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时凌…… - 穿成返城女知青 - 嘿小仙女宝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章 这时凌……

这时凌楚楚才注意到,花婶抱着的孩子,小脸冻地红彤彤的,脸颊不止起了皮,还有细小裂纹。

“花婶,还是家里暖和,早些带孩子回去吧。”

她也是快要做妈妈的人了,不忍心看到孩子跟着大人受罪。

“到饭点再回,要不我那老婆婆,又要指挥我做这干那。”

她那老婆婆实在是太会折腾人了,在家除了晚上睡觉,平时就别想歇下,出来,也是想躲个清闲。

花婶一口东北大碴子口音。

还怪好听的。

反正她听着这话就觉得亲切。

这里人讲话都一股很浓的东北话,但除了口音、天冷像,其他没一处跟她所知的东北相似。

这便是,作者写作描述不全,才会造成有些东西不存在。

照猫画虎,直接造就了一个自创的新世界。

“四娃,你这次回来是探亲?”

刘婶喊的正是凌楚楚小名。

大院里的人都这么叫。

大哥是大娃,大姐是二娃,二姐是三娃,她是四娃。

双胞胎弟弟妹妹是五娃跟六娃。

她妈要是在多生一个,都能凑成七娃。

这让她不由的想起了动画片葫芦七兄弟。

“不能说是探亲,因该是回家。”

刘婶不解的看着她,问道:“你不是知青吗?难不成以后不去乡下了?”

凌楚楚解释道:“我拿到了返城名额,所以以后不用再去乡下那里。”

“哎呦,瞧你这运气可真是好,回城名额那好事,都能让你给赶上,我听我们家兰兰说,一个村庄几十名知青,返城名额可就只有一个,想拿到那返城名额可不大容易。”

她家兰兰之前就是知青,要不是她大伯有些本事,兰兰可能到现在也回不来城里。

回来后,跟她讲了许多,关于农村趣事。

其中就有讲过,有知青为了得到返城名额,不惜跟人做苟且之事。

“呵呵,是不太容易,我也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得来的返城名额。”

至于细节,凌楚楚不愿多说。

“我们兰兰跟我讲过,知青给村子做过贡献,才有希望回城,四娃你这才去了乡下多久,能给村里做些什么贡献?”

刘婶看凌楚楚的眼神都不对了,八成就像他们家兰兰所说的那样,凌楚楚跟人做了苟且之事,才能重新返城。

“我有功啊,村主任还给我颁发了奖章,就佩戴在身上。”

凌楚楚食指指向自己胸前。

别着一枚红色勋章。

这勋章,是她临走前,村主任给她的。

勋章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功与荣誉。

花婶也忍不住凑近仔细瞧了瞧,“呦!还真是,四娃,你快跟婶子讲讲,你都给村庄做了什么贡献?”

“就是,快跟婶子们讲讲。”刘婶也在一旁连连附和道。

凌楚楚没想到,这两人会这么八卦,也是,原身的记忆中,刘婶跟花婶是大院最八卦的妇女。

“额,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以后有空再跟你们讲,我这走了这么长时间,怪想念我爸妈的,着急先回家看我爸妈。”

人把话都说这份上了,即便是心里有再多的仙女好奇,也只能目送人离开。

凌楚楚推门而入,屋内有两人,一名两鬓角发已变白的中年妇女跟一名扎着两个高高的双马尾辫少女。

这便是原身的母亲,她的脸,跟她早已过世的妈妈,有着七分相似度。

在凌楚楚推门而入的时候,凌母跟五娃,同时抬头看向她。

凌楚楚红着眼睛,略微激动地朝着屋内人大喊:“妈,我回来了。”

凌母放下了手中棉花,鞋都没穿,迈步走到凌楚楚身旁。

“楚楚,你咋回来了?”

凌楚楚抬手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瞧妈这话说的,难道我回来妈妈不高兴?”

“高兴,妈可高兴了。”

刘芳华仔细端详着凌楚楚的脸,“白了,比你二姐姐下乡回来的时候气色好。”

三娃回来的时候,人瘦的皮包骨,还天天咳嗽,痰中带血,医生跟左邻右舍的人都觉得活不成了,就连她也觉得活下去的希望渺小,掉了不少眼泪,伤心了好多天,没成想,她天天给三娃蒸一个鸡蛋羹,养了十来天,三娃人就精神了,彻底养好身子,代替楚楚,进了工厂。

“楚楚姐,你可回来了,你是不知道,你离开的这些日子,妈她有多思念你。”凌菲菲忍不住在一旁插了句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