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91章 - 红楼之贵女清缓 - 云书来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卷 第91章

薛宝钗靠在引枕上,想到今日在御花园看到的那一幕,手下越收越紧。最后,竟生生地把丝缎扯烂,露出藏在里面的雪白棉絮。

莺儿对薛宝钗的心思心知肚明,见状,连忙倒了一盏茶上前:“主子何必动气?如今您已经入了宫,若是日后得了陛下的宠爱,登上高位,就算云大小姐是英王妃,也越不过您去的。”

薛宝钗端着那盏茶,听着莺儿的劝阻,想到当年云清缓护着林黛玉,羞辱自己时不可一世的模样;想到自己在嘉泰郡主手下,当着书院众人的面受过的侮辱;想到如今因着父亲步步高升,并因和秦国公府有亲所以受众人追捧的林黛玉。

薛宝钗心中邪火越来越盛,一个没忍住,手中的杯子被狠狠地砸在了地面上。

莺儿唬了一跳,匆忙蹲下身将碎片收起:“我的主子呀。您就算再生气,也不能和这些死物过不去啊。”

莺儿没说的是,宫中的内务府最会看碟下菜。像她们这种刚进宫没有家族撑腰的秀女,打碎了个什么,内务府未必会及时补上。

薛宝钗听着莺儿的抱怨,没有说话。她闭着眼睛,看似平和,实则内心已如烈火浇油般翻滚。

凭什么……

凭什么她们都能拥有如此高贵的出身,皇家公主,宗室贵女,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而自己却要汲汲营营,遭人白眼。

凭什么她要投身在商贾之家,而不是公侯府邸。与荣国府那些小姐们日日说笑,自鸣得意。说到底,不过是用才学掩饰着出身的自卑。

凭什么老天明明给了她如此的才情容貌,却还是要站在幕后,与一干人等争权夺利。看着曾经侮辱过她的人,受太后疼爱,一出生就注定可以做那高高在上的亲王妃。

她甚至可以肯定,若不是陛下早已娶妃,若不是陛下和云清缓年岁相差过大,恐怕这天下众人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都能够被她轻轻松松地收入囊中。等着一堆人在她的面前献媚讨好,只为求得一个恩典。

…………

薛宝钗越想越不甘心,秀丽的面容隐隐地透露出一丝狰狞扭曲。

莺儿知道自家主子犯了左,收拾好碎瓷片后,连忙去门口守着。生怕彩儿等人进来,没得又在宫中添上一笔谈资。

过了很久,薛宝钗才平静下来,睁开眼,里面已经看不见半丝波澜:“莺儿,如今宫中的势力划分,你再给我说上一说。”

薛宝钗其实早就打听清楚了,只不过她今儿个受了刺激,脑仁疼,不愿细想。

莺儿见薛宝钗走出,生怕她又生出什么牛心左性,赶忙将薛家花了大价钱打听到的消息一一道来。

薛宝钗听完后沉默了许久,喃喃道:“刘贵妃……”

刘贵妃乃大皇子司徒浩的生母。刘氏家族家世显赫,刘贵妃是皇帝身边陪伴时间第二长的老人,又有着皇长子的面子情分,刘贵妃在后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如今皇后娘娘诞下了嫡子,大皇子作为庶子,就愈发显得尴尬和可有可无了些。

思虑良久,薛宝钗直起身子,下定决心:“莺儿,备好礼物,明日我们就去拜访贵妃娘娘。”

莺儿站在薛宝钗的身边,有些犹豫:“主子不再考虑一二么?毕竟,皇后娘娘才是这后宫之主。”

薛宝钗五指攥紧,摇头道:“不用考虑了。皇后娘娘乃徽宁公主母亲,徽宁公主向来与云清缓交好,焉知云清缓会不会在背后嚼舌根,公主又会不会因此看轻于我。本来宫中没有嫡子,贵妃娘娘可谓是风光无限。如今…..我们薛家的财力也是不容小觑,日后也或许能成为大皇子的助力。”

“而且。”薛宝钗睨了莺儿一眼:“皇后娘娘不喜表姐,人尽皆知。我又何苦上前讨那个没趣。”

贾答应触犯宫规,被罚为皇后娘娘校书一事没过多久就已经传开了。

皇宫没有秘密。

同样是私递家书,其余人不过罚三年俸禄,禁足宫中。哪像贾元春,明明好歹也是个主子,如今却要坐着宫女的活计,面子里子可谓是丢个干净。

说到底,一切都是看皇后娘娘心中那杆秤。

第二日,薛宝钗精心梳洗打扮一番,换上了艳丽的衣衫。命莺儿彩儿携着众多礼盒,去了刘贵妃的丽景宫。

谁知她在丽景宫的大殿坐了许久,茶水都喝了两盏,竟然吃了个闭门羹。

刘贵妃身边的大宫女絮风走了出来,温顺恭谨地行了一个礼:“薛美人,娘娘昨夜受了风,身子不适,不宜见客。还望美人体谅。”

薛宝钗笑容僵了僵,但很快恢复如常:“原是我打搅了。娘娘位高权重,事务繁忙,这病自也是耽搁不得。我这刚好有一支百年老参,给娘娘补身子,最合适不过。”

说着,莺儿就捧了个礼盒上前。盒子里面,红色的丝缎上,盛着的赫然是一支难得的,品相极好的老参。

絮风扫了眼,不动声色道:“既如此,奴婢先谢过美人了。”

絮风直起身子,看着薛宝钗主仆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这才回到内室,微微弯身:“娘娘。”

刘贵妃斜倚在美人榻上,闭着眼睛,小宫女站在她的身后轻轻地为她揉捏太阳穴:“怎么,走了。”

絮风道:“是。”

刘贵妃睁开眼睛,用手撑着颧骨,看着絮风手上的百年老参,嗤笑道:“还算有一些自知之明。没做出那等死乞白赖之事。”

絮风上前,将人参呈在贵妃面前,方便她仔细观察:“娘娘,您为何不接受薛美人的投诚。好歹薛家豪富,日后咱们皇子也多了一个助力。”

刘贵妃看着絮风,笑着点了点她:“你呀,眼皮子也不是浅的,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絮风也笑了:“还望娘娘解惑。”

刘贵妃拿起这支品相极好的老参,抚了抚那凹凸不平的褐黄色表面,有些意味不明:“薛家不愧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本宫父亲也在金陵当了好些年的官,前些日子右迁入京,母亲进宫探望本宫时说起金陵趣事,笑着说起了什么‘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也就罢了,一句口耳相传的俚语,竟然变成了什么护官符。絮风,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絮风是刘贵妃从娘家带出的陪嫁丫鬟。因着从小侍奉小姐,免不得要随着读书识字,也很有几分见识。

刘贵妃嫁入六皇子府到如今也有差不多十年了。好歹是皇室宗亲,絮风一个婢女在府中也算是扩了不少眼界,自是知道这种话私下里说说还好,若是传了出去……

刘贵妃好像看出来了絮风在想些什么,继续道:“你也是长进了。你都看的明白,薛家竟是陷在了自己的荣耀中,不可自拔。还有史家,贾家,王家。那种打油诗,哪个地界没有呢?就他们金陵,大街小巷连孩童都在唱诵。仗着天高皇帝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家族,沾上就是祸害。”

絮风恍然大悟:“所以皇后娘娘才如此不给贾答应面子。”

“贾答应?”刘贵妃听到这个名字,就有些啼笑皆非:“不过一个先圣人赏给陛下的侍妾,真以为陛下登基,也会有自己的一份排面么?你也不看看,这宫中谁瞧得起她。柔嫔幸运,虽出身确实只有那个样,好歹诞育了二皇子,这是旁人比不过的。这新进宫的秀女们,薛家那种门第,他们家姑娘都是美人。贾答应,真真是本宫瞧着都替她臊得慌。”

说起薛家,刘贵妃又是摇了摇头,语气都有些冷淡:“这贾家墙头草,陛下或许还能容忍一二。薛美人曾经可是柔平郡主和温素郡主的入学陪侍。更不消说他们薛家曾倾全家之力襄助义忠亲王。陛下仁慈,义忠亲王是陛下兄长,陛下不忍苛责其后代。可这些臣下,呵……”

自是要替主君承担着新帝的怒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