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早点铺子宝光记(一)
司空引要带着陈佩毅回去了,陈剑琢去送他们。
陈府跟来的小厮抱着熟睡的陈佩毅上了马车,司空引回头问:“驸马不跟着一起回陈府吗?”
“等下恐怕还要喝一场……”陈剑琢低着头不敢看她。
司空引扯着嘴角笑笑,她倒是不知道她这驸马的酒量有这么好。
下次她绝不可能信他醉了这种鬼话!
・
翌日司空引起了个大早,只是陈剑琢比她更早。
芷花告诉她,驸马半夜从军营回来之后睡了两个时辰不到,就起身去早朝了。
司空引想到他昨夜喝了那么多的酒,有些担心他今日脑子不清醒。
陈剑琢平调大理寺,封了个四品评事。这是大理寺内的司法官,管本寺奏章事务。
此官手上的实权可大可小,端看就职地在哪里。若是天子脚下,已经算是司法体系内的中流砥柱了。
司空引先去给云氏请了个安,后者想留她用午膳,司空引却没应。
她现在困得两眼皮子直打架,不想在云氏面前失了礼数,就回了自己院子。
待到早膳传上来的时候,陈剑琢也回来了。
他此时已脱去军中朝服,换了一身极素的玄青色常服,看得司空引愣了愣。
他这个时候回来干什么?
陈剑琢自然是看到她面前一桌子菜一口未动的,却道:“盈盈,我带你出去吃。”
说罢,不由分说就去抓她的手。
司空引困极,任由他把自己往外拉。
“你今日不是要去大理寺报到?现在还同我腻在一起合适吗?”她问。
腻在一起……陈剑琢心中缓缓重复过这四个字,倏然笑了:“盈盈在我心里总是第一位的。何况,我带上盈盈也不算碍事。”
还可算是如虎添翼。
司空引真以为他们是出去用早膳,就让芷花芷月在府里将那一桌子菜用完,过些时候再找来。
陈剑琢从陈府外院的马厩里随意牵了匹马,两人共乘一骑。
司空引以为他们是去之前吃过的那馄饨铺子呢,却没想到陈剑琢带她一路快马到了大理寺斜对面一处早点铺。
此时刚至辰时,还不到官府机构上工的时候,街上人烟稀少。昨夜又下了雨,空气清新,晨露微寒,司空引稍稍清醒了些。
可是大理寺门前这处早点铺子生意却很好,店里头几乎坐满,店外也坐了三四桌,人多嘈杂,却很有烟火气息。
司空引想,怪不得陈剑琢会把她带来此处。
店内只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伯在灶前,又是下面又是做生煎,另一位年轻伙计帮着传菜收桌子,此时二人都很是忙碌。
司空引问:“老伯,你们这儿招牌是什么?”
那老伯拿着铲刀熟练将锅内生煎翻了个身,道:“我们宝光记卖的最好的是蛋黄烧卖、炸火饺、生煎包这三样,不过夫人早上应该不喜油腻,可随意点个半份尝尝,搭一碗冰镇甜豆浆,我们再送一小碗青菜小粥。”
宝光记?司空引看了一眼那老伯身后字迹不清的木头招牌,倒确实是这个名字。
她睨了身后的陈剑琢一眼:“先生做生意如此客气,倒也不必点什么半份了。三样招牌各来一份就是,冰镇甜豆浆上两碗,只是不要太冰的。”
“好嘞。”那老伯爽快应了,手上动作更快。
他们找了个室外的位置坐下。不多时,他们点的生煎先上了。
司空引看陈剑琢拿筷子夹起生煎,将里面汤汁肉馅吹吹凉就一口一个吞下去了,无奈道:“驸……陈放,你这么吃是很容易上火的。”
陈剑琢不以为意:“我中午多吃点素的。”
大理寺的伙食他还是很有数的。林进当年被云氏安排进去当差,三个月就瘦了一大圈,最后叫苦不迭地回来了。
他们点的早点陆陆续续端上桌,司空引每样尝了一遍,方才觉得这宝光记的吃食很有特色。
她想,陈剑琢在大理寺当差的这段时日,倒是有口福了。
他们又用了一会儿,忽而听到耳边一阵一阵传来男子的催促。
一会儿是“老头儿你快点”,一会儿是“怎么还没好”,那语气不耐极了,惹得司空引频繁皱眉。
陈剑琢回身朝声源处看去,大声嚷嚷的是个身着大理寺官服的年轻小卒。
他一人翘着个二郎腿坐在外头椅子上,面前一碗泼了辣子的云吞面,手上还拿了一本《京兆奇案》,边吃边看,嘴里很不客气。
陈剑琢眼中亦有几分不耐,沉声道:“那边那位,可否收收声,莫扰了我家夫人。”
那小卒从书里抬头看他一眼,见是一对俊俏夫妻,不过身后却无一人跟着,嗤笑一声:“不好意思,这路边上的早点铺子环境也就是这样儿,你们是哪户大户人家的公子夫人,怎么不在自己家里用膳,让丫鬟伺候?”
陈剑琢听罢面色微寒,刚要动怒,司空引却拍拍他的手,用眼神示意他不要着急。
她看看那小卒手上的书,笑了笑道:“这位官爷,你手上拿的既然是《京兆奇案》,应该知道里头有一出早点铺子谋杀案。死者与那铺子老板发生点口角,最后倒在桌前,面色青紫,被人怀疑是一时口快被老板记恨,最后被毒杀了!”
《京兆奇案》中记载了许多新奇诡秘的作案手法,是同一类书中翘楚,在整个东邦境内都十分畅销。
司空引说的这一出不过是后头两个案件之间的过渡小章,篇幅极短,但胜在与此时此地情境上十分贴合,所以她拿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