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算计 - 奉旨躺平,吾乃大唐赵继业 - 二八嘉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5章算计

“什么?五十文?”听到下人带回来的消息,郑庆功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想要鱼死网破吗?”

五十文,他们咸阳府的制造成本都下不来,结果对方竟然还能以此价格售卖。如果让对方继续卖下去,那还得了?可以想见,这衣服不久后就会人手一件,那他们自己的衣服可怎么办?

“这是恶意竞价呀。”旁边一人说道,“府主那边不管吗?”

其中一人回答:“府主早就不管了。而且从孙宏礼进入咸阳府开始,府主就没插手,现在更是这副姿态,明摆着不想管。所以这件事还得我们自己来处理。”

另一人又道:“而且据刚得到的消息,我们在朝廷中活动,参林远图的折子都被压了下来,是那位老御史大人出手的。”

听到这儿,郑庆功的脸色更加难看。这意味着林远图发起这轮行动已经做好了全方位准备,从朝廷到御史这儿都有他的人,可以说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要么让林远图推进他的计划,要么自己这边想办法,不能让孙宏礼将他的商品倾销开来。

可走到这一步,闹得满城皆知,现在再想阻拦他售卖,就只有再去和他谈了。只是这样明显就落入了下风,上门的不是好买卖,他可以想见,如果这次去找孙宏礼,肯定不会有好脸色,关键是收购价格怕是也要水涨船高了。

另一人劝阻道:“大哥,不能让他们这么卖下去了,不然我们的货怎么办?”

这句话让郑庆功心头一紧,事情大家都明白,无论如何不能坐视不管了。

“去,马上派人去和孙宏礼接洽,邀请他到西凤酒楼商量事宜。”

另一边,孙宏礼的舞台前放了一个大牌子:每人购买两件,不得重复购买,价格五十文。

购买十件一百文,二十件两百文,三十件三百文,以此类推,一直到一百件,每件一两银子,达到这类丝制品的正常销售价格为止。

很多人被这个大牌子搞懵了,按照正常商业逻辑,不是应该买得越多越便宜吗?怎么到这儿买得越多却越贵了?

其实很多底层百姓没看出其中门道,但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者。

因为虽不能重复购买,但每人两件购买权,每件五十文,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家里有余钱的都会让家人来购买。

但其中一些经商的商人却悟出了其中玄机,这门槛其实是为那些投机者准备的,甚至是为了后面最大的对手准备的。

现在城里已经有消息传开,孙宏礼拉来了几艘大船的丝织品,数量惊人。虽然这些小商人会消耗一些,但那只是小部分,谁能把这些产品全部吃下?答案显而易见,目标直指郑庆功。

而且如果他们选择找更多人来排队购买,但那也是杯水车薪,反而会替孙宏礼做宣传。做商业买卖有个共性,购买者越聚越多时就会形成人传人的现象,到时候只怕会造成满城轰动,那时候想阻止都阻止不了,那是全城百姓的呼声。

但如果他们想全部买下,选择更高价格的丝织品,又有购买数量限制,可以说精准地限制了郑庆功这些商人想进行的后续行动。

此时,在一座庭院中,本地小商人代表已经先一步和孙宏礼接触了。

“孙兄,这一次我们要采购两千件,孙兄可否让利一些?”小商人团体的代表试探地说道。

孙宏礼手指敲击着桌板,没急着开口,只是淡淡看了这小商人一眼,“你是代表你自己,还是你后面还有其他人?”语气不咸不淡。

那商人回答:“不瞒您说,几个好兄弟信得过我,就派我来和孙老板谈。”

孙宏礼“哦”了一声,“两千件太少了。”意思很明显,如果数量太少,他是不会卖的。

事实上,这些小商人来之前就商量过。虽说郑庆功已经警告他们不要买孙宏礼的丝织品,但商人都是逐利的,尤其是利益很大的时候,如果不抄底那就是傻子,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郑庆功的警告又能怎样?大家凭本事做买卖,这笔买卖不赚可就亏大了。

那商人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两千件已经是我们这些小商户能承受的程度了,如果再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