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玉石材料铺vs山棉趣坊 - 我在古代开母婴超市养崽 - 昵昵儿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 玉石材料铺vs山棉趣坊

次日一早,烈山没用早饭就去鼓捣他那些玉,而乔棉就带着粽粽和枣枣回了遥水村。

原本小四和小五也很好奇爹爹曾经住过的地方,可他们开学在即,必须要在家里温书习字。这两个孩子过了十岁都还未启蒙,乔棉怕他二人日后在书院被同窗看低,所以就特意高价寻了个童生先教导他们一番。

二人眼巴眼巴的目送马车走远,想追,却被乔星眼疾手快的揪住脖领子,继续回家背那些让人头大如牛的之乎者也。

马车里,枣枣倒是一如既往的乖巧,安安静静的趴在乔棉腿上吃酥糕,偶尔童言童语几句,净问乔棉些特别可爱的问题,而粽粽却像是撒欢的小马驹,上蹿下跳,挺宽阔的轿子也不够他折腾。

到了村子时,他还掀开轿帘,兴奋得指着一处喊“爹爹,清清的家!”

乔棉抬眼一看,的确是唐清家的小院子,不轻不重的拍了下粽粽的脑袋“要叫叔叔,老实些,别掉下去,马上就到茗茗家了。”

过了将近一刻钟,马车稳稳停在陈木匠家门口。

而早就听到动静的陈夫郎也推门出来,站在院里一脸疑惑的看着这忽然出现的马车,待看到车上走下来的人,眸中泛起笑,连忙迎了过来“乔棉!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空过来!”

乔棉一手抱着枣枣,一手提着礼品,笑道“我来看你和茗茗,顺便再找陈大哥做两件东西。”

陈夫郎只要一去镇上必定要领着茗茗去山棉饮品坐一会儿,所以这功夫看到他怀里的枣枣也不吃惊,“来来,进屋说,外头冷。”

几人寒暄一阵,陈夫郎便领着几个孩子出去玩,让乔棉和陈木匠谈正事。

陈木匠给乔棉面前茶杯里添了热水,“你这是又打算做什么新奇玩意儿,图纸拿来了吗?”

“这个先不急。”乔棉“陈大哥你最近可忙碌?”

陈木匠叹了口气,摇头道“年前来做东西得人就极少,这年还没过完,生意就更别提了,镇上的活大都被春匠行的人揽走了,而咱们遥水村也接不到活,就算接几个,那也是帮忙修缮家什,赚不了几个铜板。”

乔棉点了点头,镇上的春匠行他也听过,这几日要修缮铺子他还特意去打听一番,街坊都劝他不要找春匠行干活,那些人手艺不咋地,胃口倒是极大,吞了不少生意,给别人做活像是赶时间似得,做出来的东西十分潦草。

“陈大哥,你愿不愿意去我那新铺子帮忙?每日我给你月银,你闲暇时也可以接别人的活计。”

陈木匠连连摆手,苦笑道“我干了半辈子木匠活,哪里会做什么吃食,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可不是食铺子。”乔棉将袖口里的图纸摊开在陈木匠面前,“你这手艺可是咱们顺安镇数一数二的大能,去干食铺子岂不是屈才,咱们这回办的是奇巧玩具铺子!”

“奇巧玩具!”陈木匠展开图纸一看,粗略扫过一圈,惊讶道“这是个什么玩具?瞧着很是繁琐。”

乔棉睁着眼睛胡诌“这也是家中幼儿给我的启发。”

又道“这个玩具就是十分繁琐,物件零碎还小,十分要求木匠技艺精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可能需要招更多的木匠,而陈大哥你要是愿意来帮我的话,你就是负责管理这些木匠,除了每月月银之外,你带领大家每做出一套玩具,我会给你一份提成。”

而陈木匠这时候已经不关心什么月银了,越看着图纸眉头皱的越深,“等等,乔棉,我好像看明白点,你这个和玉桥肆卖的摆件木雕很像啊,无外乎人家是现成的,而你这个要自己动手拼凑?这,这能买出去吗?有这功夫买现成的,多省事舒服。”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空闲时间除了睡觉也就是只能找两本话本子看,可话本子看来看去也就那几样,到最后还是无所事事,闭眼睡觉。

这时候要是能出现一个既新奇又能打发时间,还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东西,谁不好奇?乔棉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就算不达到预期,顶多是改变一下策略,他也不单单把希望压在这一个东西上,而且他昨天晚上就进了空间,用了足足五十两银子换了好多图纸和几套玩具做研究,这钱都花出去了,这生意不成功也一定要有点水花!

乔棉道“这你放心,我想着咱们一开始就捡着简单的款式做几套,生意不好就及时砍掉,生意若是顺利那就多做些。”

陈木匠点点头,道“这玩意有点像我们木匠祖师爷做的东西,可仔细一看还是有些出处,而且这木条细小零碎,要是找木匠这基本的榫卯手艺一定要过关。”

乔棉眼睛一亮“那陈大哥你这是答应了?”

一向憨厚的陈木匠难得开个玩笑“你给的待遇如此优渥,我要是不接着,这也太不像话了。”他又略一顿,有点不好意思“不知你那铺子是否有空闲屋子?”

乔棉哪里不知陈木匠的心思,笑道“我早就把屋子给你们一家三口准备好了,届时你做活,茗茗就和粽粽枣枣他们一起玩,至于静之,他要是觉得无趣,也可以去铺子帮忙。”

陈木匠露出个憨笑“那就麻烦乔掌柜了。对了,这其他木匠你可有人选?”

“这个我还是得麻烦陈大哥,你帮忙找一些相熟且手艺精湛的木匠,月银不会少,不过要是想来干,得先签一份契约。”

“这东西也算是顺安镇头一份,是该小心谨慎些,乔掌柜你放心,我会找些知根知底的人。”

谈完事情乔棉婉拒了陈夫郎留下用饭的邀请,带着粽粽和枣枣去看了看曾经的家,屋子数月不住人,冷得像冰窖,乔棉怕两个孩子惹上风寒,赶紧抱着他们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

而与此同时烈山和花叔也一同从宝玉行出来。

烈山从那对兄弟口中得知花叔的下落,便将其送去中和堂医治被打断的腿,又找了个侯馆帮他好好安顿下来。

与花叔熟了后,烈山才知道他不是顺安人,而是潮州府城人,还曾是一大户人家的公子,家中正是做赌玉生意的。当年因为花家家主得罪了大官,家中财产田地都充了公,原本一家人想着从头再来,可没想到一场大火却夺走了他父母兄弟以及妻儿的命,他虽侥幸活了下来,却被浓烟烧坏了嗓子,也不是不能说话,只是声音粗哑难听,被人嫌弃打骂后,花叔也就装成个哑巴。

烈山见时辰不早了,便要带着花叔去吃中饭,在得知要去玉春楼时,花叔连忙劝说,不要破费,随便找个摊铺吃口软面就好。

“没到十五,这年就还未过。”烈山道“您这大过年的还陪我东跑西跑,就去吃顿好的,又哪里算破费。”

花叔拗不过烈山,也只得随他同去。

玉春楼算是顺安镇最大的酒楼,素日都客似云来,更别说年节关头,第一次来的花叔一进来就被这热闹喧哗的景象吵得头皮发麻。

他二人一进来,就有伙计殷勤来迎“您二位这边请。”

落座后,点了几道特色荤菜后,烈山又道“还劳烦小哥将荷包里脊给我打包一份。”

伙计连忙应了声好。

等伙计走了,烈山才向花叔解释“家中夫郎喜欢。”

花叔还挺惊讶“没想到你已结亲,可有孩子?”

“我与夫郎有一子,今年四岁,年前又收养了三个孩子。”

花叔笑道“那你家里可有得热闹。”话末又有些低落,苦笑道“若我儿还在,怕是也有家有子了。”

烈山性子冷沉,天生不会安慰人,只默默给花叔面前的杯子添满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