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渤海大汉,了解下
河水悠悠,画舫船很快到了行乐坊这里是凉河郡十坊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市坊。
里面大小酒楼已林立,秦楼楚馆众多,为本郡富人流连之所,名副其实的销金窟。
春风楼。
今天的春风楼生意格外的好,上下两层都已经坐满,尤其是2楼的雅间儿,确是来了大人物,伙计们不时往楼上跑,小心的伺候着,生怕大人物一个不高兴会给春风楼带来莫大的麻烦。
楼下的食客很多,各自交流着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等着自己所点的菜肴能够快些上桌。
这本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幕,不过此时却出了点意外。
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许是第一次来这春风楼,不了解这里的情况,等了许久也不见上菜,心中不免焦躁。
想着这小二厚此薄彼,只顾着楼上的顾客,却不管楼下人的死活,他越想越气,忍不住想在这春风楼里大闹一场。
只是他这个念头刚起,一股奇特的味道就从大堂四开的窗子透了进来,恩?!有点想打喷嚏。
以至于一屋子里的人头暗暗吸动着鼻子,找寻着味道的源头。
有些老食客认为这菜是春风楼自己所做的新菜肴,只是还没有上新。
也有鼻子尖的仔细一嗅,却发现这股味道不是来自春风楼之内。
尽管楼内各式菜肴的味道混在一起一起,很难辨认,但是这种麻辣的味道却确实相当突出,任何其他的菜肴都没法掩盖。
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这是什么菜啊?麻辣香中还有豆豉的酱香。这菜要是这么做岂不是毁了好食材。
豆豉在唐朝的吃法还是很单一的,最初的时候被用来行军打仗用,因为易于携带就着饼子就能吃,很受军士的喜欢。
后来胡饼的广泛流传才让豆豉酱在民间推广开来,但是它的应用场景依旧很窄。
多是用在大酱汤或者熟炸之上。
还有这股强烈的麻椒味,只有西南边陲的蜀人才会喜吃,在这江水玉秀的南越之地河鲜时鲜满地,谁会这样做?
这是一种特别的香。
有人朝窗外看去,远远的看见一艘画舫船向他们这边驶来。
对,这股麻辣的味道,就是从舫船上传出来的。
大汉是个急性子,本来就肚中空空,闻到这股味道如何能坐的住。
一个箭步冲到了门外,那股奇异麻辣鲜香更加浓烈,像是直接灌进了他的鼻子,让他欲罢不能。
很想尝一尝啊,他的喉头不争气的动了一下。
大汉忍不住问道,“喂,船上的,你们做的什么吃食这么香,馋死俺了”开口就是一口大碴子味,中气十足。
明刚刚喝完一口酒的孙承祖兴致正浓,扭头就看见了这个大块头。他撇了撇嘴:“你又吃不到你管我们做什么”
大汉听到这目中无人的口气顿时眼珠子一瞪,他那个火爆脾气顿时就暴发了:
“妈了个八子,小白脸儿嘴还挺横,俺是问你做的什么吃食,没让你说屁话”
“再乱逼逼,俺拍碎你的脑袋。”说完沙包大的拳头猛然攥起,整个人如同一头人形凶兽,充满了爆烈的气息。
孙承祖心下咯噔一下,行走江湖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什么人是蜡枪头任凭欺负,什么人惹不得,他是门清。
这个汉子看起来粗人一个,可是这家伙分明是外松内紧。
表面上是莽夫,身上的肌肉却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周身六合统一,只待一言不和就会打出雷霆一击。
眼前的情势有些骑虎难下。
赵继业很明白接下来該做什么,他知道孙承祖拉不下来脸认错,可继续僵持下去难免擦枪走火,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人。
想到这他忙插话打起了圆场,
“这位豪侠我们做的是烤鱼,是道新菜,味道还不错,就是所剩无几,无法请豪侠上来品尝,实在遗憾,还望海涵。”
赵继业姿态放的很低。
大汉看了一眼,那奇特造型的烤鱼物件,里面确实只剩下了一堆鱼骨头,虽然味道很香,但却只是剩下了残羹。
鼻中重重哼了一声“你这小哥倒是会说话,比那小白脸子会做人,今天就算了。”
说完头也不回,走进了屋中。
孙承祖气的有些牙痒痒,但也无可耐何。
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虎虎那些公子哥还行,真遇到练家子一船人绑在一起都不够看。
食客们经了历刚才这一慕,都很自觉的离他远了一些,这位爷一听口音就是勃海过来的,北蛮子惹不起。
奶奶的,吵了一架回来还没上菜,这还真是店大欺客啊。
大汉彻底没了耐心,狠狠的拍了下桌子,整个1楼大堂似乎都轻微震颤了一下,瞬间所有还在吵闹的人全部安静下来
“大汉粗着嗓子暴喝,
“小二赶快死来,老子的菜怎么还没好?再不上菜,老子定然砸了你的春风楼”
小二吓的有些懵,心想我招谁惹谁了,今天怎么个个都是爷,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