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四月初五,宜远行
捏着手里的银子,回过味的方匠心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不怪方老板见识少,打铁打了半辈子,哪见过赵继业这样的。
五两银子在这个时空的大唐是什么概念呢?
换算一下就是一两银子可以买20石大米。
一石米是59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将近2400斤的大米,五两银子就是12000斤的大米。
在直接点一个五口之家,按每天消耗5斤米计算,一年也才消耗1800斤,这样说够就直观了吧。
这放在谁身上,谁都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巨大的馅饼。
方老板因此对这件事非常的重视,连忙把还在铁室忙碌的两个儿子叫了出来。
两人不明所以,眼下正是最忙的时间。
还有七口精钢宝剑需要打,那是城里的贵人早就订好的,崔的很急,这个时候不抓紧挥大锤,叫他们出来干什么?
旁边的赵继业看到他们就是眼前一亮。
从他们掀开帘子出来的那一刻,一股热辣的燥火之气就迎面扑来。
他们上半身全部袒露,下身只穿了短粗布麻裤和一双麻鞋,这样的装备当然是为了打铁时能够更好的施展拳脚所配置。
两人身材不高1米6左右,但是全身肌肉隆起紧贴像一副金刚铠甲一样充满爆炸的力量。
虽然没有看过他们真正打铁,但也知道绝对力量雄浑。
有好多人会误解,认为身体强壮高大,力量就会很大,当然这也是部分事实,不能排除这一点。
但其实有一部分人虽然很精瘦,但是他们的肌肉爆发力确是极其强悍的。例如李小龙,就是寻常高他一头的人,对战起来都不是对手。
这可是实打实靠水磨功夫熬出来的肌肉,是一锤一锤敲打定型的,力量耐力自不是健身房里靠着撸铁和蛋白粉长出肌块的人能比的。
尤其是他们还处于壮年之姿,肌肉韧性无比,恢复速度也快。
虽然铁匠在大唐王朝算不上什么高贵的职业,但是他们如果能参加军武粹练一番,绝对可以很快出类拔萃。
这就是身体禀赋强健带来的好处。
唐代著名猛将尉迟恭,原本就是铁匠出身,后来被李世民相中,入得军中一路厮杀成了开国大将,不可为不称之传奇。
试想他若没有在铁匠铺中磨下来的底子,他果真会在军中大放异彩吗?
方匠心指着眼前的赵继业介绍给他两个儿子
“你们两个记住,这位赵小哥赵公子是我们家的大贵人,他要在店里打造10口铁锅,说着他一直墙角放着的铁火鉴,就是那个东西”
“赵小哥已经付了定金,所以你们两个,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不能有丝毫懈怠。”
两人对视一眼瓮声瓮气地回道“知道了阿爷”
方匠心又把两人介绍给赵继业,说着他手指脸色黑一些的说道“这是老大方虎,店里锻打都是他来把关。
这个,是老二方豹,精细錾刻都交给他完成。
赵小哥放心,如果以后你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都可以交给他们来做,包您满意”
显然对于儿子的能力,方匠心还是很自信的。
“行了,你们回去忙吧,贵人们着急,都给老子卖卖力气别他娘偷懒。”方匠心挥了挥手。
方匠心这明显就是炫耀,可是赵继业反倒觉得理所当然,换作是自己儿子出色,他也显摆。
“怎么样,我的这两个儿子打铁绝对是好手,那边刀剑铺里的唐刀都是他们合作完成的”
赵继业点点头,夸赞道“方老板的儿子,依我看有龙虎之姿,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既然他们还会雕花錾刻,那么就请他们在铁火鉴上雕些禽鸟飞兽增加美感,这样区分高低档次更好卖。”
方匠心激动了,这他马就是我失散多年的亲生兄弟啊,就是豪横。
作为铁匠铺掌舵人,多年的打铁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必须做点什么让金主加深印象分才行。
眼睛一瞟,他便有了主意,这件东西完全可以再改进一下。
方匠心沉声开口道,“方小哥既然对这铁火箭有了新要求,那我老方也就锦上添花一回。
其实铁火鉴可以加装一个篦子,变成悬空结构,底下放灰盒,外面则改风口为风门。
这样就能够及时的控制风量,改变供火大小,使用起来会更加顺手”
赵继业闻听感到惊讶,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见识也这么强大,看来是他小觑古人了。
虽然他们不懂什么现代物理化学知识,但是他们的经验却是很宝贵的传承。
就比如这一个小小风门箅子的改进。
随手为之的事情,却可以大大的便利使用者的感受。
只有他们觉得好,产品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这就是优秀匠人和普通匠人的差别。
赵继业拱拱手“那就劳烦方掌柜了”
说完又将一锭银子递给了方匠心,这件事情就算有了着落。
方匠心眼冒红光豪气干云道“赵小哥放心5天之后,便可来取铁火鉴,保证完成。
我方某人就喜欢赵小哥这样的朋友,以后记得常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