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 第十八场雨 鬼话。 - 骤雨 - 时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骤雨 >

第18章 . 第十八场雨 鬼话。

盛沂路过书店,走到前边的街道口,停下脚步,忽然回过头。他手里提着塑料袋,袋子里的东西多,很沉,提手缩成一条纤长的线勒在他的掌心。

说不清怎么回事儿,盛沂总觉得耳边有人喊过他的名字。

徐丽见盛沂不动,也跟着他一块儿停下步伐,顺着他的视线,没看见任何人,愣了下:“小沂,怎么了?”

“没怎么。”盛沂这才回过神,转头,重新将塑料袋向上提了提,问她,“一会儿还去哪儿?”

“不去哪儿了。”徐丽看向他,“是不是累了?”

家里两个老人,平常买菜做饭还有精力,过年购置这么多年货实在是累,如果不是徐丽提早回来一天,又注重仪式感,这个年估计简单过了,随便吃些东西,听一会儿春晚,大概连春联都懒得贴。

徐丽想从他手里接过东西:“把东西给妈妈,妈妈帮你拿一点儿。”

盛沂没给,只是换了只手,淡声拒绝:“不用。”

徐丽抿了抿唇,没说话,她跟盛在清平日里不在西城,这次过年也是回来住两天,两个人从东门进了西大的家属区。东门前有条很长的坡,一边半悬的,另一边是徐丽跟盛沂两个人从边上的台阶慢步上行。

小的时候,母子两个人也是这样,只是那时候盛沂比现在活泼些,长长的台阶不好好走,总爱往边上的斜坡跑,小孩子团子似的,又站不稳,都要徐丽拽着他的胳膊往上提,盛沂经常爬着爬着就贴到了徐丽的身上,要她抱着回家。

盛在清的工作跟航天航空有关,工作性质使然,太忙。自打盛沂有记忆起,盛在清经常会持续三到四个月出差在外,徐丽总会跟盛沂解释盛在清不在家的原因,要盛沂理解爸爸的苦衷。直到盛沂升初一那年,盛在清的工作一调再调,从偶尔出差到经常出差,又成了偶尔回西城,渐渐地,徐丽的工作也忙了起来,跟盛在清一样调离了西城。

好在盛爷爷和盛奶奶都是西城人,又在西城大学当老师,盛沂住在这边儿方便也放心,只是平常联系少了些。

徐丽回头,又看一眼身后沉默不语的盛沂,想说什么,又终究是开不了口。

两个人抄近路,拐弯进了一条小道,西大的家属区里住的都是老师和子弟,盛沂从小到大都在这儿,小道旁摆了张小石桌,几个老人闲坐在那儿,正凑在一起聊天,看见盛沂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又看到旁边的人,笑了笑:“小沂,跟妈妈出去买东西了吗?”

盛沂停在原地,嗯了一声。

“明儿就是除夕了,盛工现在回来了吧?一家人过个和和美美的团圆年。”

盛沂沉默片刻,原本想说还没,但又实在不想破坏这样的氛围,提着袋子的手松了松,他点点头,又嗯了一声。

家属区里的人都知道盛沂跟盛在清一个脾性,年纪越长越像,都不是话多的人,双方说了没几句就道了别,盛沂带着徐丽进了单元楼,到家门口,正巧听见老两口在里边儿打电话。

“小沂回来了?”盛奶奶回过头。

盛沂把袋子放在一旁的茶几上。

盛忠群皱着眉,见到盛沂也没展颜,在跟电话里的人说话:“平常也就算了,过年过节的都不知道回来。”

“爸。”

盛沂听见电话那边的声音,太陌生了。

盛忠群没让他反驳,整个人气势汹汹的:“别喊我爸,我不管你们工作这些事儿,你让我跟丽丽和小沂怎么交代?说了回来又临时回不来,一家几口人见你一面比登天还难,别说见面,你自己算一算从去年到今年,你给家里打过几个电话?不要说我们要理解你,我们理解你已经理解得够多了。”

“你说你这么做合适不合适?丽丽也是从外边紧赶慢赶赶回来的。你再不顾及我们老两口,你想想丽丽,想想小沂。”盛忠群说,“大过年的,我不想跟你吵了,你自己心里掂量,自己心里清楚。”

电话挂断,盛忠群又看见徐丽,脸上总算是缓和了些,拍了拍边上的沙发,让徐丽先坐下。盛在清的工作忙,他们一家子对徐丽亏欠得很,即使后边儿徐丽也跟着出去忙工作,但老两口依旧是没有怨言的,该接手孩子的事情就接手。

“小沂,晚上想吃什么?”盛奶奶抬头看盛沂,她知道盛沂已经一年多没见过盛在清,嘴上不说,心里总是想的,盛在清突然闹了这么一出,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奶奶给你做。”

“都行。”盛沂说。

“吃螃蟹吧?”盛奶奶记得盛沂最爱吃这个,“和你妈妈出去买了没有?”

“没有。”

客厅里,徐丽和盛忠群他们都坐着,只有盛沂站在一边,他的眼睑微垂,没有看三个人的表情,只是再平常不过的诉说结果。

盛奶奶愣了下,咕哝了句:“出去一趟提了一大袋子回来,偏偏没螃蟹,买这么多也不想着给买两只螃蟹,过年也不吃点儿自己喜欢的。”

“没事。”盛沂瞥了一眼边上的徐丽,她太久没有回来,只记得他小时候爱吃小龙虾,不知道他现在喜欢什么,盛沂也没说:“奶奶,我先回房间了。”

这个年还是没有团聚,老两口气得不轻,还是徐丽反过来安慰了他们。老一辈睡得早,即使再注重仪式感,春晚也只是看了个开头,盛沂也在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压低了声音等新年的倒计时。

新年的钟声响起,窗外的烟花绚烂,徐丽悄悄推开盛沂的房间门。

房间漆黑一片,盛沂已经睡下了,徐丽把准备好的红包塞到盛沂枕头下,躺在床上的人还是没有动静。

她坐在床边,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气,她其实明白盛沂的变化,晚上吃饭的时候,她才知道盛沂最爱吃的海鲜早就不是小龙虾了,从初一到高一,不过三年的时间,盛沂变高了,也变得沉默了,明明是她的小孩儿,现在却是有点儿摸不清楚了。

徐丽在房间里呆了一会儿,直到后边才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间。

卧房的门关上,盛沂这才睁开眼,翻手,摸到了枕头下藏好的红包,手指轻轻抚了两下,又闭上了眼睛。

春节一过,时间忽然转得飞快,徐丽还没呆几天就要走了,盛沂和水星在假期也没有遇到,转眼到了高一下半学期的报道日,报道这一天不上课,高二跟高三用来交假期的作业,而高一的同学们则是要交放假前学校发下去的文理分科报名表。

在此之前,水星就跟戚远承他们达成一致,选择了理科。

西城附中在文理分科上秉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期末考试分科后的总排名高低将每个同学重新打散,一班、二班、四班、五班是理科重点班,三班是文科重点班。

水星看着学校公布的名单,郁晴以优异的理科成绩去了一班,席悦选择文科留在了三班,而水星在分科那会儿就只是侥幸理科比文科高了一分,如果放在文科是没跑了的重点班,而放在高手云集的理科,她的成绩挤进四班已经是万幸。

她如愿选择了理科,只是没有如愿分到想分的班级。

这已经很好了,水星想。

四班不同于三班,座位都是自己选择的,教室靠前后门的位置总是不抢手也没人选,水星脾气好,对座位也没那么挑剔,选择了靠门的第一排。

水星又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班级,只是这次班上没有跟席悦一样的同学会自来熟地跟水星打招呼,他们都有各自的玩伴,水星不知道该怎么去融入这样的关系,大家的关系也都只是保持在点头之交。

不过这样也有这样的好处。

在三班时,因为有席悦跟郁晴的缘故,水星总觉得表情也好,动作也好,她总可能会轻而易举暴露自己的想法,即使脑海里过了千万遍盛沂的名字和笔画,在纸上却连一个最简单的缩写都不敢落笔。

直到放到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人跟她说话,没有人在意她,她才终于可以大胆起来,面前摊开的书籍和废弃的草稿纸都成了她可以吐露秘密的树洞,她开始完整地去写盛沂名字的缩写,又或者分开练习他的名字,偶尔的时候会合并到一起,去感觉心尖紧张地冒出糖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