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我们龙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垂直起降战机!
随着航电航电系统的控制编程被王信全部解决以后,眼下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组装飞机了。
相比较于原来的龙20,装配垂直起降技术后的龙20需要对机身、主翼、水平尾翼...等外观布局进行调整。
改装之前的龙20,属于第五代战机,最高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5马赫,极限速度下,每小时可以飞行2700千米。
2700千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约相当于从龙国最北的黑省省会冰城飞到杭城!
民航客机从冰城飞到杭城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而极限速度下的龙20,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但是,这只是飞机的理论极限速度,在实战中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么快的速度。只有在紧急情况,比如规避敌方导弹的时候才会把速度真正拉满。
可即使这样,一旦外观布局稍有偏差,代价就是飞机瞬间就会被强烈的气流撕碎导致飞机解体。
飞机机械应力就是个大学问,除此之外还有引擎、起落架、综合航电控制系统等等,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动。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好在,系统提供了全套数据,王信直接照着抄作业就是了,只需要抄的时候保持极高的专注度,防止出错!
这样一来,飞行员就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试飞飞机!
随着组装工作的开展,包括唐老、宋老在内,所有参与飞机组装的科研工作者狠狠被震惊到了。
他们没想到的是,王信研发出来的垂直起降技术是这么的完美,根本挑不出来任何的毛病!
此时的宋老率先开口询问:“那个小信,你是怎么做到没有经过实践就能判断出最佳方案的?”
其余科研工作者听到这个问题,也都停了下来,期待着王信的回答。
毕竟不做实验,就能得到正确答案,这能力有点太过于逆天了。
淦!王信当时弄的时候还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结果现在被宋老问了出来。
他得琢磨琢磨怎么回答,有系统肯定是不能说的。
于是他思考了一下,缓缓开口道:“宋老,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睡前会细想一下今天做过的所有内容,但是在深度睡眠中我就会对这些问题的优化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第二天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些内容。”
王信继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好像天生就在这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但是如果说让我讲一下方法,我也说不出来个一二三。”
闻言,宋老苦笑着点了点头。
王信给出的解释虽然很扯淡,但是这能力有点太过于夸张了。如果真有具体的办法去训练,谁都能学会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成了天才?
天赋在科研领域,就是无解的存在!
科学中心的科研工作者们,探讨了几分钟这个话题后,就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中。
有了全套技术后,这些个学术大牛各个都卯足了劲,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
这时候,王信示意大家停下手头的工作:“各位战友今天都辛苦了,我能理解大家迫不及待想把我国的第一架垂直起降战机组装出来,但人是铁饭是钢,如果休息不好,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所以我宣布,大家原地解散,明早八点半准时在机库集合!”
王信说完解散后,和唐老宋老打了个招呼,而后回了家。
他熟练地从包中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间门。
客厅灯依旧亮着,郑馨怡正在刷某音短视频,见房门被打开,她立马迎了上去。
“老公,辛苦了,我给你热好了牛奶,在微波炉里。”
见郑馨怡熬夜等他,王信很是心疼:“谢谢老婆,以后晚上不用等我,这都快十二点了,熬夜不好。”
“嗨,对比起老公来说,我简直不要太轻松,白天我可以补觉。而且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家属,总要付出点什么。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军嫂。”
王信宠溺地摸了摸郑馨怡的脸:“我们睡觉去吧。”
“好。”
次日一早,王信八点就到达了组装场地,见所有人早已到齐,他笑着说:“大家都这么卷吗?我成了最后一个来的。”
众科研工作者被王信的话逗笑了:“哈哈哈!”
“既然人已经到齐,那我们就开工!”
大家之所以干劲十足,原因很简单。
鹰酱国的飞机成天在龙国海域附近耀武扬威,身为科研工作者的他们怎能不生气?
他们恨不得连夜把飞机搞出来,让龙国的飞行员在和鹰酱国的飞行员对线时占据优势!
除了为了让龙国变得更强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功劳!
研发出龙-20的垂直起降技术,科学中心就能打响这成立以来的第一枪!
给各大高校看看,我们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的科学中心,是真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毕竟自打进入新时期,科研攻关的项目难度一个比一个大,时间线被拉的越来越长,不可能像60年代那时候集中起来去做科研。
那时候更多的是战略需求,搞出来两弹,龙国就可以打破西方国家的核威胁核垄断。
很多人以为两弹是原子弹和氢弹,实则不然。
两弹其实说的是原子弹和导弹。
更何况,各大高校都有教学任务,不可能为了做科研放弃高等教育,那就是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