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开学哒
搞了个乌龙的小伙伴们互相埋怨。
“都怪你,说是老大的对象。”
“要点脸,谁怂恿我们喊嫂子的?”
“闭嘴,谁,谁让老大说得暧昧不清的?”
面上翻白眼心里美滋滋的君羽谦转身道,“别理这群傻子,我们过去坐。”
喻舒晏轻轻笑着,跟在后面朝座位走。
大家伙行着注目礼:这个一看就是别人家的又听话又懂事的好孩子,跟我们恐怕不是一伙的。
到位置了,君羽谦才咳了一声,把屋子里声音都压下去,“介绍一下,这位,我师傅,喻舒晏同学,从庐云县来,在航海翻译上班,深受领导重视,哦,和我是一届的,高三毕业,刚刚拿到了沪开大的通知书。”
喻舒晏悄悄扯他的衣服,示意不用说这么详细。
满意地看着大家一脸“握草,我是谁,我在哪”,君羽谦浑身上下N瑟的气息快要化作实质,对小伙伴们简单粗暴:“自己报名字,快点。”
一转脸就变了语气,“坐吧,先喝点水。”
喻舒晏望着他弯了弯眼睛。
任谁都看出来老大对这个“师傅”很重视了,离得近的眼镜男生推了两杯饮料过来,“Hi,我叫多程,也是才高考完的,勉强进了上沪大学。”
挨着他的黄T恤男生毫笑嘻嘻拆穿他,“关系户嘛,可不是勉强才考上。”
多程也不生气,摇摇头叹息,“有些人,靠关系都进不了,可怜呐。”
沪大商学院虽然有特例,沪城许多经商的家庭也想办法塞孩子进去,但分数低于录取线30分就行不通了。
黄T恤在桌下踩了他一脚,面上如沐春风,“李九博,请多指教,”
“洛薛。”“白铮。”“温高。”“孙予晴。”“列炎炎。”……
在喻舒晏认识其他人的时候,君羽谦在菜单上唰唰唰勾着媳妇喜欢的东西,时不时损别人一句。
后厨效率很高,那些刷着辣椒油撒着孜然五香粉香气四溢的烤串一盘接一盘上桌,冒着泡的冰镇啤酒就是它最好的搭配。
君羽谦许久没跟大家嗨了,又带了重要人物,一个个酒杯一端,排着队就来了。
那队伍太长,喻舒晏觉得会走不出去这个门。君羽谦已经站了起来,“先说明,今天是来吃东西的,酒待会儿再喝。不过这第一杯,大家一起,欢迎喻同学来沪城。”
大家高高兴兴灌了一杯,就被君羽谦喊着,“坐下,吃,点了很多呢,不吃完不准走。”摆明了真不喝了。
说完一心一意照顾媳妇:“尝尝这个,牛肉还要不要?谁点了香蕉,我切一块你试试……”
喻舒晏在桌下踢他,都看着这边呢。
君羽谦:“他们又没有师傅,就知道嫉妒别人。辣不辣,喝点水?”
小伙伴们:要不是个男生,我们集体怀疑你喜欢他。
这顿饭明明吃得热闹,却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诡异气氛,总觉得被塞了一嘴某种动物粮食。
出门之前,原本跟家里打招呼了,准备今晚和老大不醉不归,叫人过了半夜来接他们,结果吃完了,他们清醒地听见谁喊了一声“媳妇”,所以,是他们的酒量变成了三杯倒吧?
回去的路上,喻舒晏想说这人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收敛,可想了想又算了。反正他们班上的人都知道了,迟早,所有人都会知道的。
很快,君羽谦的通知书也到了,两人的报名时间都是9月1号到3号,喻舒晏提前写了离职申请,要准备上大学了。
最近几天,班级群被还在老家的同学刷屏,先是发了一中校内外贴着上重点线学生名单的照片,校长亲笔手写,红纸黑字,另有单独一张,写着两个被华大录取以及被沪开大录取的喻舒晏。
接着是南广场和出城几条路上的巨幅喜报,内容一样,进出城的人都看得到。一中每年都会向全县公示高考结果,但今年不一样,县里换了新书记在发展县里经济,他们学校又出了三个考进最好学府的学生,更是加大了宣传力度。
所以,除了县城街道,下面的乡镇,村里,到处拉满了三个人的横幅,甚至去隔壁县玩耍的同学也看到了,全区挂着祝贺、表彰的标语。
庐云县一中在全区扬名,将会迎来不少的转校生以及区里的各种政策扶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喻舒晏家里迎来了满屋的客人,也不算客人,他的几个叔叔,还有姨妈舅舅竟然全约到了一起,过来庆祝他升大学。
现在除了老家宣传人人皆知,在外务工的老乡们也很快知道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说起谁谁家的孩子,他们都跟着面上有光,不办升学宴,但是他们这些关系最亲的可要补他一个。
大姨嗓门也大,一进屋拉着他的手就说开了,率先塞了个大红包,手劲大得喻舒晏想还回去都不行,有些富态的脸上尽是笑容,“这回我高兴,我们家孩子有了大出息,姨跟着沾光,走在街上都被别人羡慕呢。”
说着解下了自己背包,“这是我没事瞎琢磨着弄的腌鱼和腊肉,你尝尝看喜不喜欢,喜欢下次姨再给你寄。”
喻舒晏点点头,“谢谢大姨,小时候吃您做的鱼干,我还记得那种很香的味道。红包我不能收……”这厚度恐怕不止五千了。
“哎哟我看看,好几年不见了,这么高了,长得是越来越帅气了,这模样进大学不知招多少女生喜欢哟。这是你小舅的一点心意,钱不多,凑个热闹。”
左一个姨妈右一个舅妈,喻舒晏招架不住,“谢谢,心意我都领了,你们来我已经很高兴了。”
“是你自己争气,也给我们一大家争了气,别的我们也帮不上,这钱拿着好好读书。”三叔从自己公文包掏出一沓现金数也不数按在他手上。
喻勇为和柳如茵忙着招呼大家坐,倒茶洗水果,客厅里欢声笑语,喻舒晏被围在中间接受一圈人的夸赞,手里红包塞得越来越多,找借口去了厨房一趟,对着他爸:“都要给我钱。”你看怎么办吧。
喻勇为:“接着,他们给得高兴呢。”
喻舒晏着急地:“可是太多了,你自己看。”
柳如茵:“去找个本子记着,你那些弟弟妹妹都还小,以后有机会还回去。看我们晚上订哪家饭店?想去哪儿?”
“这个问一下他们吧,沿江路那几家还不错,海鲜烧烤火锅都有,要早点订了,还有酒店……”
大姨的嗓门响起:“别别别,别那么麻烦,楼下超市随便买几个菜,家里做着吃就行了。酒店我们来时已经订好了,团购的,还便宜。都是大人,不用你们操心。”
外面的听见了也是一片附和,都是自己家人不讲究那些,什么鱼啊肉啊,都有人会做,还能在家好好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