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国家征用?那必须贡献!
办公室内。
王信再次开始了工作。
今天他的任务是把特制光学眼镜的理论内容全部吃透。
和往常一样,他先是利用互联网查询了一下现有技术的情况,王信需要对研究现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系统提供的技术,通俗一点来讲。
可以将眼镜的镜片视为人造视网膜。
视网膜外植入技术是将电极阵列紧贴于视网膜外表面,用眼外传来的信号直接刺激神经细胞,相当于完全替换了镜头和感光器件。
通过眼镜上的微型摄像机、发射器和微型无线计算机来工作。
首先通过患者眼镜上的摄像机捕捉外部景象,然后图像经无线发射器传送到患者眼球表面的人造视网膜上,并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接着,人造视网膜上的电极会刺激视网膜的视觉神经,继续将信号沿视神经传送到大脑。
这些脉冲信号可以让大脑以为患者的眼睛仍然在正常工作。
最终,患者可以和常人一样看到外部世界,并区分光明和黑暗,从而恢复视力。
与市面上现有的产品相比,系统提供的技术更加具有优势。
一句话概括就是,他相当于一个高配的仿生眼,能够让盲人看见全部事物。
戴上眼镜,他就是正常人的视力水平。
视神经修复药水也会合理的安置在眼镜上,让患者在每天平躺的时候,只需要按动眼镜框上的开关,就可以自动滴入到眼中。
这一技术的应用,无疑是考虑到了盲人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家属。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
理论知识被王信全部消化,他打算等到初八上班的那一天正式开始制作这款眼镜。
因为接下来的几天,他需要回老家参加一个婚礼。
在剧组的时候,王信就接到了高中最好的死党刘轩的电话。
今天是大年初二,婚礼被安排在大年初六,还有四天时间。
从办公室离开后,王信直接回了家。
推开家门,他就看见郑馨怡在书房中看书。
王信来到书房:“最近读什么书呢?”
“呀,老公你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
书房中的石英钟显示下午两点,显然王信这是提前回来了。
“今天的工作没有那么多,只是处理一下日常。”
“老公,我最近在看一些关于心理学上的书籍。”
郑馨怡十分清楚,她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成为王信的贤内助。
“你节后可能就要忙起来了,今天唐老跟我说节后科学中心将会正式揭牌并公开。”
公开?
那岂不是会被蓝星其他国家知晓科学中心的存在性?
郑馨怡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于是她问道:“老公,正常不都应该是不公开为好么?公开了岂不是就要暴露在大众视野内。”
其实,这一点在唐老说出来的时候,王信也问过相同的问题。
唐老给他做了一个全面的解释,这才让他对这件事有了一个更深的看法。
“毕竟不可能每次有需要公开的成果,都用其他院校挂名。”
“这是上面经过反复开会讨论以后,才定下来的。而且满打满算,科学中心成立时间都不到一年。”
“晚一些公开也合理。”
王信入职的时候,科学中心刚刚成立两个月。
郑馨怡有点不解:“那你的t大教授?”
“放心好啦,t大教授是会保留的,因为之前除了我以外,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是龙国的各大高校的老师或者研究员。”
“我还没来得及入职高校,就被我室友那个老登给拽进来了。”
听着王信的话,郑馨怡若有所思。
“原来是这样。那挂牌以后,就可以直接以科学中心的名义开新闻发布会了。”
王信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所以,你最近要忙起来了。几个月不主持,你得在家练练,到时候你可是咱们单位的发言人。”
“老公,你小瞧我是吧?几个月不主持又不是几年,单位的发言人比龙国电视台的主持人容易多了。”
这话郑馨怡没说错,单位发言人确实要比主持人容易做一些。
哪怕是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们提出的问题,也都是提前上报的。
不然,万一你问出了一个不好的问题,那我是给你解答还是不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