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被杨鸿财这么一搅和,原本李凤娇心情还挺好的,顿时就黑了脸。
她三两句让看八卦的人先回去,单单把王翠留了下来,一副晚娘脸对杨鸿财说:“你刚回来,什么都不清楚,娘不怪你,但你仔细听听别人都是怎么说的,你弟弟和弟媳都干了些什么事!”
王翠假惺惺地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别动气。
杜月琼翻了个白眼,想开口说几句,被杨鸿财拦住了。
杨鸿财道:“现在什么都没发生,程哥儿还没回来,村长也没说发生什么事儿了,大家都是猜测罢了,怎么可以就听别人的片面之词定程哥儿的罪呢?”
“话可不是这样说,”王翠道:“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空穴来风必有其因,要是程哥儿真没做什么,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这么说,现在可不是只有一个人在传,整个村子的人都在说……”
“这是我们的家务事,你一个外人插什么嘴。”王翠还没说完,杨鸿财板着脸一句话堵回去。
王翠顿时没有了刚才的意气风发,涨红着脸欲言又止,最后跺了跺脚扯了一下李凤娇。
如今两人在一艘船上,李凤娇自然不会不管她,拍了拍她的手让她稍安勿躁,两人一副母女情深的模样,道:“翠儿很快就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了,她理当有资格说话。”
杨鸿财皱眉:“你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李凤娇勾了勾唇,“她马上就要嫁进来我们杨家了。”
“什么?!”杜月琼听到这里就忍不住了,“她要嫁进来?她要嫁给谁?我不准!”
“你有什么资格不准!”王翠一听就怒了,看她一眼又看了看杨鸿财,“嗤”了一声笑道:“放心,谁也看不上你家夫郎。”
“说什么呢你!”杜月琼一脸不爽,无论是嫁与不嫁,这王翠说的话都让雨兮读佳她厌恶至极。
杨鸿财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你们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要嫁给鸿进?”
李凤娇坐下抿了口茶,“既然说开了,那我就不掩着藏着了,你是鸿进大哥,听听也好。”
她招呼王翠坐到自己身边,道:“翠儿和鸿进自小一起长大,原本我就想让他们俩走到一块儿,但当时有人上门说媒,给指了程哥儿那门婚事,你弟弟又是那个情况,我怕耽误了翠儿,就把他们的婚事答应下来了。”
“后来再碰见翠儿,才知道原来她一直对鸿进念念不忘,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现在翠儿年纪大了,因着等咱们鸿进浪费了最好的嫁人时间,原本我只是开玩笑,没想到翠儿还真有嫁进咱们杨家的念头,我看她一副情深意切,就替她张罗下来了。”
王翠一边听一边觉得恶心,瞧李凤娇这话说的,但如今人在形势下不得不低头,她尴尬地笑着点了点头,那样子看起来确实有点娇羞,像是被看穿心事的少女。
杨鸿财听完只觉得荒唐,别说他们杨家本身就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就鸿进那个样子,也断不会有什么人能对他念念不忘那么多年。
他觉得王翠就是看上了程哥儿的那点家当,可这话对着两个女人他又说不出口,心里气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事他做不了主,想了想放下一句气话,“你自己在这边怎么想没关系,这事我劝你还是要和程哥儿他们商量一下,别怪我到时候没告诉过你,程哥儿那脾气你也要想想自己守不守得住。”
说完他拉着杜月琼进房,也不管在这里母女情深的二人如何跳脚。
另一边,全然不知道自己引起了多大风浪的程允正在腾云镇的悦琼楼雅间,被柳文按着和几位官老爷们商讨“大事”。
席间他们不停赞美程允做的那棚子多么多么的好,听得程允耳茧子都快长出来了,还迟迟不进正题。
趁着那边几个人谈得兴起,程允拉了拉柳文的衣袖,小声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啊,我看他们说好久了。”
“是这样的,”柳文陪喝酒喝得脸都红了,双眼却还依然亮得吓人,“和这些官府的人打交道,就是先吃饱喝足了,互相吹捧几句,才能继续往下谈。”
他捂嘴打了个酒嗝,又道:“快了快了,你这事哥一定给你办下来,别急别急。”
程允翻了个白眼,不再管他了。
他转过身给杨鸿进夹了些菜,“早上没吃多少东西就出来了,你多吃点。”
杨鸿进点了点头,学着程允给他夹了菜,道:“媳妇儿你也多吃点。”
柳文看了他们一眼,翻了个白眼心里酸得跟什么似的,决定不再搭理他们。
他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和几位官府的人聊起了棚子的事宜。
那边也很爽快,这事情办好了能替他们的政绩加上一笔,就算做不好,也能说是尝试,如今这个局面上面的人天天问责,底下的人也天天抱怨他们无作为,程哥儿这个棚子来的正是时候。
只是柳文提出让他们出钱这事儿,就让他们有点不乐意了。
但柳文也不是吃素的,张嘴就道:“王大人,你想想看啊,买布买桐油这些不是小钱,让村民们去做,那肯定没人乐意花这个钱的,如今大家都不知道成果如何,万一钱花出去了打水漂,连过冬都是大问题,到时候民不聊生,麻烦的不也还是你们么。”
那些当官的也习惯打太极,让他们松口付钱不是那么容易,“你自己也知道,买那些都不是小钱,让官府一口气承担这么大量的成本,我们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两边各执一词,你推我让的,一时间局面僵持住了。
柳文见说了几句,那边仍然不松口,便转身问村长道:“村长,这事儿你怎么看?”
村长被突然点名,心里抽了一下,心道我还能怎么看。
他讨好地笑着,却没有傻乎乎地担下这件事,他知道柳文有心帮他们争取福利,这大概也是程哥儿的意思,于是想了想道:“这笔钱确实不少,村民们一时三刻估计也很难拿出来,大家都要存钱过冬,还遇上这场冻雨,手头上的钱也不多了。”
见几位官大爷面露难色,村长马上又道:“但要是大家花一点钱,官府也能拨一部分钱,我相信还是会有人愿意的。”
众人一听,眼睛齐齐一亮。
柳文赶紧打蛇随棍上,道:“是是,就是这样没错,大家都出一点,压力也没那么大不是?”
有了村长这句话做背书,两边又开始详谈起来,终于酒喝光了,茶也喝了好几壶,这件事总算三方敲定下来。
官府这边会给大家支付一半的费用用来买布和桐油,村长那边回去和村里的人说,统计好有多少人愿意搭这个棚子,再支付一半的费用,柳文则当中间人,替他们跑腿买东西,他认识的人多,商人间做生意总是比较容易谈得来,就交由他来联系布商和桐油卖家。
那位叫王大人解决完事情后,舒坦地喝了口酒,再看见程允时才记起这一位。
他拍了拍程允的肩道:“程哥儿是吧?这次的事情做得很好,朝廷就是需要你们这种人才!挺好,挺好的。”
此人嘴上说着好话,但半点也没提到事成后会给程允什么好处,功劳是他们官府拿的,到时候朝廷奖赏下来,也不会和他程允有什么干系。
这就是程允不喜欢和当官的人打交道的原因,幸好他也不缺这点钱,也没想往仕途上走,笑了笑应下了这声赞扬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