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三天后邱兵和文知舟先后传来消息,已经追上那两艘民用货船,很干净,都说只是碰巧在一个航线上并行了几个小时,根据他们的运载合同和航海日志来看,所说属实。
吴越利让何谨洛带着三队和维和属,跟“破敌”号沿上一个周期的航行路线跑一圈,正好两天后可以在路上接到邱兵,两个队一起跟随。
“吴处,一个周期时间可不短,两队都走了,局里人手会不够的吧?”
“也对,那你带三队跟着就行了。”
“不是,我意思是……”
何谨洛其实是自己不想去,他不是怕有危险,毕竟还有包括文蕖在内七个执行使跟着,他只是不想跟荀黎这个人打交道。
而且一想到祈嗷乖谑视ζ冢不能随意出门,一个人在家疼的时候缩成一团……何谨洛心疼得要碎掉。
可是他总不能跟吴越利说“舰长是个变态”或者“家里有个黏人又需要关爱的小媳妇所以不能离开这么久”所以拒绝这个任务吧?
况且,他对这个实验了解得最多,他不去谁去。
“好的,我去!”
只不过,祈嘣诘缁袄锾到他说要出去很久,整个人不淡定了。
“你不准去!你回来,跟吴越利说,你不去!”
“我知道得最多,我不去谁去?”
“辞职,别干了,回来!”
“换皮一年都过去了不在乎这两个月。”
“你等我,我一起去!”
“别闹,你好好在家等我,无聊可以去警局找他们玩。”
“不行,我会疯掉的!”
“听话,乖乖等我回家!”
准备一天后,“破敌”号正式起锚,上一个周期航行时间五十一天,什么时候查到线索,就能提前结束返航,查不到,五十一天后回来,找到佟源,给军方和安全局“交代”。
“破敌”号是燃油和核能混合动力载机巡洋舰,三十年前堪比小型航母。主甲板长二百七十米,宽四十二米,被战略淘汰后改造过的三层舰桥也有近二十米高。容纳四架直升机的停机坪上停着一架运输直升机。
三百五十个住舱,常驻的工作人员、随行海军加安全局在训特工不到二百人,每个人都可以安排一个独立住舱,荀黎客气地把N.E.P所有人和维和属执行使安排在了一层最好的房间内。有窗户,空间也不小。一层有二十个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可以把来客都安排上。鉴于葛云辞曾经险些被“招募”,何谨洛让他住在自己隔壁。
他们在船上做什么都没有人干预,当然他们自己也不会去做一些不知道后果的事情,不会乱碰船上的设备。
文蕖几乎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地跟着何谨洛;荀黎也从来不主动去招惹他们,偶尔说话也是非常客气地问船上生活是否习惯,有没有什么不适,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之类的;何谨洛有什么疑问也不会找荀黎,而是直接去舰桥找大副。
维和属的执行使很少说话,蔚如带着一个执行使每天会抽点时间在船上随意找地方闲逛,其他执行使则分别守在三三两两的零警身边。
零警们天天换着不同的船员去接近、套话,船上所有人都被套过了,谈话内容一梳理,有一件事非常确定:船上确实存在实验室!
至于去哪儿了,没人知道。
眼看周期已经过去一半,就要开始返航,一路上也没看见什么岛礁,人造基地。众人适应了船上颠簸的生活节奏后,都快把这趟行程当成度假了,偶尔放下救生艇下水去游两圈抓抓鱼什么的。
何谨洛没有心思玩,只希望能早点查到线索,结束这趟别扭的行程。好在船上信号也不差,他还能每天跟祈嗤ǜ龅缁跋嗷ケㄆ桨病
整个“破敌”号的内部构造已经被他摸熟了,每间舱室他都去过,包括荀黎的房间。
如果这趟行程白跑,回去只能把佟源推出来,抓到后让他去解释该解释的东西。但明知道这个实验以及古占勤其人如此可恶,却一点线索都找不到,实在是不甘心!
返航的第一天晚上狂风暴雨大作,舰桥在广播里通知大家做好准备――做好晕船准备。何谨洛在自己的房间里朝窗户外面看了一会儿,鬼使神差地叫文蕖带他到甲板上。不为别的,他就是想亲自体验一下这种陆地上看不到的狂风暴雨。
文蕖双手搀着他,脚底腾空稳稳地跑到船舷边。
何谨洛双手紧抓着护栏,拒绝了文蕖的搀扶和空气罩,脚几乎不沾地在船舷上摇晃,让人看起来心惊胆战的,要不是有个隐人在旁边,他的行为跟自杀没差别。
浪头打下来还着实有点痛,感觉比过山车刺激多了。
“这雷要是劈下来你能挡住吗?”他大声问文蕖。
“能,但是消耗很大!”
“那你就祈祷雷别劈到这儿吧!”
除了并不密集的雷声,船上“哐啷啷”的巨响在风雨里显得有些突兀。何谨洛转头一看,是绑在停机坪上的直升机。
固定得很稳,但这样的狂风巨浪下多少有些颤颤巍巍,尤其是螺旋桨,被狂风刮得乱晃,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而且看风向,掉下来不出意外应该会切上舰桥。
何谨洛好像突然想起什么,让文蕖把他带到一层机库。他全身还在不断淌水,在机库打量了好一会儿,才回自己的房间洗澡睡觉。第二天很早就去舰桥找大副聊天。
“你们的航线,一般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任务。有时候会有巡航或者护航任务,或者救援,运输任务,我们是载机舰。”大副指了指窗外的直升机,“没有任务就在公海停着。”
“上一次有任务吗?”
“对,救援。完了就直接返航了。”
“用到直升机了吗?”
“没用我们的直升机,救援直升机在我们舰上加了点油。”
“那你们的直升机经常用吗?”
“用得少。”
“大概多久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