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番外-尹修瑾篇
嘉顺四年,云南战乱又起,北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趁机进犯,妄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当今陛下的十六弟淮王毓`抽调了一只仅仅五千人的精锐部队,花了十天时间便大获全胜。
与此同时,云南边境的小国使者前来求和,愿归顺大渝朝,但条件是求取如今朝中任意一位公主。
朝中众臣怒不可遏。
当今圣上确有几位公主,可年龄最大的不过十三岁。
此时,又是淮王自请出征。
“公主年纪尚小,又是金枝玉叶,怎可为了换取边境平安,牺牲掉公主一生的幸福?”淮王字字洪亮,掷地有声,“臣别无他长,唯此一身武艺,护大渝国土平安。”
半年后,淮王凯旋而归。
*
尹修瑾随众臣一起,陪着皇帝在宫外分列两边,翘首等待着淮王兵马回宫。
他同以前一样,没怎么参与过这种场合,没站多久就被太阳晒得头晕眼花,腿也站麻了。
陛下特意叮嘱过:“车马路上难免耽搁,十六弟说不好什么时候抵京,况且阿瑾又不是朝中之人,没有必要一起等着。”
尹修瑾挠头,说:“陛下,这是你登基之后规模最大也是最艰难的一场战争,您都亲自去迎淮王殿下回京了,我是臣子,怎么能不去呢?这不合礼数。”
毓琛撇撇嘴,“好话都让你说了。你不就是想早点见到毓`吗,当谁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呢?”
尹修瑾低下头,没说话。
心里却是笑开了花。
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几个小兵慌慌张张跑到御前,大声报着:“陛下!淮王的先锋部队已经进城了!”
尹修瑾的心提得高高的,明知从城门到宫墙还有好长一段距离,还是忍不住在此刻就垫着脚尖往宫门的方向望去。
毓`真的回来啦!
说起来怪难为情的,之前几年毓`一直待在京中,甚少回云南,两人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甜蜜时光。
这次战事持续了大半年,两人互通心意后第一次分开这么长时间。毓`还是老样子,不想占用驿道资源,寄来的信很少;若要说与以往有什么区别,大概就是每次的信件都是厚厚一沓,恨不得把一日三餐吃些什么都讲给尹修瑾听。
但毓`从不讲战场厮杀的惨烈。
想到这里,尹修瑾又有些担忧。
不知道他有没有受伤……
尹修瑾把两只手揣进袖子里,焦急中还带着一丝即将见到恋人的甜蜜。
等了不知多久,宫门外终于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
“淮王回宫了!”大臣们纷纷低声讨论着。
皇帝起身,一步一步走下台阶,亲自前往宫门口以示迎接。
大臣们纷纷后退,让出中间的通道,尹修瑾夹在其中,小小的个子被淹没在人群里。
随后,毓`在宫门前勒停了胯.下坐骑。他翻身下马,将手中佩剑递给身后副将,又摘下头顶盔帽放在左手,黑色的盔缨随着他的步伐轻微甩动着。
他走向皇帝,屈膝就要行礼。
只是这膝盖还没碰到地面便被皇帝扶起。
“你我兄弟,不必讲究这些。”
*
淮王的接风礼搞得热热闹闹,而没有一官半衔的尹修瑾只能坐在最外侧发呆。
但相爱的人总有那么一点默契,他每次看向毓`的时候,总能看到毓`也在寻找着他。
两人的视线越过一众谈笑风生的大臣,在空中小小地碰撞着,无声地倾诉着对对方的思念。
之后,毓`遣副将来找尹修瑾。
“淮王殿下说,他一会儿要先进宫给太后和庆太妃两位娘娘请安,世子您要是觉得乏了,不妨先回府。”副将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殿下那边结束了就去府上找您。”
尹修瑾耳朵都红了,很小声地“哦”了一句。
回到尹侯府后,刚好看到母亲萧氏正要回房休息。
尹修瑾叫住她:“母亲,要去睡了吗?”
萧氏点点头,见儿子独身一人回来,问道:“你爹还在宫里吗?”
“是,今日……今日淮王回来了,宫中事情多了些,父亲可能过会儿才能回来。”
自从几年前那场风波过后,尹侯爷便接管了禁军大统领这一职务。后来前任大统领聂海身体康复,但他多少还是被儿子的事情连累了,自请离京,不再与皇室有任何牵扯。
萧氏又问了几句关于今日接风礼的情形,尹修瑾一一答了,只是这头越来越低,脸也越来越红。
萧氏用帕子掩住嘴角的笑意,终于不再作弄儿子,道:“那阿瑾回房休息吧,我也去睡了。”
尹修瑾应了,之后逃一样回了自己的卧房。
他才回了自己的房间,脸上的热意都还没消下去,门外便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
“阿瑾。”毓`声音低低的,“开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