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破邺城
从入夜开始,到天色发亮,总共也不过五个时辰的样子。毕竟现在是夏天,天亮得快。
所以魏延和黄忠都觉得,就算能够及时赶到邺城,只怕也天色大亮了。
这十几万人,就算训练有素,同时从海船上下来,也得花费好长时间。
除非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能够赶到邺城附近,然后下船,这样才能够在当天就发起进攻。
不然等到第二天的话,说不定就会有什么消息传来。
可是让黄忠和魏延都没有想到的时候,天还没亮,船队就赶到了邺城附近。
“这风顺得也太顺了。”魏延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黄忠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太吓人了,这一晚上,风就没停过。
而且都是顺风,船队往什么地方开,风就朝着什么地方使劲。
这让船队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了何止一倍?
各级军官开始利用这一点加油打气了。
“此乃上天的庇佑。我们少使君可是光武大帝钦点的,下来拯救苍生的!所以连风,也这么帮我们!拿下冀州,定鼎天下!”
在军官们的助威之下,士卒们一个个血脉喷张,他们本来就是纪律性极强的精锐,加上这种堪称神迹的加持,让他们的士气,更快的暴涨。
下船的速度,比平时训练的时候,都快了许多。
原本海船上的战士和马匹要下船的话,一般得一个时辰的样子。
毕竟一艘船上数千人,加上战马——最主要是战马,一次只能放下来几十匹,还不能随便加快。
然而这次的速度,却比之前还要快。
等船上的大军都下船之后,天色还没有彻底的放亮。
“我们不用着急,等邺城的城门彻底的打开之后,我们再准备发起进攻。”刘铭微笑道。
因为来得毕竟还是有点晚,所以孙策取南皮的做法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樵夫们一般天还没亮就已经在城门外等着了,也是孙策半夜就到了南皮城外,这才能够将樵夫们都中途拦截住。
不过就算没有人先抢城门也不要紧,假冒商队这种事情,谁都会做。
等邺城的大门彻底打开了,随便堵一下,想要关上,那就难了。
这样的大城,城门也是极其厚重的,不管是打开还是关上,都不那么容易。
取下这样的城池,很困难,可是一旦城门大开,要取就不算困难了。
“贤婿,到时候城外的,我来对付,城内的,就靠你了。”吕布来到刘铭身边,然后笑着说。
他那数万骑兵虽然是用来四处奔袭的,然而现在先取下邺城,有一个稳固的后方,骑兵才能够在后面驰骋啊。
而且对付邺城城外的那些士卒,骑兵当然是有效的。
邺城作为袁绍的大本营,他放了足足五万士卒在这里,一般情况下肯定是足够了,三子袁尚为主,审配在城内协助,城外统军的则是大将张凯,而且邺城离官渡前线不算很远,来来往往的军队也不少,算得上是稳如泰山。
袁绍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很稳妥的,就连田丰沮授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可是谁能知道会有人通过大海和漳水,运送了十几万精锐过来呢……
确实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战争了。
就别说邺城内部,看似毫无问题,却是千疮百孔。
邺城是个商业很发达的城市,所以有不少大商人,都是住在邺城内的。
而在今日,就有四个商人,带着他们的家丁和车队,准备出发了。
这些商人来历各不相同,做的也不是一样的生意,所以分别是从四门离开的。
他们的车队很是庞大,东西也很多,当然,交的税也不少。
所以把守四门的军官,把原本只是半开的城门,都全部打开了,让他们进出。
很巧的就是,这些商队,在过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同时都有马车翻了,马车上的箱子什么的,翻了一地。
商人们一边道歉,一边塞钱,一边让自己的家丁快点收拾。
注意力都被他们吸引了的军官们,没有注意到,在远处,尘土大起!
四支骑兵,从四个方向,同时加速冲了过来。
如雷的马蹄声传过来的时候,这些骑兵,距离城门已经只有数里的路程了。
当守城的军官们准备关上城门的时候,原本谦卑的富商和家丁们,就变了脸色。
他们从车上各处,都摸出刀盾来,在城门处,就是一顿砍杀,还有那孔武有力的,手持利斧,直接就砍断了连接着吊桥的铁索!
虽然城门处的袁绍士卒开始了反扑,可是那些家丁明显都是训练有素的,一个个死战不退。
邺城的四门,都充满了喊杀声,血溅得到处都是。
他们需要支持的时间并不长。
在城内的驻军作出反应之前,四支骑兵,几乎是同时接近了城门!
黄忠、魏延、邢道荣、霍峻,四名荆州降将,各率一军,纷纷冲到了城门前!
然后他们迅速下马,整队,冲进了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