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招蜂引蝶 追求者又来动力了
华容长帝卿当朝发难,臣女们心惊胆寒,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连动都不敢动。
“来人。”华容不知李宝樱留下的可用之人是谁,含糊道:“将罪臣李嫣押来。”
他吩咐完,不着痕迹地观察是谁站出来,没想到最先奉命办事之人是林娇。
林娇没有什么根基,是京城一众勋贵中的后起之秀,凭借军功混到掌管外城治安这份差事,后来为了仕途能更上一层楼,攀上了朱华熹这棵大树。
这也不能怪林家趋炎附势。当时朱滦为太女,朱华熹作为太女同父同母的哥哥,自然风头大盛,引得无数官员见风使舵。
令华容惊奇的不是林娇倒戈,而是李宝樱到底用了什么手段,能在一夜之间说服林娇弃暗投明。
林娇吩咐心腹去擒李嫣,很快李嫣便被五花大绑带到大殿,没看到朱华熹,反而看到朱华容,一颗心彻底凉了下来。
她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今日必死无疑。
华容懒得看李嫣一眼,甚至连审问都懒得浪费时间,寻了个简单省事的名头,冰冷地陈述:“李嫣枉顾事实,捏造流言妄称本帝卿战死沙场,所犯欺君之罪,满门抄斩。”
李嫣原本想着,只要助华熹长帝卿夺得政权,稳固地位,自己便是有功之臣,全族跟着沾光。就算朱华容未死也无妨,名义上死了就成,倘若朱华容再次出现于京城,秘密解决了便是。
可朱华容不仅回来了,还要杀他全族。
李嫣想辩解:“一人犯错一人当,与我族人毫无关系。”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敢企图狡辩,华容怒火再也无法压制,又给李嫣加一条罪名,“此女伙同朱华熹夺权篡位,按律当车裂,夷三族。”
“拉下去。”
李嫣被人拖出大殿,只能用怨恨的目光注视着仇人,不敢多做辩解。她知道,再多说一句,恐怕要牵连九族。
一时间群臣如惊弓之鸟。
处置了李嫣,华容的目光锁定了上官黛。
上官黛只觉寒意袭来,仿佛头顶悬着一柄利剑,随时可能砍断她的项上人头。
她在心里安慰自己:上官家乃是武将世家,三代从军,为皇家立下过汗马功劳。关键是她手握大堰四分之一的兵马,纵使有过,华容长帝卿也不敢轻易动她。
可惜她猜错了,华容不仅要动她,还要斩草除根,以免生出多余的变故,华容直接夺过林娇手里的利刃,将上官黛捅了个对穿。
鲜血瞬间染透了官袍,上官黛瞳孔睁大,一脸不可置信,指着朱华容道:“你敢动我。”
华容脸上是大仇得报的怅然之色,梗了梗脖子道:“妄图霍乱朝纲者,人人得而诛之,本帝卿按律法办事,有何不敢?”
奉国将军上官黛轰然倒下,没了气息。
臣女们直到今天才看清,华容长帝卿是真狠,武将说杀便杀,杀她们这些文臣更不在话下。
小皇帝朱薇从未见过这般血腥的场面,吓得脸色惨白,窝在宫婢怀里不敢抬头。
只听华容夹杂着杀意的声音响起:“奉国将军上官黛协助华熹长帝卿谋反,理应株连全族,念在上官氏为朝廷立下过悍马功劳,只杀上官黛一人,其余族人在朝为官者罢官,有爵位者削爵,全族迁出京城,五代之内不得入朝为官。”
这一天,朝廷半数官员卷入这场漩涡,丢掉乌纱帽算是轻的,下狱的大有人在,罪重者被拖到广场上砍了脑袋。
华容早就想这么做了。以前碍于妹妹刚刚继位,根基不稳,不敢轻举妄动。
可他对臣下仁慈,这些狗东西觉得他软弱可欺,把算盘打到他头上来,继续纵容下去,谁知以后有没有胆子大的,闹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重返朝堂之后,华容不再瞻前顾后,将“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治国之道抛掷脑后,一口气把乌烟瘴气的朝堂清理干净。
有句古话说得好,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臣女不忠心,换一批就是了。
幸免遇难的臣女离开皇宫的时候,似乎受到了大惊吓,各个精神萎靡,腿都不听使唤,更有甚者一病不起,主动辞官。
看到妹妹缩成个鹌鹑,华容走到龙椅前,板着脸道:“陛下是当朝女帝,握着大堰朝至高无上的权利,你怕什么?陛下早晚要学会这些,不然如何捍卫朱氏江山。”
这番话说得相当严重,朱薇似懂非懂,但也知道哥哥生气了,为了哄哥哥高兴,她松开宫婢,煞有其事道:“朕会学会如何做一个好帝王的。”
腥风血雨结束,华容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收拾残局,提拔寒门子弟填补官员空缺,主持科考,设宴安抚受惊的臣女,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闲暇想其他。
李宝樱这个人,仿佛彻底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了。
那厢,李宝樱回到金银寨,对自家生意版图做出重大调整,责令关掉京城内所有的店铺,卖掉铺面,全部换成现银,托人将银子送到宫门口。
帝卿府没了,这些日子华容暂住皇宫,收到有人往宫里送钱,这才想起李宝樱来,烦躁地放下批奏折的朱砂笔,按揉眉心。
他明知故问:“银子是何人送来的?”
小宫人回道:“奴婢不知,其中内情还须问问林将军。”
华容无奈道:“宣林娇进宫来见。”
他实在猜不透李宝樱此举寓意何为,是怕他蓄意报复,打算花钱消灾;还是对他不死心,送聘礼再度求亲。
对于李宝樱所作所为,李闻闻也很费解,堵到明月阁质问妹妹:“樱儿,你牵扯皇家内斗也就罢了,好在迷途知返,全身而退,为何还要与皇家公子纠缠,卖掉京城内所有商铺,巴巴地给朱华容送银子,你图的什么?”
八月天气闷热,李宝樱靠在临窗矮椅上,摇着扇子,想让烦躁的心绪平静一些,被问急了,迫不得已解释道:“所谓盛极必衰,金银寨近年来风头太盛,一旦被朝廷盯上,今后想安生都难。我这阴差阳错得罪了掌权者,想必华容长帝卿不会放过李家,如果我们不妥协,逼迫皇室大动干戈,损失的何止这些?”
“我主动关了京城铺子,送去大笔钱银,为的就是平息朱华容心头怒火,化干戈为玉帛,暗示他我们没有与朝廷为敌的意思。这样一来,他安心,继续实现他的宏图霸业。我也安心,继续做我的大当家。这样不好吗?”
“可是……”李闻闻想想损失那些流水便觉肉疼,叹气道:“那些以此为业,没了营生的人该如何生存呢?”
“这就是你操心的事了,不归我管。”
“你……”李闻闻简直被这个纨绔妹妹给气死,站起身,瞪了不学无术的妹妹一眼,拂袖而去。
大当家不管这些琐事,可他不得不收拾烂摊子,安置那些失业的伙计。
王满见二当家黑着一张脸离开明月阁,伸长脖子朝屋里张望,看到大当家的心情似乎没有预想那么糟糕,提着食盒进门,摆好饭菜过来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