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才貌双全(03)
邺城是北齐的都城,在现代属于北方城市,漳河流经邺城郊外,在北齐境内是除洛阳城以外最为繁华的城池。
上次皇后寿宴,芳菲都是乘坐马车往返,对于城中地形她是完全不熟。
所以许愿说西街繁华,想去西街逛逛,芳菲也正好不知该去哪里,便听从了许愿的建议,跟着她在城中大街小巷兜兜转转。
“这就是你说的西街……繁华?”
芳菲站在大街中央,看着面前这条长街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条街确实很宽也很长,街边也有店铺,但是人着实烟稀少,来来往往看不到几个人!而且街边的店铺也很少,路边基本都没有摆摊的!这能叫繁华?这简直叫荒芜好嘛!
芳菲无语地睨了眼许愿,抿着唇极力隐忍想拍她的冲动。
许愿讪笑着挠了挠后脑勺,伸手指着前方:“要不我们再往前走走?也许……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景象呢。”
“好吧……”
来都来了,芳菲还能怎样。
就这样跟着许愿百无聊赖地走了一段后,街边的巷子里忽然传来了阵阵读书声,而带读的人声音清朗嘹亮,似水如歌。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芳菲蓦地停下脚步,仔细聆听。
这声音好耳熟啊,犹如清泉之声,让人听了就莫名地心旷神怡,而且这人念的诗也是芳菲熟悉的,正是楚国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
想当年这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一度被芳菲喻为座右铭嘞。
“咦?那有一间学堂!”
许愿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新奇地指着巷子里的一座房屋。
学堂?难怪会有人在这念书。
不过芳菲倒没有许愿那般激奋,民间有学堂就像现代有学校一样,没什么好稀奇的,除了他们的读书声更加悦耳以外。
芳菲正欲转身走开,就听见许愿试着问了句:“要不我们去看看呗?”
“这……”
“走啦走啦!”
芳菲刚想回一句“这有什么好看的”,许愿就已经不由分说地挽起她的胳膊,拉着她往读书声传来的方向走。
凭芳菲的直觉,许愿这兴奋劲的来由绝对可疑,遂半推半就地跟着她来到了那间学堂外。
走近一看,这学堂还不小!从窗口看进去,可见有几十名童男童女坐在书桌前,捧着书卷摇头晃脑地朗诵着,神情认真专注。
芳菲的目光再往前移,忽然看见讲堂之上,一个清俊的身影翩然映入眼帘。
那人眉眼温和,声音清润,在这炎热的夏日里,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清风猝不及防地吹进人的心田。
“宋玉?”
芳菲直接惊呼出声,但好在她的声音一出口便被洪亮的读书声淹没,这才没有让那人察觉。
手持书卷长身玉立,举手投足间皆是温文尔雅的君子风范,还裹夹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他今日着了一身广袖青衫,如墨长发配着青色发带,飘逸又清雅。芳菲情不自禁就想起了方才在许愿折扇上见过的翠竹,还真有那么几分“竹”的高雅与坚毅,再扭头看向身旁的许愿,她双手握着折扇,视线紧盯着讲堂之上的宋玉,眼睛里流光溢彩堪比天光。
芳菲突然就有所了悟,一边摇着折扇一边低笑道:“小愿儿,原来你的心思在这啊,难怪这么想出府,还诓骗我说是想来逛街的,这会暴露了吧?”
芳菲毫不留情地戳穿了许愿,虽然是在笑她,但语气里并无嘲讽之意。
芳菲早就感觉到许愿期盼出府,是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她一时没能识破;此时见到教学的宋玉,又看见许愿那藏不住欢喜的眼神,芳菲瞬间就明白了。
宋玉在兰陵王府进修了好些天,兰陵王为了能让他的文采用到地方,便派他去城中学堂教学,顺便也挣点钱。
芳菲原以为宋玉的认知会与这个时代相差很大,毕竟中间隔了五六百年,人间早已翻天覆地。但她没想到的是,宋玉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此强大,短短几日的时间,就已经完全掌握南北朝时期的风俗文化!
学霸就是学霸,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大佬啊。
呃,好像又跑偏了……
现在芳菲应该紧揪这小妮子诓骗她一事,遂集中注意力盯着许愿,等待她的辩解。
很快,她的辩解就来了。
“我……我没有!这只是路过……路过而已……你别瞎说。”
嘴硬得跟石头一样,可是许愿的眼神却慌得跟个小憨憨一样,目光像是被烫到了一样闪烁着无处安放。
“呵……”芳菲轻笑一声,眼睛里尽是“我都懂”的神色。
她也没再逼问许愿,毕竟这小妮子太害羞了,不能逼太紧。正当她笑呵呵地转动视线,重新看向讲堂上的宋玉时,他刚好抬眸朝这边看过来。
“啊……”
许愿低叫了一声,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蹲下身,躲在窗台之下,而芳菲就怔怔地站在原地与宋玉对视。她知道这种情况很尴尬,可她也不想像许愿那样做无谓的挣扎,毕竟宋玉眼不瞎,反应也不慢。
他稍微一怔,嘴型逐渐成“王”字形时,芳菲赶忙抬起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