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 篡位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无诏……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无诏令而勒兵入宫,披坚执锐,你是想谋反吗?!”
王太后简直气到抽搐,听到他那番大逆不道的话后,不禁又厉喝他道,她这个儿子做事素来收敛谨慎,怎么现在却敢行如此乖张暴戾之险事!
元瑜没有说话,而不说话,也就代表着默认。
“谋逆篡位,即便是皇亲国戚,也是罪当万死的罪名!瑜儿!你知道你这么做会有什么代价吗?你是失心疯不想活了吗?!”
“……”
见他依旧执迷不悟,她不禁又拂袖冷声道,“趁着还没有酿成惨祸,带着你的兵快给我滚出宫去!不然等会儿你皇兄来了,就算是母后也保不住你。”
“那要看母后您还想不想要儿臣活,助我做那名正言顺的天子!”
元瑜只是又不紧不慢地冷声道。
“――你!”
她被他眸里冷酷的戾气吓了一跳,心口不禁又是一颤,只是指着他又声音嘶哑道,“你真是疯了!难道今日还真要反了不成!他是你同父同母的亲兄长,你还想以弟反兄,夺他的皇位,这种大逆不道,无义智昏之人,你不是我的儿子!”
她的声音透着一丝尖锐,不禁又令他的心口感到一阵窒痛。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又忍痛向她露出了一抹轻蔑虚幻的笑容,“母后素来最疼爱儿臣,但在关键之时,您还是更偏心皇兄呢,婉儿是,皇位也是,只要是皇兄想要的,身为臣弟就只能让给他,是吗?”
“萧婉逃婚主因在你,若不是你与徐惠有私情,她又怎么会兜兜转转嫁给了你皇兄?即便没有你皇兄,她的心已不在你身上,你们也不会修成正果!瑜儿你该检讨的是自己,母后自认为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从小就在我身边长大,相比你皇兄,母后也是最疼你,事事纵着你,从小到大,但凡是能给你的,母后又怎么会狠心不满足你?但你这次实在是太过分了!居然觊觎上了皇位,看来还是我管教无方,才会将你惯得眼高于顶,心高气傲,一味肖想那些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使你生出了不臣的野心,失了君臣之道,兄弟不睦,是我之罪过!”
王太后话到最后,更是痛心疾首。
“而至于皇位,你兄长他更是天命所归,长幼有序,立嫡立长,更有先帝遗言传位诏书,皇位本就该是属于他的,他不给你,身为臣弟,你不能硬抢!”
大是大非上,她只是又忍下心痛,面色凛然无畏,不禁继续义正言辞道。
“谁又能定论哪些东西该得到,哪些东西又注定不会属于自己?”
元瑜却是不能苟同道,更又目光灼灼地质问她,“当年母后也不过就只是后宫里一名寂寂无名的妃嫔,家世荣宠皆不傍身,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无力留住,那时大概也没有人会觉得您配母仪天下,更不会料想到您竟然真能有天登上皇后太后的宝座!”
“你――”
她没有想到元瑜竟会拿她的经历来忤逆自己,然而却是被他堵得哑口无言。
“命运是什么?天意又是什么?事在人为,我更相信人定胜天!如果皇兄代表了天命,那我倒要与他争上一争,若他真是被上天选中的天命之子,母后又何惧我与他相争?成王败寇,即便最后输了,最起码我还争取过,就算是死,我也死而无憾!”
元瑜一番慷慨激昂的论述,面上却是凛然无畏,王太后只是又气极道,“荒谬!你这分明是邪魔歪道的诡辩!纯属一派胡言,不过就是为了掩饰你作贼心虚的遮羞布罢了!不管你怎么说,也改变不了你身为窃国者的事实!瑜儿,你醒醒,你已经被野心欲望迷失了心智,不要再执迷不悟,误入歧途了!”
“在这宫里,又有谁不是权利的囚徒呢?”
元瑜却是又冷笑道,“我不干净,元珏他就干净了吗?就连母后您,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满手血腥,您根本就没有资格指责我,你口口声声说爱我,但直到现在,还不是为了元珏为了你太后的宝座,叫我罢手吗?你又可曾想过我功败垂成,元珏他又可曾会手下留情放过我?”
“瑜儿你为何要这般逼我!你明明知道,只要有母后在,肯定不会坐视你兄长伤害你的,但若让你做皇帝,肯定会使朝野动荡,甚至会动摇国本的!你要拉整个大魏与你陪葬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不能坐视元瑜死,但也不能为了帮他而夺了珏儿的皇位,事关江山社稷,轻易易主弄不好是要覆灭大魏江山的。
更何况夺妻之仇在先,扶瑜儿上位他能够放过珏儿吗?她不能坐视皇帝他身败名裂!如今他还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就已经敢对自己威逼利诱了,若真叫他得逞还不得反了天,到那时他肯定无法容忍元珏的存在,只怕又会是一场血染宫闱,兄弟相残的惨烈。
“太迟了,母后,若是从一开始,您便对我说这番话……若是当初婉儿乖乖与我成婚,我也不至于铤而走险,今日,我已骑虎难下,若是不前进,便是兵败身死,我早已经有了以身殉志的觉悟。”
元瑜只是又摇摇头,叹息一声道,并未回心转意,很快他眸里的失落便转瞬即逝。
“多说无益,事实胜于雄辩,即便今日您不理解我,但等我荣登大宝之时,我想您会明白,我比他更适合做一个皇帝。”
他的眸又变得冰冷迫人,更威胁道,“我今日过来,也不是与您闲话家常,儿臣欲要拨乱反正,也只能先来这坤宁宫,与您共同商量大业,儿臣想您该明白怎么做,毕竟当年皇兄他篡改遗诏,大逆不道,还需要您这位最接近真相的权威之人作证。”
看着王太后越显惊异的目光,他面上更是又勾起一抹邪佞阴鸷的冷笑,“当年先帝近侍勾结太子,假传圣旨,如今正是需要您主持公道,拿出真正即位诏书,拥立我复辟的时刻,我想有了这个顺理成章的理由,大臣们会欣然接受帝国的新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