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三个世界(16) ・
第三个世界(16)
经过金秋的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东南沿海边境区域算是平得快如闪电,基本上没有谁能在这女杀神手下过上三招。
一上来,便是火箭雷;再来便是长刀直接劈头盖脸砍;最后,便是短兵相接。
这三大招下来,但凡是个□□凡胎,都要毁了。
更别说金秋还带了原始火炮。
原始的火炮虽然打出来速度慢,又是要填装弹药又是要点火人推的,可实际上比起一样要耗费时间才能用得上的投石机来说,那原始火炮真的是太棒了。
不但精准,而且……精准!
主要是威力巨大。
投石机的威力实在是不能与火药介入之后的那种爆炸相媲美,可以说两者相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金秋就是手握打击大锤的那个人。
她虽然并不是文科生,对于历史以及历史相关的研究基本为零,不懂什么事件象征着什么,也不懂什么跨时代的物件出现代表了什么又能证明什么,她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现在手握的是真正的神兵利器,别说是大渊朝内的各路叛军,便是要往外扩张,也是轻松容易。
所以,她还真的有这样的打算。
但是打算是打算,还是要先把各路叛军首领都抓起来送到长平城,杀个头给便宜的皇帝爷爷助助兴。
当然,除了杀个人助助兴这种事,金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东南地区彻底的推行她的最简单的土地公有制以及十税二制度,打土豪分田地,地都是国家的,但人民才有使用权。
这种政策在皇帝看来非常有用――之前倒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实际上豪绅大族,那些地主世家,才是真正的把持着土地,他们不仅把持土地,还把持着读书写字的特权,而金秋彻底的在南方推掉了这帮世家独霸学术这件事儿。
不听话的,杀了就是了。
朝内便是有人抗议也没用。
在金秋看来,这些抗议的朝臣们与那些世家大族之间盘根错节的,若是狠查,指不定还能充盈国库呢――不对,是必然会充盈国库!
她要的官员不是那些没事儿斗得跟乌眼鸡秃毛驴一样的说出来的话只在乎平衡而不在乎民生的东西,她要的是能办实事儿的官员,那些言官没个屁用,整天叨叨这个叨叨那个,但是并不能细化好自己的工作职能,最擅长的却是窝里斗,暗地里收拾人是最拿手的。
金秋厌恶这种窝里斗,不管有事没事儿一定要找事儿的人。
如果真的是为了国家,言官不应该“一定要找事”,而是要真正的下到基层去给自己找事儿。
这些言官要是不能好好的做事只想要找事,那就滚回家去吃自己,除非他们学会见到真正的违法事件如实上报到相关部门。
金秋这边在东南推行新政,另一边就将自己这三年来培养出来的女官推荐给皇帝,她们是做实事的人,又真的是正经从事实出发,并不是先学飘忽的知识在向下兼容学习,反而是先知道民间疾苦之后才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谷欠望,之后再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与之前的官员逆向的培养方式。
她们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自我意识过剩,动辄就大喊要死谏,反而是更加擅长如何将调查出来的分散的世间串联起来,并与直接管辖的官员沟通,最后再上报给皇帝,她们并不是单纯的研究谁家如何如何,而是会研究这些官员背后的盘根错节的关系,避免他们勾结成灾。
只要把那些不老实的大臣制服,再让并非出身世家的官员上台,那么世家大族就没有那么多的破事儿了――他们想要把持朝政也没用。
何况,自己培养的“世家”也比那所谓感谢自家祖先的世家强得多。
金秋在东南地方努力了又三年的时间,皇帝也接受了她的献计,在长平也施展了三年。
三年之后,可以说除了江北地区,所有的区域都被金秋用新政控制了,各路地方的世家大族都有被她灭族的,真的算是不足马鞭高的孩子留下,但凡懂了人事儿的,一个不留的那种。
说有无辜的,其实那些大家士族的未成年也并不无辜。
这个世上有几个贾宝玉能知道不剥削人?就算是贾宝玉都算是不主动剥削人了,他也难免要吃上自家庄户佃农的几口肉呢,何况是现在这个想要当官就得靠着世家的时代?
便是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鼓吹绿珠跳楼殉情,可实际上,有罪孽的是世家子弟。
所以说金秋这一手不顾情面真的是吓坏了其他的世家大族,他们原本是想要抱团逼迫她放弃收缴土地的,最后却自己溃不成军,但凡想要反抗就要被打成叛军,等待的只有灭族……谁能扛得住啊!
但同样的,这些世家大族不会真的忍下来。
所以金秋才用了三年才把他们彻底按住,也算是把她打下来的地方都完全的控制住了,这方才安心的带人直奔长平城而去。
皇帝,也早就给她传信,叫她早早回去团聚了。
此时此刻,金秋的小妹李荣雪也有五岁了,启蒙已过,小姑娘据说非常聪明。
而在这期间,李不弱竟然又生了一对龙凤胎!
龙凤胎那是祥瑞之兆,在皇家就尤为祥瑞吉利,皇帝给龙凤胎取名也是顺着金秋这边走的,两个孩子,三女儿叫李荣雨,四儿子叫李荣冰,完全没见如何凸显对孙子的喜爱,反而只有金秋,与几个孩子完全不一样,唯有她,是以四季为名,而其余的三个,全在秋日可见。
不得不说,老皇帝是真的铁了心了。
他不仅铁了心了在取名字里这样硬给金秋加戏,还天天叫人给女婿炖汤,意思就是以后别生了,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否有用,但是在贺兰鹏看来,这些孩子已经是他们家的极限了,不仅是极限,还是特别可怕的极限――他现如今只愁这些孩子不好带不好养,却不愁其他,且他小女儿倒是继承了天生神力的本事,可小儿子却万万不及姐姐们的身体好,故而,他自己也不敢再生了,只觉得若是贪心不足,将来孩子可能会越来越可怜,便真的就天天喝汤,并不计较自己老岳父的私心。
就在双胞胎满月的时候,金秋班师回朝。
皇帝快乐死了。
他现在最快活的就是自己已经算是中兴之主了。
不仅是中兴之主,他还觉得自己现如今最厉害的本事就是领土其实比之盛世之时,更扩大了足有八十里。
八十里虽然此刻瞧着少,可大渊落寞了几十年,现如今又扩了领土,那就不算少啦!
皇帝也不管其他人如何不满,力排众议,直接立了金秋做皇太孙。
且还直接把后续也给定了下来――若是金秋有如何,那继位的便是李荣雪,而不是其他皇子皇孙。
有了皇帝百分百的支持,金秋更是又留了一万人马在长平,自己把京中的那收容纨绔子弟的金鹭卫都给带走了。
这一次,她还是要继续去平边关,不过目标却是北方――北方一直说是向大渊称臣,但却各路人马蠢蠢欲动,她是不能留下这个隐患的。
且她在各地建的书院,总不能不给北方建几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