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Chapter 17“你想不想我来……
宋唯真坐在书桌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解释的语气过于郑重,不太像安慰人的话。
更像句掷地有声的告白。
……她只是觉得,季崇理的语气过于落寞了。
他没有父母,放学后还要照顾季爷爷,看着再清冷矜贵,季崇理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应该像张白在周末和四五好友出去打球,像侯鸿飞捧着热血少年漫犯中二,像池屿揣着点众人皆知的小心思。
而不是游离在人群之外,静静地望着他们。
在宋唯真的世界里,除了学习外,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没有什么需要苦恼。然而季崇理的生活让她明白,有些人在光鲜里泛着苦水。
就连朋友,也只有池屿一个。
宋唯真心中乱成一团麻,愈发不好受。
她难得碰上这样一个人,优秀得足以成为她的……
对手。
于是,在昏黄的路灯下,在少年融于黑暗的身影中,宋唯真说出了她的山楂理论。
她怕他自弃,怕他再次把她划出生活圈,怕他不再能当她的对手。
可脱口而出的话,虽在心中咀嚼好几遍,仍是带了些其他莫名意味。宋唯真捂住泛红的脸,靠着椅背,心烦意乱中随手点开了□□空间。
那个漆黑头像的拥有者,刚刚发了条动态。
没有文字,只是一张图片。
那是宜城南街的一隅,老樟树附近的一家开了多年的甜水铺。邻近关门时间,许多甜品都打了折扣。照片的角落,宋唯真还看见了自己卧室暖色的灯光。
【池屿:你怎么还没回来,我都到家了。】
【池屿:大晚上当个屁文青,就问一句你喝的啥,给我买不。】
【JCL.:山楂果茶。不买。】
【池屿:……是杨枝甘露不香,还是你下午山楂没吃够?不买拉倒,酸死你。】
【JCL.:甜的。】
……
后面陆续还有几条张白和侯鸿飞的评论,大意都是感叹季哥居然发动态,简直是千古奇闻。再往下宋唯真没心思读下去,她关掉手机,从旁边抽出本物理练习册,认真做起来。
摩擦力受压力影响……
【山楂果茶。】
不考虑重力影响的情况下……
【甜的。】
宋唯真负气,把笔扔在一边。
最近心跳总是过速,可能是休息不太好。
连带着脑子也乱了。
-
接下来的一周,高一新生本该开始的晚自习被学校取消了。
阳光分班只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紧接着就是给学生减负,取消学校的晚自习,只有高三生和住校生可以在阶梯教室晚修,不过也只是比正常放学时间多出一个小时而已。
老师们没有办法,只能给学生多发些试卷回家做,千叮咛万嘱咐,回家之后不要过于放松,要抓紧时间温习知识点。
江海的手机被家长们打爆了。
晚自习取消是件大事,都传闻宜城是教育改革试点城市,但高考是和全国的学生一起比拼,别人在上晚自习,自家孩子却背着书包晃晃悠悠地回家,在家长们看来是彻底输在了起跑线上。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宜城一高的学生,仿佛是根本没资格上桥的小马。
凭什么全国那么多地方,别的孩子能上晚自习,自己的孩子却不行?
家长们成群结队地去教育局门口喊冤,鸣不平,但宜城教育局的领导们仍然在办公室里稳如泰山。几天之后,其他地区的教育局也陆续发布了减负公告。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不是试点,而是全国统一的政策。
大家都不多学,四舍五入还是差不多的。
别的家长偃旗息鼓的时候,梅清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现在全国都在教改,校内停掉晚自习,校外不让开班补课,大家都比原来少学到不少东西。”梅清边给宋唯真夹菜,边盘算着,“这个时候你要是比别人学得多,岂不是站在了起跑线的最前面。”
“那就是领头羊了呀!”liJia
宋新文轻咳一声,“小真已经很用功了,每天晚上都要学到十二点。”
“我们小真自然是努力的,”梅清睨他一眼,话锋一转,“但一个人在家的学习效率不高,你和夏鸯不是有个周末学习小组?就是在梧桐院,和季崇理、池屿一起学习的那个。”
宋唯真闷头吃饭,点了点头,“唔。”
梅清:“妈妈觉得,你们平时也可以自发组织晚自修。学习小组也不要只应付期中考试,你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些,向高考努力。你和季崇理正好偏科互补,夏鸯学习也好,遇到难题三个人还可以讨论,池屿跟着你们也能收收心,好好学习,这可是四全其美啊。”
宋唯真:“……”
梅清:“这三个孩子妈妈都是很放心的,要是你不好意思,妈妈去和他们的家长沟通。大晚上也不用他们每天送你们回家,妈妈可以去接你回来。梧桐院要是不方便,可以在外面租个小房子,或者来我们家学习,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