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五大当家 这是我同他之间的暗语
敦煌城外大雪压境,天寒地冻路难行,而城内一片年关腊月的喜庆之景。
一行人在城中飞天客栈等了三日,却只迎来了舒池朗一个人。
舒池朗掀开山羊皮门帘,入屋抖了抖身上的积雪,只见李玄玄、江秋白一行就在客栈一楼等着他。
李玄玄已经迎了上来,“池朗,怎么只有你一个人?阿蒙呢?”
舒池朗拱手,算是见过公主。他疑惑的看向江秋白,“秋白没说么?”
江秋白摇头。
李玄玄发觉不对,“怎么了?你们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舒池朗只好说:“几月前,我和阿蒙到了鄯州,一路跟随当年粮草的路线朝西走,入了敦煌城。想来你们也发现,北祁山匪同这粮草有莫大的关系,但是我们盘桓了数日,没能找到那山寨在何处。朝廷一直有剿匪,但是一出玉门关,山高路远,根本找不到山匪的踪影。后来发现这山匪不单倒腾米粮,还以贩卖奴仆为他们的营生。阿蒙就心生一计,将自己化作奴仆模样,卖了进去。”
李玄玄忙问:“你什么意思?然后呢?他怎么了?”
舒适朗试图安抚她,“只是没了联系。但……但阿蒙他,他那么聪明……”他自己也安慰不下去了。
李玄玄真的着急了,她不远几千里,来这里寻他的心上人,竟只得到他失踪的消息,“只是?”
她顿了顿,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着急,“官府呢?你们派人找了么?”
舒池朗道:“玄玄,你不要着急,听我说。”
“好。你说,我听着。”她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阿蒙进入了那个山寨,偶尔帮那些人进城跑腿。他曾送过消息。最后一次就说,他在山寨里遇到了白野望和裴琳芝,他定要把这两人救出来。而后,就失了联系。”
李玄玄后退了两步,呆呆的坐到了椅子上。她努力说服自己,阿蒙那么聪明,他一定没事。她一路控制自己的担心,一路还要拼命去想如何寻阿蒙。
屋内忽然安静下来,以李玄玄对宋清尘的了解,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失去联系,想来山匪在山中,通信不便。她问道:“那你等了这许久,可有什么其他奇怪的地方么?他来不了信笺,可是会送来什么信物之类呢?”
舒池朗摇头。
飞天客栈里负责买菜的蔡阿翁走了过来,这几日大雪,客栈没什么人,他便寻了清闲去街上遛弯。他入屋将手中的书卷放到柜台,“掌柜的,这大雪天,还有佛教信徒在发经书,我觉得他们也是不容易,便拿了两个,没准有客人愿意看这经呢。”
掌柜笑哈哈:“蔡阿翁,你果然是不识字的。这是《道德经》,不是佛经啊。”
李玄玄听到“道德经”三个字,眼中生了一丝亮光,“什么经?”
掌柜见她感兴趣,忙说:“《道德经》啊,这位小娘子若是感兴趣,拿去便好。这边都是商路上跑生活的商人,这一去千里啊,好多还没赚到钱,就一命呜呼了。所以一般能衣锦还乡,赚了些钱的人,都愿意印些经啊,书啊,什么的,当街去发,就当给自己积攒福报了呢。这估摸着也是哪个富贵发了财的人,在这积德呢。”
李玄玄拿过《道德经》一看,心里已经有了几分把握,因这《道德经》是蓝色封页,七孔,红线。她微微一笑,对身边的人说道:“云执、元郎,问问蔡阿翁,这些人在哪里派发《道德经》,你们去跟发经文的人聊聊,他们的主人家,为何发这些?”
江秋白和舒池朗,互看一眼,不甚明了。
李玄玄低声说:“定是阿蒙让人发的。这是我同他之间的暗语。”
果不其然,天快黑的时候,云执和元郎回来了。
元郎知晓《道德经》里公主和宋公子的暗语,笑着说:“我去的城北,发这《道德经》的是个小孩,说有人给他银钱,让他派的。说他家主人将要大婚。”
“可有说,在哪里大婚?哪日大婚?”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不知在哪里,那孩子并不知晓,我跟了他许久,没有去再找什么人,只是自己回了家。”
李玄玄转头问:“云执有什么收获?”
云执说道:“我去的城南,原因一样。那小孩运气不好,没发完,就去了破庙。我偷听了一会他同庙里的老和尚聊天,说雪停了之后,要出城去趟山里。”
江秋白问道:“舒公子来此处,可去寻过此地的官吏?”
舒池朗点头,“我说过来找朋友,此前去拜见了县令。我旁敲侧击了一下那唐县令,他倒不是不作为,而是这山匪在这一带许多年了,他们也不打砸抢烧,也不做什么特别大的坏事,反倒是跟商人差不多,做些买卖。之所以叫山匪,因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的,而且做的买卖都有点刀口舔血,富贵险中求的样子,比如往突厥、波斯运个货啊,诸如此类。”
“显然这山匪是在低调行事,眼下见他们就开始倒卖军粮了,不知道的地方,不定干什么营生呢。”
舒池朗问道:“眼下该怎么办?”
李玄玄扫了一眼他眼前这几个人,长安小公子舒池朗,吃喝玩乐哄女人才是他在此地的长处。鄯州刺史江秋白,算半个本地人,对当地情况应该比其他人强一点,还可拉上官府。元郎过于耿直,但是武艺高强。云执机灵善变通,也有些武功。她在心里琢磨,该如何将这个一众人,更好的利用起来。
李玄玄拉着几人,商量了一下,之后让他们分别去做准备。
舒池朗以寻吃喝玩乐的玩伴为由,让唐县令引荐了城中世家富贵子弟,将这附近黑白两道各种营生了解个遍。还寻了人,扬言要同北祁山匪做生意,贩卖丝绸。
云执去接触城中三教九流之人,探听北祁山匪的事情。
江秋白去敦煌府衙,调派人手,随时准备剿匪或者营救。
元郎则留下保护公主,随时等待其他三人的消息传回,另做打算。
十日后。
众人相聚,元郎查看房外无人,关了门窗。
李玄玄摊开敦煌地图,“这边以北,是北祁众山脉。北祁山匪肯定是藏在其中,只是大雪封山,山高险峻,我们进不去,那他们也出不来啊。所以一定有什么捷径或者密道,便于山匪出入的。你们看,北祁山西边是沼泽,南边是流沙,北边挨着城门,若有密道,只有可能是北边或者东边。”
江秋白点头,“这东边是莫高窟,都是些匠人凿佛龛,周遭是沙漠,地广人稀,很有可能。”
“嗯,若我是山匪,将心比心,若要便宜形势,那定要有两条捷径可走,一处通往城内,即便困在城里,可以脱身。一处就是老巢对着莫高窟,若困在山寨,可以遁到莫高窟再逃跑。”
舒池朗若有所思,“公主,你的计划是不错,可是总不好把你搭进去啊。”
“你放心,元郎会一直跟着我,你总该信得过元郎的武艺才是。”
原来他们商议的计划,就是跟随去北祁山的胡人舞团进山寨,江秋白在外调兵守住可能的出口,而后随机应变。以羌笛吹出的雪鹰声为记,里应外合。而舒池朗并不放心李玄玄涉险,万一宋清尘没找到,反倒把公主弄丢了,他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担待不起。可是再三劝说,亦是无果,只好放弃。
他们早前就猜测这北祁山匪与巴彦有些牵连,直到打探到山寨里的五大当家要大婚办宴,但只要胡人舞团,便已确定个七七八八了。若是大唐人,他们不信任,若是舞团里都是胡人,不管是突厥,还是吐蕃,总归都是外邦,在大唐地界多少会有些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