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追妻火葬场之PUA大师
云华在旁边一语不发,只吩咐秋水安排沐浴和用膳事宜,一直到父母的情绪宣泄的差不多了,才上前请示:“爹爹受苦了,要不还是先沐浴一番,吃点东西,再慢慢叙别情?”
周启生这才看到女儿,朝着她勉励的笑了笑:“爹爹的华儿长大了,这段时间你为了爹爹的事情东奔西走,着实是辛苦了。”
云华笑着摇头:“爹爹平安就好。”
周启生点点头,又道:“秦大人光风霁月,磊落无私,好,很好!华儿这一回的眼光,总算靠谱了一点!”
云华:“……”
见她耳垂微微泛红,周启生朗笑了几声,当先往浴室去了。
等到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坐在一起吃晚膳之时,周启生虽然腹中饥肠辘辘,提起筷子,却并没有马上开动,而是颇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句:“短短两个月,恍如隔世啊!”
杜氏原本面上带了几分欢喜之色,见他如此,又想起了失踪的儿子,忍不住哽咽了两声,很快又强行忍住了。
云华忙道:“秦大人已经答应我,马上会安排人出去搜寻楠儿的踪迹,爹爹和娘不必过于担忧。”
杜氏表情凄楚地摇了摇头:“秦大人一番好心,只是楠儿丢了近两月,踪迹全无,这会儿早不知道流落何处了,人海茫茫,哪里那么容易找得到?”
云华安慰道:“秦大人到底人脉广,总比我们无头苍蝇一般要好得多,他之前与我说五日内必能救出爹爹,这不是果然做到了?既然他说能找到楠儿,定然也是心里有数的,娘只管好好保重身体,等楠儿回来的时候,可得亲自到门口迎他才好呢!”
周启生也道:“咱们就听华儿的吧。今天难得否极泰来,不说这些伤心的事情了。”
一家人这才开始用膳,等吃到七八分饱,三人同时放下筷子,移步去花厅喝茶,周启生看着云华,冷不防问道:“华儿,你与爹爹说句实话,秦大人待你,到底如何?这一回他帮了这么大的忙,所求如何?”
云华见他神色郑重,连忙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顾左右而言他:“秦大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爹爹分明就是被冤枉的,他不过是查出事实而已……”
周启生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云华说不下去了,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华儿,之前你心心念念就是汤家那孩子,你祖母拗不过你,才给你和那孩子定下了婚约,但……”
周启生突然叹息一声,缓缓道:“那孩子相貌确实生的好,做官也是一把好手,但他心思深沉,实在不是良配,华儿若真嫁过去,定然是会吃亏的。之前我与你母亲,一直为此忧虑。这一回我蒙冤入狱,他始终袖手旁观,其实也在我预料之中,你若对他尚有旧情,爹爹也不怪你,只是秦大人这边,却得与他说个分明,免得其中有什么误会……”
他一片拳拳爱女之心,随着温和的语调,自然流露,就算云华不是原身,但人同此心,她想起犹在病床上的自己的父亲,一时心头也难受起来。
“爹爹,不是你想的这样。”云华吸了吸鼻子,眼眶红红,却笑着道,“从汤恒不肯出手相救父亲那一刻,我对他已经彻底死心了。秦大人既然愿意伸出援手,论理,不管他有什么要求,我都愿意答应。何况秦大人光风霁月,待我并无任何失礼之处。只是女儿自己对秦大人心生仰慕,若真能与他结秦晋之好,实属三生有幸。”
周启生挑了挑眉:“华儿的意思,嫁人还是要嫁的,不过是要换个人做新郎?”
这话听上去不太正经,便是云华这样的现代人,听了都不免脸红,但周启生既然要问清楚,她自然也不敢耍花腔,只能忍着羞涩点了点头。
周启生若有所思:“秦大人么,为父不太了解,只知道他家里人口简单,年纪似乎也有二十余了,至今未有妻室……唔,这些暂且可以放一放,既然华儿对汤家已无心思,为父明日就亲自过去汤家一趟,把亲事给退了。”
终于说到退亲,云华自然是喜出望外,站起身就行了个大礼:“多谢爹爹成全。”
抬起头,上首双亲用一模一样打趣的眼神看着她,云华后知后觉有点发窘,再次匆匆行了一礼,转身就溜出去了。
第二天,周启生果然一大早就起来,和非要同去的杜氏一起,往汤府而去。
这会儿汤恒已经上朝去了,汤府只有一个无所事事的姜氏在家。
听下人来报说宜阳伯府来访,姜氏还以为又是云华上门求助来了。正想说让她先等着,下人低声回禀来人是宜阳伯本人。姜氏狐疑地看了看下人,最后还是半信半疑地到了花厅。
周启生夫妻正面无表情地坐在花厅里喝茶,姜氏一见人,当即吓了一跳,下意识道:“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还在坐大牢吗?”
周启生冷笑一声,懒得多说,只推了推带过来的东西,直接道:“宜阳伯府身份低微,高攀不上汤少卿,这门婚事不如就此作罢。”
他话里分明满是嘲讽之意,姜氏却全没听出来,只楞了一下,接着笑逐颜开:“你们有这个自知之明,那是最好不过了!正好我也早有此意,那咱们这就退亲!”
她说的这般轻巧,全然是恨不得马上甩掉自家的模样,让杜氏当即气得脸色通红,还要争辩几句,周启生已经一把拉住她,站起身准备要走。
“既然如此,请夫人把三年前公主府送过来的信物送还,咱们两家,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再不相干。”
他负手而立,就等着姜氏拿了东西出来,马上走人。
然而姜氏竟然瞪圆了眼睛:“信物,什么信物?”
周启生看了她一眼,接着冷笑道:“汤少卿位高权重,却不想夫人竟是这般眼皮子浅,既要退亲,如何还要昧下我周家的东西?”
姜氏见他神色凌然,也有些打怵,仔细思索了片刻,突然恍然大悟一般道:“你说的是那块玉佩?”
周启生只当她演戏,什么也不说,只冷冷瞧着她。
提起这块玉佩,姜氏突然扭捏起来,视线左移右移,就是不敢跟周启生对上。
周启生不耐烦了:“夫人这是不想归还了?”
姜氏期期艾艾道:“就是一块破玉佩,我之前弄丢了,要不,回头让恒儿再买一块赔给你们?”
周启生勃然大怒:“就只是一块破玉佩?那块玉佩是先母当年出嫁时,□□皇后亲自赠与她的,现今皇宫里还有记录,夫人好大胆,敢这般诋毁□□皇后?”
姜氏大惊失色,接着冷笑:“那是你家的东西,自然由着你胡说!我还说我头上的簪子是□□爷赏的呢!”
周启生气得浑身直哆嗦,指着姜氏看了半晌,见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终于一拂袖子,转身而去。
姜氏看着两人的背影,忍不住得意洋洋地想,玉佩都送人了,就是不还给你又如何?还拿大长公主来压人,大长公主都死了,你一介白身,还能抗得过大理寺少卿吗?
朝堂上,万和帝高坐御座之上,正听着下面刑部侍郎禀报宜阳伯周启生被污蔑一案的始末,兵部侍郎秦朗站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看上去别提多无辜了。
周启生虽然已经无罪释放,剩下却还有些细枝末节需要处理,比如周家那几个犯案之人被判了流放三千里,被害了性命的农户家里得了一千两银子的赔偿,这些事情都不太要紧,万和帝听了一耳朵便罢。
此事说完,再无其他议题,万和帝正要下朝,突然有内侍匆匆进来,跪下磕头:“启禀皇上,宫门外有人喊冤!”
万和帝不虞:“要喊冤去刑部或者大理寺,跑宫门口干嘛?这点小事也要禀报朕?”
内侍连忙道:“喊冤之人是宜阳伯,他说有人污蔑皇室,甚至辱及□□皇后,刑部和大理寺不敢去,只能到宫门口喊冤,若不传他上朝,他就在宫门口撞柱而死!”
万和帝:“……传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