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脆皮香瓜是一道很家常的菜,自然不可能出现在皇子阿哥的府里,更别说皇宫了。
因为武玉对脆皮香瓜的大吹特吹,福晋等人也生起了几分期待,都期待着晚上的那顿迟来的晚膳。
也算是这辛苦赶路中的一点甜吧。
今日一行人运气倒是极好,趁着夜色他们进入了天津卫,住进了里面的驿站。
驿站在古代有两种用途,一般是传递各种情报消息,以及供朝中官员出差落脚休整之用。
到如今,全国上下已经有了一千多处驿站。驿站的历史也非常久远,久到周朝便已经开始存在。
而这么一个庞大的中转点体系,完全是由国家来财政来支持,故而占地虽大,但设施简陋,饭食也极为清减。
等一行人住进去后,唯一的好处就是有了路上难得的热水可以洗漱。除此之外,吃的是薄粥配小菜,唯一的肉菜还是当地特产的小河虾。
不过驿站的人想来每日做饭只够吃饱便可以,那小河虾炸的又焦又干,刚一入口多嚼两下便会让人有些嫌弃的皱起眉。
也不是驿站不想好好招待他们这一行人,毕竟这些人虽然没有表露真实身份,但一个个看着就气度不凡,一看就不是简单之人。
饭实在是因为驿站的油水本就没有多少,朝廷的拨款又卡的极严,便是他们自个也是日复一日的清粥小菜呢。
驿站的人也很难,谁不想抱大腿呢,可是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
不过,出来时贝勒府带出来的六辆马车之外,太子那边更是足足带了八辆,上面也备着府中之人经常吃的食物,并不必在乎驿站的物资匮乏。
好不容易坐了一日的马车,终于可以休息下来,可福晋等人只喝了一碗清粥,便不再动了。
实在是,太太太太没有胃口了。
武玉将脆皮香瓜的制作方法交给了福晋身边的夏清,她也没想到福晋身边的夏清也是一个隐藏的厨艺高手。
这话是福晋告诉武玉的,听说福晋幼时曾随家人去过外地,故而也知道这出远门的不便之处,所以特意将夏清带上了。
脆皮香瓜的制作方法很懒人,只需要将切好的香瓜在面粉和淀粉混合后的面糊中裹上一圈,然后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可。
武玉歇够了,趁着夏清在炸香瓜,便去放东西的那辆马车上转了一圈,摸了几颗有些蔫哒哒的西红柿。
这时候西红柿还不叫西红柿,而叫番柿。番柿又名六月柿,如今正是六月,刚刚成熟。
只不过,武玉他们走的时候,庄子上的番柿只熟了一小部分,庄子上的人捡好的挑出了一小筐,送到了贝勒府,临走时便也顺手塞到了马车上。
武玉昨个在苏培盛张罗着让人收拾带出来的肉类之时隐约看到过,当时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武玉将几个番柿洗过之后,嘴里叼了一个,剩下的都交给夏清。她让夏清将番柿去皮后剁成酱,在锅中熬煮,制成带有微咸酸甜的番茄酱,然后将其淋在刚炸出锅的脆皮香瓜汁上。
那脆皮香瓜的火候极好,炸的金黄金黄的,红艳艳的番茄酱浇上去,一下子变让人眼前一亮。
这会儿福晋等人都咸鱼摊在屋子里。
“也不知道武妹妹说的脆皮香瓜什么时候能好,刚才喝了那一小碗米粥,总觉得还差了些什么。”
福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如是说道。
想自己以前也是一个小鸟胃,一日三餐随便吃两块点心也是尽够了。
只是和武妹妹混在一起后整个人便好像食欲大开,便是秋落为自己更衣时都说下一季做的衣服要稍稍放宽一寸了。
不过,福晋倒没有自己长胖的危机感,她可以看到镜中的自己气色是一日比一日的好。
这就够了。
李氏也是叹了一口气:
“武妹妹也是的,要做什么都交给夏清那丫头去做就是了,怎的还要跑去厨房盯着也不嫌热的慌!”
宋氏温言道:
“武妹妹在车上都睡了那么久,也该活动活动了。刚才我让青莲煮了一壶酸梅汤,放在后头的井里吊着了,到我妹妹回来想必温度刚刚好。”
福晋/李氏:“……”
失策了!
她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在这炎炎的夏日,给武妹妹准备一碗被井水浸过,冰冰凉凉的酸梅汤呢?
“宋妹妹没往日在府中倒不显什么,如今出来我倒发现宋妹妹真是个心思灵巧的人呢。”
福晋缓缓地说着,自出府之后自己和李氏可是在宋氏身上吃了两回亏了。
不过,反正都是为着武妹妹考虑,倒也无伤大雅。
“就是说!宋氏你往日但凡把你现在用在武妹妹身上的心思,分到爷的身上,说不定早就有孩子了!”
李氏这话一出,房间里的氛围瞬间凝固住了,福晋司自己生过弘晖之后,看穿了胤G的无情,只垂下眸子,抿口茶水不做任何表态。
而宋氏也是微微一顿,一语不发。
而就在这时,武玉和夏清带着做好的脆皮香瓜来了。
夏清将提着的膳盒放在了桌上,打开盖子取出了炸了一整盘的脆皮香瓜。膳房离这里并不远,这会儿,脆皮香瓜的表面油还有些滋滋作响。
这会儿的番柿是纯绿色天然无公害的,番茄味道也极浓,刚一开盖子那浓郁的酸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下意识的就咽了一下口水。
“真香啊!”
福晋凑过去闻了闻,然后就拉着武玉坐下。
李氏也没忍住,咽了一口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