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 华灯初上 - 丁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华灯初上 >

第36章

告别长川町后,a大师生一行先到东京,在z大师生的作陪下参观了z大校园,然后礼貌作别。接下来的9天里,他们会先绕着东京一圈逗留几日,然后往西到大阪逗留几日,最后在再返回东京乘飞机回国。苏然其实对这个行程有点疑问,为何不从大阪的关西机场直接回国,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东京的成田机场机票便宜。

是的,这趟交流活动由于是官方出资,学校尽量能省就省。就像他们的住宿,也是定的青年旅社――上下铺、男女混住,一间30人。苏然从来没有住过这样的旅馆,生平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混住一间。惊讶之余倒觉得很新鲜,虽说有很多不方便,但至少――至少陈焕庭也和她在同一个房间。

这种感觉就像是为了“拥抱你、我拥抱了整个班的同学”。即使苏然心里并不想这样承认。

虽说是住在一个大房间,但是男女还是划分了区域,每个人的床铺都有保护隐私的帘子,拉起来就是个人的小空间,插座、台灯、活动小书桌一应俱全。苏然躺在床上玩儿手机,相机放在一旁充电。她给苏凌霆发了几张自己在长川町的照片,最后一张是她在台上汇报的样子。过了五分钟,苏凌霆电话打来,父女俩说了几句,苏凌霆问苏然沈睿买的是几号的机票回国,苏然脑子空白了一下,敷衍了两句便说了拜拜。

挂了电话,苏然给沈睿发了条信息:我们学校和z大合作有个workshop,在日本调研学习20天。

信息发送便石沉大海。苏然也早已习惯,她和沈睿的信息向来都是朝发夕回。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往往第一眼看到后便撇至一边,单方面默认“已阅”,过了好几天才想起回一下,或在者干脆算了。

至于那封邮件,她没有和沈睿提起。

无聊地刷了会儿朋友圈,手机电量告急。插座被相机充电占着,她拿出充电宝,没想到充电宝也没电了。她轻轻敲了敲上铺的床板。

黄敏敏从帘子里探出头,压低声音问道:“干嘛?”

苏然也拨开她的帘子,小声问道:“你在用插座吗?”

黄敏敏说:“没有。怎么啦?”

苏然把充电宝递给她:“帮我充电,我在充相机。”

“好。”

“你充电宝呢?”

“我的手机在用。”

“哦,好吧。”

房间里已经熄灯了,而且还住着别的旅客,她们讲话都很轻,像地下党接头一样。苏然缩回帘子后,在床上呆坐了一会儿,直到短促的电音再次提示她手机电量不足。

她用最后的电量给陈焕庭发了消息:睡了吗?

陈焕庭:还没。

苏然截了个屏发给他。

陈焕庭:手机没电了?

刚刚收到,手机就自动关机了。

苏然看着那个黑黑的屏幕,抿了抿嘴。但她心里却在数着,仿佛倒计时一般,等待着。

陈焕庭比她想象中来得要快,她好像刚刚关机,帘子外面就有人走近的脚步。

“苏然?”陈焕庭在帘子外面低低地问。

“这里。”苏然将帘子拉开少许。

陈焕庭探身进来,苏然赤脚靠墙坐着。她穿着一件淡粉色的短袖睡衣,头发自然地散着,橘黄色的台灯从右侧照过来,明暗使得她的锁骨更加突出。

“手机没电了?”他问。

“你很聪明嘛。”苏然示意他一侧的手机。

陈焕庭看见了黑屏的手机,目光又移至插座,那里放着一个微单相机,相机的顶部有一个很小的闪烁的红灯,示意充电进行中。

“这个给你。”他递过来一个充电宝。

“谢谢。”苏然笑道,“你不用吗?”

“我准备睡了。”

苏然接过充电宝,按了一下开关,满格。她抬起头,见陈焕庭仍看着她。

两人都是洗漱完了穿着睡衣的状态,气氛中流动着与白天不同的微妙。

“满格的。”她说。

“好,晚安。”

陈焕庭点点头,退了出去。

苏然将手机连至充电宝,手机开机,一条微信进来。

陈焕庭:别玩儿太晚。

苏然抿唇而笑,看了两秒:我知道。

-

苏然以为这接下来的九天会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但实际上每天都像是军训拉练暴走。苏然初三暑假来过东京――苏凌霆出差到日本带着她,落地后苏凌霆去开会,孙强陪着她报了一个当地游,直到最后一天苏凌霆才抽空陪她在表参道购物。那时候的印象已经模糊了,这次交流虽然体力强度很大,但让苏然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感受到了日本。比如日本的公交车停靠站都会往车门方向倾斜,让车门与路牙的齐平,方便人上下;公共场合总会挂着一个钟表,提醒人们现在是何时;行人过马路无论有没有斑马线,汽车都会停下来安静等候,司机与行人还会点头致意――哦说到这个点头,苏然也是真心佩服日本人,不管认不认识,日本人只要面对面眼神有了接触,都会点头致意一下。以至于她内心有一个未经证实却很笃定的想法:日本人得颈椎病的一定很少,因为他们的头和脖子每天活动得太勤了。

他们在东京呆了两天,又用jr-pass去了周边的镰仓、横滨、千叶幕张。这十人虽然来自不同的专业,但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路上总是欢声笑语。苏然拍了好多照片,个人的、小群体的、大合照的,或者干脆录像。若是到了不错的景点,不一会儿朋友圈齐刷刷就会出现这帮人各自的打卡照片,然后下面又会出现相互的吹捧点赞。离开那晚他们去东京铁塔,做攻略的那名同学找错了路,他们走了好大一段安静的小路,亮灯的铁塔就在眼前,他们竟然应景地边走边唱起了梁静茹的《想念是会呼吸的痛》。

而到了大阪京都,城市褪去现代都市繁华,一股醇香悠久的历史感迎面扑来。京都是一座很安静的城市,就连红绿灯都是用鸟儿的布谷声来倒计时,生怕机械的人造声会破坏这一份古韵。到达京都的第二日,他们乘船去内海参观三座岛。岛上有很多奇奇怪怪却很出名的建筑,黄敏敏说这都是日本世界级建筑大师的作品,苏然不敢苟同。他们在其中一个小岛住了一晚,离开时,苏然却都不记得这三个小岛具体叫什么,只记得回到京都的那个下午,天色很阴,海上风浪很大。

是真的很大,他们乘坐的船在海上剧烈地起伏,有好几次海浪都打到窗上玻璃,像是要将整个船淹没。王壮壮、黄敏敏,还有几位同学都晕船去了洗手间。苏然强装淡定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外面阴沉的天,像暴风雨前夕,再看了看表,计算着到岸的时间。

“别怕。”忽然有人坐过来,对她说。

苏然回头,是陈焕庭。

“我没害怕。”她面若无事。

“那就好。”他笑了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