拭剑。

这把剑跟随他多年,是十三岁时,祖父赠他的生辰礼。他一见了就爱不释手,从此日不离身。

昔日他和云归头一回,在玉封山遇到时,他正用这把剑练着剑术。紧接着云归在山上遇到蛇,他用这柄剑将蛇斩杀。若是当时去迟一步,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苏中荀痴痴地在外头看着,窗纸上的剪影。只是一个侧脸,他也再熟悉不过。只因每日每日,于心底里反复描摹。

看着影子拭剑的动作,他竟有些渴望,做他的一把剑。得他爱护,又可护他。替他斩除一切危险,助他建功立业,战场凯旋。

若他只是一柄剑。他或许可以死心,可以眼睁睁看着他的身边,站着别个人。可以只静静地陪着他,不再做他想。

可惜他不是。他是一个人。是心里总是充满贪欲的人。不满足现状,不满足只能这样静悄悄地偷看着他,连一点点痴迷的眼神,都不敢泄露。

他竟活得这样卑微而龌蹉。

其实他本来,就不是多么光彩。他及不上柳易辞的才华横溢,他比不上云归的幸运?所以一直默默无闻,无人问津。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或许就是他背后的苏家了。

可是那又如何?论家世,也不见得比柳易辞,比云归好上多少。只恨他少年情根深种,却让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比了下去。

这次的事情,他没有做错。他只是想努力争取一次,他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人

如若真的事成,他愿意每日祷告,云归死后能很快投个好胎,比今生还要活得美满自在,还要凌驾众生之上。

“何人在外面?”楼桓之出了声。先前他就察觉有人在外头,原以为只是散步经过,没想过了好一会儿,竟还站在他门前,一动不动。

苏中荀回过神来,深呼吸一口气,走上前敲了一下门,“是我,可否进去?”

“是中旬啊,进来罢。”楼桓之应道。

苏中荀推开门,就见楼桓之归剑入鞘,桌上放着一块白色锦帕。“本不想打扰你,但被你发现了,不进来问候倒是说不过去。”

一开始,他确实无意打扰楼桓之。之前在边城城墙上,他想安慰楼桓之,却受

到冷待的事情,还记忆犹新。他生怕又要再一次,感受楼桓之的疏离。

只是实难安眠,满心纷乱,脚步不受控制地,便往这里走了过来。

楼桓之勉强一笑,“怎么能说是打扰?来了怎么也不进来,一直在外头干站着

?,’

苏中荀见楼桓之笑得勉强,就知他心里还装着云归,担忧不去,于是笑容也牵强了几分,“我本是随意走走,走到你这儿,发现在你门前赏月光,视野分外地好,于是就流连了一会儿。”

楼桓之不再多问。对于如今的他来说,除了云归和战事,其余事情都没有办法让他多加关注。

屋里一下子就沉默下来。

只是这寂静却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外边的声响打破了。

“敌军偷袭!”不知何人的声音传过来,让屋内两人俱是一动。

很快地,楼桓之取了剑,匆匆丢下一句,“中荀待着这里莫轻易出去。”就往外边快步而去。

苏中荀站起身,想追上前,却又想到自己跟着,只会拖楼桓之的后腿,脚步便生生顿住了。

又一日。阿日斯兰出现在云归面前,带着满眼的笑意和得色。

这次的事情,他先是宣告众人,大靖军师已经投诚于他,让靖军白日攻城时军心混乱。等得夜半,又派人偷偷袭营,靖军上下猝不及防,蒙军可算是扬眉吐气而归城。

他闻讯后自是大喜。觉得魏黎这人确实有点儿用处。起初魏黎让他把云归投入大牢,他是有些不欢喜的。

但魏黎振振有词。道只有糟糕的环境和难捱的日子,利诱才能起到作用,和雪中送炭有些异曲同工。他暂且听取了,但一直觉得云归不是那样易降服的人。

边城之战时,云归宁死不从的模样,他还记得。死尚且不怕,当真会因为处境不佳,就降服于他?

他心存疑虑。对魏黎所说心存疑虑,对云归如今的投诚,也仍旧心存疑虑。虽说云归所献之策确实有所成效,可他到底有些放心不下。

主要是因云归前后变化得有些大,让他无法完全相信。只能说半信半疑。

计策他会用,也是与众将士商讨许久,自己琢磨半日始终不察漏洞,方才使用的。又将此策补充一二,让士兵尽置找到靖军营的粮草,把粮草给一把火烧掉。奈何靖人城府颇深,未有让他们找到粮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