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二十四回上元夜乐游赠珠小桥头 - 业火情花录 - 万钱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业火情花录 >

第24章 二十四回上元夜乐游赠珠小桥头

一事了结,太子爷将崔城隍送回原郡,便与圣婴驾云往火云洞归去。二人正在天上飞行,三太子往地上人间看去,处处灯火通明、游人攒动,不禁惊道:“啊呀!为兄的却忘了一件事。”圣婴道:“甚么事?”那太子道:“今日是正月十五日,哥答应带你往热闹处玩的,竟忘记了,幸而不曾错过。”便把云头往东,直奔都城去了。

来在都城之中,只见坊前宽街上熙熙攘攘,俱是观灯赏玩的游人;两旁铺子上悬着各色灯盏,又有贩卖吃食、玩意儿的担子。道中央有彩灯花车队缓缓往前,扮着傩戏相儿或吹打舞乐的艺人与车一道走着。花烛香火青烟袅袅,好一派佳节和乐之景矣。前人词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乃宋代辛稼轩寄词《青玉案》,写正月元夜万民同乐之景也。

再说哪吒往僻静处落下云头,同红孩儿变一身崭新华贵的冬衣。太子爷穿一身绛红织纹的袍子,牙白丝绸的两袖配金丝织锦拢腕,戴飘带流苏白玉金冠,果然天人下界,俊逸非凡。又给圣婴穿大红夹绵绣金短袍,颈上套璎珞项圈,腰带上系着玉坠子、金丝络,束发的簪子是红玉镶独颗大珠,狐裘毛领团团围着圣婴敷粉般白的脸儿。太子爷心里爱他,摩着他耳边道:“我们往街上玩,同哥走近些,勿教别人冲散了,不好寻找。”

红孩儿与他亲近惯了,笑嘻嘻捧他脸儿去亲,自说:“弟晓得了。”两人挽着向街中走。道旁铺子满悬着各样彩灯,跑马灯、美人灯、琉璃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又卖各色物件儿、吃食,游人流连其中,说笑声、讲价声喧嚷不停。

来在街头,正巧灯车迎面来了,太子与圣婴往道旁躲避,只见打头的是一辆飞龙灯车,足有两层楼高,龙目圆睁、龙须飞舞,活灵活现。圣婴拍手喊道:“好灯!”又往后看,有飞凤灯、红鲤灯、牡丹灯等,各个灯车如房屋般大小,须发毕现,栩栩如生。随车的艺人扮戏吹打,看者无不欢乐。

红孩儿自幼在山中长大,后来虽与三太子见了些神仙,又没遇过这样热闹,实觉有趣,此刻两眼一闪不闪,直愣愣望着灯车。哪吒带他又朝前走,正见十字街边有个长廊,挂满了花灯。原来都城中有大河穿城而过,临河便有观景喝茶的雕栏长廊。河中游船来往穿梭,水中波光粼粼,倒映着岸上花灯人影,俨然水中世界。圣婴细细看着廊上,只见灯下多坠个小锦囊,便问道:“三哥,这灯底下悬着甚么?”

那长廊自是有人看守的,不等太子爷答他,一个青衣老者笑道:“此处乃是拆花灯谜的。灯下囊中有个纸条,上写着谜语。若要拆,请客官进去自取便是。”圣婴听了,拉着太子兴冲冲便往廊里去。

入得长廊,红孩儿仰头往各式花灯上看,千挑万选,选了一个八角绣球灯。摘下锦囊,小心翼翼拆了,将谜纸展开,只见上头题着四字楔子及四句隐语。

圣婴将纸条朝灯下亮处凑近,读那楔子:“蕊宫氤氲。”守廊的老头儿笑道:“恭喜公子,此是个讲姻缘的隐语。”红孩儿心中悸动,偷眼去望三哥,正瞧见他也笑盈盈把自己望着,不由得欢喜,又往下看,上写:

二十头上相随伴,转而无专走半端

若朝凭栏佳偶觅,玲珑心窍粉红颜。

哪吒见他不言语,自往前来看这纸条,又问:“怎的不读?想是哪个字不识得。把给我看。”红孩儿见这谜面里又是“无专”又是“走”的,只觉兆头不好,不愿教他看见,自说:“三哥,这谜不好,我换一个。”三太子早把谜句看在眼里,笑道:“傻兄弟,却读来,哥自与你分晓。”红孩儿只得将四句一一读了。

太子执着圣婴手,在掌上比划写着:“二十头上相随伴,两个十字伴连,是个草字头。转而无专,红弟,转字去掉里边的专,是甚么字?”红孩儿道:“是个车字。”太子爷道:“正是了。一旁再加个走之,你想想是哪个字。”圣婴念着:“草头,底下一个车、一个走之,岂不是……”话音未落,将掌心握紧,自叫了“啊呀”一声。

太子仍说着:“第三句说凭栏、佳偶,偶字通藕;玲珑心窍粉红颜,又有藕的,不只那一样了么?竟猜着没有?”圣婴讷讷道:“……是个莲字。”三太子笑望着他问:“为何适才却说这谜不好?莲花圣物,清雅亭亭,哪里不可公子的意了?”红孩儿只道:“好得很,好得很。”

这时那守灯老者道:“小老儿这处的灯谜,却不自夸,总灵验得很!想来小公子将来孺人或者芳名带有莲字,也未可知。”圣婴面上飞红,只说:“多谢老丈。”他素来不通俗世羞臊的,只因这谜点明了讲姻缘,太子爷又是莲花化身,恰那老丈又说甚么“孺人”,心中好些欢喜,便掏出银钱将这盏绣球灯买下,执在手里,与三太子在廊上走着观赏。

他二人气度非凡,俊美可亲,少不得惹旁人观看。这元夜游玩,连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都出得门来,何况富家子弟乎?其中又有势利的,见他们衣着华贵,不知是甚么高亲贵眷,只想着攀些交情。便三四个结做一伙,装作抬头观灯,挤挤推推,往太子和圣婴撞上;又赶紧做赔礼的样子,挤眉弄眼地凑前讲话。

圣婴本同三哥走着,甚是畅快,现见这些人神情猥琐、行动可疑,直觉碍眼,便不理睬他们,径自往前走。谁知那帮阔少看他性情直率,又见三太子气宇轩昂,心中更觉不同凡人,拉肘扯袖地来缠。

却真是他们想瞎了心,不识得神仙,这两个小郎君岂是好相与的?太子爷当下飞起一脚踢到为首之人肋下,直把那浪荡子弟踢得飞出一丈地去。适才已说过此处乃是临河而建的长廊,他这一飞却不打紧,竟撞破栏杆落进河心。

现时正值元月,河水冰凉,那阔少骤然落水,叫冷水灌了满腔,腿上又转了筋,体力难支挣扎不及,咕嘟嘟冒着气泡,眼见要沉坠下去。

这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出门多有些家丁仆僮相随的,现见自家的公子爷落河,忙不迭又叫船又跳水的去救。其余几个少爷看太子爷如此膂力功夫,更不敢招惹,只往河边拥簇,假意捞救落水的那一个,一时间竟没人来为难。太子爷冷笑道:“真有那不开眼的货色!本来同爱弟游玩,不愿惹这些晦气,不料得晦气自找上门。”又对落河的那个扬声喊道:“你额前晦暗、嘬腮抖手,想是平素作恶多了,损伤阴鸷。以后却改了罢,否则三年之后难免性命归西。”说完,将圣婴往怀中拢着,使个遁术,已来到另一条街上。

却说那帮纨绔,听太子爷这样说话,又眼见的二人一霎那间无影无踪,自觉撞了神仙,唬得跪地磕头。落河的那个给捞在小舟上,浑身湿淋淋,在寒风中打着摆子,也跪在船上连连叩首。他们素日里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现给教训了一通,百姓们虽不敢叫好,心头也颇觉快意。

哪吒带红孩儿来在另一条街上,慢慢走着。太子道:“本想好好玩耍一回,却撞着这样的狗辈,搅扰兴致。”红孩儿道:“哥哥适才真看见他运道了,因而说那些话?”哪吒道:“我不掌命数,竟不曾真得见。只是这班人物,平日里走狗斗鸡、饮酒玩乐,身子早掏空了,今日落水生寒,免不了落下病根来。若依旧这样的肆意糟践身体,必定病甚了。”圣婴笑道:“好神仙,却说假话唬人!”又问:“要真给伤寒侵了他,明日里死了,有没有鬼差拿你偿命?”

哪吒道:“却敢来才好!就真死了,也是他命里定下的。否则怎么偏他来骚扰我们?”红孩儿道:“真个命定的这般准?教这样分说,人人都不必行善积德了,都由天定。”太子道:“我二人在那马陆大仙璇攀道人处听他说话,你却忘了不曾?说有命定,又皆非命定。只说落河那个,他若从此收敛邪性,正直做人,平心静气将养身体,家中银钱也够他进补的,保教死不了。”

红孩儿听了,皱眉思索,说不出甚么。太子又道:“我幼年时,曾以轩辕大帝遗留的宝弓神箭射杀截教石矶娘娘的童子,她往我师父门前问理。正是她命数该着,教我师父以九龙神火罩炼为原形。若说作恶,她实不曾做得多少;只是命中来在此劫,应劫之后又有一番历练。”

圣婴因问道:“是怎样历练?”太子笑道:“她已变化形状,随一名仙侍往下界经富贵沧桑去了。”红孩儿再问,哪吒只含笑不答,却往两边摊上指着道:“那处卖桂花圆子的,我与你吃些。”

圣婴望去,果然热气腾腾,香甜扑鼻。二人往桌前坐下,只见摊上有甜、咸两式圆子。甜的有玫瑰、红豆、芝麻、花生馅儿,上桌前还浇一勺糖桂花;咸的有鲜肉、荠菜、虾仁等馅儿,叫热汤一煮,真令人食指大动。便各叫一碗,脸对脸坐着吃了。他两个早已有了修为,不同常人,腹中不曾饥饿,只是寒天佳节,吃来应景儿而已。

待得食毕,又在河边观景。其时圆月已升至半空,周围却渐渐涌上黄云来。红孩儿抬头望着,自说:“天色要变。”太子爷道:“你细看来,青霄仙子来布雪了。”圣婴听说青霄仙子,从前见过,便凝神看着天上,问道:“在哪里?”太子有心逗他,实则那仙人布云施雪,焉能叫凡界瞧见?遂凑近了跟他贴着脸儿道:“你细看看。”便以脸颊同圣婴摩挲着,只觉软嫩光滑,留恋不已。

红孩儿给他亲近着,看了一忽儿也没见着青霄仙子,觉得没趣,自要转头回来,不防得太子跟他贴脸儿,正亲在哪吒脸上。三太子得意洋洋,自以手指抚着那处,笑而不语。圣婴却起了性子,把三太子脸扳着来,亲在他嘴上。两人站在河畔树下暗处,摸腰抚脸地,接吻处啧啧有声。正情热时,只觉脸上点点凉意。圣婴伸手摸摸,往四下里看,喜道:“真下雪了。”太子爷怕无根之水伤他气元,手中变出一件朱红的兔毛白边长斗篷,给他穿上,将上边的帽子仔细与他戴好。

碎玉飞琼飘飘落下,叫暖黄的灯光照着,直似人间梦境,往来游人皆流连观赏,赞叹不已。却有悬纸灯笼的,怕给雪打湿了,忙着拾掇在廊下檐前。

太子爷与圣婴信步走在街上,有花灯飞雪,又有河水波光,自是不胜惬意。再往前,有拱桥横跨在河上。都城冬季湿润而无酷寒,雪落下来多化了,青石板地面上湿漉漉的。因怕脚滑跌跤,二人携手扶肩,走过桥去,在河岸边共赏彩灯飞雪波光灯影。三太子正有兴致,又见圣婴神色有异欲言又止,便问:“可是倦了,要歇息?哥带你去客店。”红孩儿只说:“不累。”又把他望着。哪吒笑道:“吾弟今日怎的改了脾气,有话又不肯说,却教哥哥从你这里猜灯谜么?”

圣婴摇摇头,从怀中摸出一个物件。太子圣目观瞧,是一个红玛瑙的串子,缀着金银线流苏,问道:“此物从哪里来?”红孩儿答曰:“弟自幼在山野中长大,见过些珠英宝物,这块玛瑙是幼年时无意遇着的。自太子爷十年前往天上去,小的便寻思有甚么可报太子深情。”他将玛瑙串在手里捏着,自说:“三太子在天上,想是好东西见得多了。弟自琢磨出这个串子,手工粗劣,拙野不堪,只盼三太子不要嫌憎。”

哪吒听了,将腕子伸出去,笑盈盈道:“却给哥哥戴上罢。”圣婴给他戴好,又说:“哥生得白净,我选这红玛瑙,想来可衬合的。”太子举起手腕细看,只见一颗珠子当中还刻着一朵小小的莲花,正应他莲花化身之意。因圣婴不曾习得雕刻之法,刀痕歪扭稚拙;三太子却爱得甚,欢欢喜喜看了半刻,将义弟揽着摸头摸手的。那红孩儿与他相拥,低唤道:“莲郎。”这一声唤,真叫太子爷半身酥软,忙迭声应着,寻他红唇去吻。

亲了不知许久,三太子把圣婴下巴托着细细看他面庞。只见灯下爱弟面容俊秀,星目含波,却不知为何眼尾鬓前的妖气魔红似更深了,不由大惊,小心问道:“此处寒凉,红弟身上可有不适的?”红孩儿只当他关怀体贴,因道:“没有不适,倒觉得火气甚旺哩。”哪吒心中惊诧,又不好再三盘问,只得强压下疑惑,与圣婴游玩。及至觉出疲倦,方归返火云洞。

--------------------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石矶娘娘之死,本篇中主要取材于《封神演义》一书,为许氏之演义;在更早的书里记载的传说,石记是地下诸魔之首,玉帝派哪吒三太子下凡来降魔的。很多人解读《封神》的时候戏说哪吒就是个没事找事的熊孩子,其实《封神》正文里已经解释这是命数注定,也算是古人和现代人的思想冲突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